•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14:35: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的酷刑究竟有多残忍?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自杀都不愿受刑呢?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哪些惨无人道的刑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最吓人的十大刑罚。第一种缢首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缢首也可以说是绞刑,在国外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罚。

处刑时多半是使用绞刑台,绞刑台的构造是在受刑人脚站的地方设个活门,等绳子套好,活门一开,受刑人就两脚悬空。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不过这样子处死的受刑人,通常不是窒息而死,而是因为颈椎被瞬间拉断了,因此不会死得太痛苦。

1948年12月23日,在日本东京的刑场上,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七名甲级战犯就是这样被处死的。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这样未免太过便宜他们,要是按我们中国的绞刑来说,可不会这么简单,不然怎么叫酷刑呢?

我们的绞刑是用弓弦缢杀,也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在处刑的过程中犯人会清楚地感受到死亡,而不是像前面文中提到的那么容易。第二种剥皮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光是听到这两个字,相信已经有朋友开始毛骨悚然了。

行刑时施刑人从犯人的脊背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从刀口处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就如同蝴蝶展翅一般,所以又称为“蝴蝶展翼”。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这种刑法据说是,三国东吴最后一代国君孙皓发明的,不过历史上最爱搞剥皮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

由于明太祖是贫民出身,最恨贪官污吏,一旦被他抓到贪污,下场通常就是剥皮。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在后来才发展成活剥。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据传这种刑罚,对于那些体型比较肥胖的犯人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因为这类犯人的肌肉与皮肤之间还有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层,脂肪与犯人的皮肤相接过于紧密不好分开。

另外还有一种剥皮的方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

方法是把犯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从伤口灌水银下去。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水银的密度比水更大,皮肤就会硬生生地拉扯开来,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不停扭动也无法挣脱,最后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皮在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照炯戒。

不过这种说法还是不太靠谱的,毕竟穷苦出身的朱元璋还是比较喜欢手艺人的。第三种凌迟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说到凌迟处死,那可不简单,以前听人家骂“杀千刀的”,意思就是诅咒这个人给凌迟处死。

而作为古代刑罚中最为残忍,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刑罚,凌迟在我国古代史当中的发展史也极为漫长。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最早的时候是把人杀死后做成肉酱,后来发展得越来越残忍,目的就是要让犯人受到最大的痛苦。

这种刑罚最早起源于五代时期,刚开始凌迟并不是作为一种死刑,而是作为一种惩罚。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所谓凌迟,便是我们常说的“千刀万剐”。指用刀一刀一刀的零碎地切割犯人身上的肉,割满指定的刀数后,方才将犯人处死,是一种专门以折磨犯人为目的的恐怖刑罚。

这一刑罚也是非常讲究。行刑时刽子手会在犯人的额头上割一刀,但是并不将其割断,让犯人的一块头皮耷拉下来盖住双眼,这一刀名为“遮眼罩”。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目的是为了防止犯人在受刑时,过于痛苦的目光影响到刽子手行刑。第四种腰斩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一刀下去把犯人从腰部斩成两段。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据说一刀下去之后,方孝孺还能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惨字,一共写了二十四个半才断气。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大家可以算算看一共要多少时间,而这段时间受刑的人又得受多少苦痛。

电视上的包青天,开铡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把人头塞进去,刀起头落彷佛中国式的断头台。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但是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包青天那三把铡刀其实就是腰斩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犯人一听要上铡刀就瑟瑟发抖的原因了。第五种檀香刑

檀香刑是把檀香木削成宝剑的形状,然后放进香油里煮,煮的时候加进去面团和生的牛肉。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煮三五天左右,檀香木会变成坚硬而柔韧的材质,这样刑具就准备好了。

然后让犯人俯趴在条案上,用大木锤将刑具从犯人的肛门一点点打进身体里面,直至刑具从喉咙里穿出来。

据说,在这个过程中,施刑者会避开犯人身体里面的重要器官,不会让犯人立即死亡。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如果不会造成致命伤,那行刑用的檀香木剑会不会是很细的那种?)

