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赵风斌 陈少峰
白露刚过,唐古拉迎来入秋的第一场雪。9月11日上午,气温降至冰点以下,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唐古拉线路工区的职工们,又开启新的一天的工作。
一切准备妥当后,6名职工驱车来到海拔4900多米的布强格至唐古拉北区间,准备进行线路设备检查。12时30分,“天窗”命令下达。大家按照事先分工,迅速拿着作业工机具走向线路,开始了设备检查。
唐古拉线路工区,担负着青藏铁路格拉段海拔最高的55公里冻土路基线路,以及唐古拉和唐古拉北站共计11组道岔的养护维修任务,管内平均海拔5000多米,海拔最高点5072米。
不同于其它路基线路,冻土路基线路变化多端,特别是气温回升、降雨及下雪后都要及时进行检查,防止线路出现病害影响行车在高海拔、高寒缺氧的唐古拉地区,夏季只有短短2个多月,秋季穿棉袄是司空见惯的事。职工们个个棉衣棉裤裹身,由于积雪还未融化,每走一步,他们的脚下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线路上,大家有的三步一弯腰,用道尺测量线路轨距水平。有的按照轨检车反馈信息,附身复核线路高低。有的在检查线路零配件是否完整、线路是否缺碴、冻土路基是否下沉。雪后的高原寒冷异常,加之严重缺氧,每走几步,大家就停下来大口喘气。
据工长兰新彦介绍,为确保线路安全,工区每周要对管内冻土路基下沉地段检查至少两次,以随时掌握线路变化情况,对管内其它地段,按照轨检车反馈的数据信息和人工添乘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最后将动静态数据纳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确保冻土路基线路几何尺寸符合规定。每天,他们要步行检查至少10公里。
时间在一分一秒中逝去,13时50分,在对线路进行回检后,“天窗”宣告结束,大家依次清点工具,有序撤出线路。
此刻,天空已完全放晴,他们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来源:青藏铁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