如果犯人眼看就要活不到指定的天数,刽子手会给犯人喂参汤来续命,犯人最终会看着自己腐烂生蛆。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其实小编一直不理解,人参是玄学吗?一口就吊住性命,不了解不了解,有知道的朋友我们评论区见。第六种烹煮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这种刑罚听起来很像是做美食,但如果原材料是犯人,那就是一种恐怖氛围了。

“请君入瓮”就是来源于这个刑罚。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期,朝中有位酷吏叫来俊臣。他崇尚严刑峻法,对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对待。

方法是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还不肯招供的话就会被烧死在瓮里。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后来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就把来俊臣找来,问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么办?

来俊臣很得意地把这个方法说了出来,武则天就淡淡地说了句,那就请君入瓮,把来俊臣烧死在瓮中。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而古代最早烹饪的例子是在商朝时期,伯邑考就曾被商纣王处以烹刑,之后商纣王还将其做成菜赐给姬昌品尝。第七种梳洗

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它指的是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

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会把犯人剥光衣服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这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样,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

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这样看来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第八种幽闭之刑

这种刑罚更为通俗的说法便是宫刑,也是专门针对女子的刑罚。

这种刑罚的本质与宫刑无异,是一种以让犯人失去生育能力为目的的刑罚。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在古代,人们对于传宗接代的执念那是相当之重,而宫刑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行刑时刽子手会用木槌,不停地击打着受刑犯人的小腹,木槌的槌头足有人小腿粗细,直到将受刑的犯人打到子宫脱垂为止。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而在古代被处以如此刑罚的女子,下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失去生育能力。由于落后的卫生以及医疗条件,遭到这种酷刑的女子,最终几乎都会死于感染或是出血过多。

这也能够看出那个年代对于女性的不公与无情。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第九种车裂

车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

妄想当秦始皇继父的嫪毐就是受到这个刑罚而死的。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不要觉得这个刑罚没什么,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

而受刑人身受的苦处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

而正在拉扯的过程才是最痛苦的,因为意识清醒能感受到肌肤被撕扯开。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具体要花多少时间我们无从考证,不过恐怕不是几秒钟就可以解决的,而到真正撕开的时候,场面恐怕是一片血红。

另外我们常听到的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不过历史上有一段记载,恐怕比大卸八块还惨。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持朝政,与吕后一向不合的戚夫人便被吕后抓起来,吕后命人将其砍掉四肢,挖出眼睛,并用药毒哑将铜注入耳朵。方法太吓人,这里就不多说了。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总之,戚夫人在受到非人的折磨后,被吕后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还被吕后放在茅厕当花瓶。

有一天汉惠帝上厕所时看到旁边有个东西,仔细一看就是戚夫人,这下可把汉惠帝吓出了病,日日焦思拙虑,最后抑郁而终。第十种抽肠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这种刑罚也是朱元璋发明的,明初朱元璋曾对死刑犯实施抽肠。

具体做法是把一条横木杆中间绑一根绳子,高挂在木架上,木杆的一端有铁钩另一端坠着石块。

先用刀从受刑者的肛门割开,将一端铁钩放下来塞入犯人的肛门,把大肠拉出来挂在铁钩上,然后另一端石块向下拉,犯人的肠子就被抽出来洋洋洒洒一地。

古代十大酷刑有多残,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类似的还有灌铅或者锡,锡的熔点是232℃,铅的熔点是327.4℃。

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见血的酷刑:贴加官的历史与影响
...呢,他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晚年的残暴我们都知道,在他的残暴下,也有无数残忍手段。他又一个特点就是对贪官深恶痛绝,这种刑罚就是为了惩罚贪官
2024-04-05 12:01:00
...能抗过?你敢相信吗?几张宣纸就能让人生不如死,这是朱元璋发明的独家酷刑,只需要几张宣纸,一个水壶就能让人胆战心惊,朱元璋少年时生活贫困,家中亲人都因元朝暴政而死,见惯了贪官污
2023-01-06 15:41:00
盘点古代十大残酷刑罚,每一个都惨绝人寰,犯人宁死也不愿受刑
...,在明朝时期,剥皮成为处罚贪官最常用的手段,明太祖朱元璋甚至确定了剥皮规定,从哪里剥皮,剥完的皮要做什么,都写得十分清楚,而剥皮示众则更加残忍,不忍直视。中国古代十大酷刑,一
2023-01-30 13:14:00
古代女性遭受的酷刑与不公
...,大多用在宋朝与元朝,明朝时期,更是受到强烈欢迎。朱元璋清算贪污者时,就用到了这种刑罚,因笞杖致死的官员不计其数,光是看到就觉得胆战心惊。笞杖是古人为女性专门定制的刑罚,细想
2024-01-28 21:06:00
朱元璋发明的酷刑:一把梳子一壶水,几乎没有女犯人能熬过去
朱元璋可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啊!他从一个穷苦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推翻蒙古元朝、建立明朝的大英雄!不过,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和暴虐的统治者之一,这可真是让人又
2024-10-09 13:19:00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严厉惩罚,发明一种刑罚比千刀万剐还残酷
...果说神话里的纣王是酷刑的创始者,那么现实里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酷刑的真正继承者。他所发明的两种酷刑至今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可以说跟传说中的的炮烙之刑不相上下,其中一种就是简单粗
2024-01-14 20:22:00
朱元璋发明了一种刑罚,行刑只用1张纸犯人却痛不欲生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相对于刘邦,朱元璋的童年是过得非常苦的,刘邦一直以来“好色及酒”,过得还算滋润。朱元璋就惨了,因为要吃饭,他老实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然后,黄河泛滥的灾
2023-05-10 17:17:00
锦衣卫与诏狱:明朝官员的噩梦
锦衣卫,由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创立,开始时是为了护卫皇帝,后来朱元璋觉得大理寺和刑部使用起来都不方便,锦衣卫逐渐成为了一个专门为皇帝监察百官的机构。明面上的锦衣卫穿着飞鱼服佩戴绣
2023-10-22 15:32:00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是什么
...限制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又开始大行其道。洪武大帝朱元璋是个酷刑爱好者,连这位爷都觉得立枷过于残酷,不能滥用,于是对受刑人的身份和可以使用立枷的官府做了限制。可惜明朝特务机构
2024-04-23 16: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战俘营”到“矿工墓” 那些无法磨灭的历史刻痕
)辽源,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上,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与辽源矿工纪念馆遥相呼应,共同镌刻着反法西斯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深刻印记
2025-08-12 19:35:00
刚刚过去的休息日,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上演了两场专家“秀”。资深考古专家常一民、裴静蓉,分别带来精彩讲解,凭借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2025-08-12 22:03:00
“火神爷”屡建奇功
清太徐手枪队队员。(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清太徐有个手枪队,手枪队有个“火神爷”,神出鬼没在敌后搞突袭,舍生忘死阵前打鬼子
2025-08-12 07:06:00
玄武湖景区再添文化打卡点“中华美学之皇家园林”文化廊建成开放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玄武湖被誉为“金陵明珠”,早在六朝时期就是皇家园林湖泊
2025-08-12 07:47:00
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汪泷 通讯员 李静8月8日,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本次论坛由孔子研究院
2025-08-11 11:20:00
潍坊:以笔墨重塑经学传统的时代魅力
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10日,潍坊市美术馆内,一场以郑玄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创作展隆重开幕。这场由潍坊市委宣传部
2025-08-11 14:25:00
山东宁阳:烽火淬炼的红色热土与不朽英魂
鲁网8月11日讯这,是一封珍藏于山东档案馆的珍贵家书。时值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爱国青年朱蓂阶在信中写到“……大战即在日前
2025-08-11 15:37:00
8月10日,“河北五超”揭幕战上演现场版“长坂坡”,河北小学生踢球如赵子龙,勇猛闯关帅炸了!
2025-08-11 16:01:00
山河铭记|缴获6把日军军刀,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的荣耀
大皖新闻讯 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实地走访中,大皖新闻记者在庐江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的一处展柜内,看到了6把日军军刀
2025-08-11 16:12:00
《治台良臣丁曰健》出版发行 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
大皖新闻讯 由鹤远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 治台良臣丁曰健》日前出版发行。据介绍,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丁曰健(1800-1874
2025-08-11 16:13:00
从江岜沙“村T”精彩启幕
8月9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村T”正式启幕。岜沙村位于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距县城7.5公里,平均海拔500米,由大寨
2025-08-11 17:07:00
蚌埠汤和墓古迹园今起闭园
大皖新闻讯 对于近期要来蚌埠游览汤和墓古迹园的游客来说,可能是个小遗憾了,记者8月11日从蚌埠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
2025-08-11 17:24:00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