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奥运救不了啤酒业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8-12 09:07:00 来源:瘦子财经

“欧洲杯、奥会运这么大的体育赛事加持,为什么啤酒股到现在都没有动静?”这是会员朋友最近问我最多的一个问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啤酒高端化集体哑火了,板块缺少上升主逻辑。

从清末的第一家外资控股啤酒厂,到90年代工业啤酒的快速腾飞,再到如今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场,我国啤酒产业早已是一个成熟的快消品行业。

而成熟行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市场萎缩。

2013年是很多快消品的发展顶峰,啤酒也不例外。当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5062万千升,销量也同步见顶。近三年,啤酒总产量保持在3560万千升左右,已经比2013年萎缩了三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市场持续萎缩,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只剩下三个岔路口可走:关厂、提价和结构升级。

其中,关厂对盈利的改善空间有限,提价虽短期有效但不可持续,结构升级成为最核心的发展主线。然而疫情之后的消费疲软导致啤酒结构升级止步在了中高档。

一、为什么必须高端化?

虽然表面上看,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消费者产生更高品质的啤酒需求,实际上供给端对高端化的渴求要比需求端迫切得多,因为啤酒企业想要维持业绩增长只剩下这条岔路能走。

(1)未来销量,能保持已是最乐观预期

日本、美国的啤酒产业发展比我们快,大概在1990年步入产业成熟期,之后行业发展趋势均为产量波动下降。

参考日、美国家的经验,工业啤酒产销量主要受产业周期、人口结构、人均消费量、天气的影响,尤其人口结构,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最深。

从人口结构推算,我国未来5年啤酒核心消费人群数量大致稳定,之后会出现大幅下滑,产销量能维持在3500万千升都有点困难。

一般来说,20岁至50岁人口是啤酒的主力消费人群,以此推算目前的啤酒主客群为1974年-2004年间出生的人。在这之后的1984年-1987年我国出生率还有个从19.9‰至23.3‰的小幅攀升,此后便一直下降。

(图片来源:百度)

我们以最乐观预期推算2023年的啤酒主客群总人数:将啤酒消费主客群年龄从20岁拉长至60岁,也就是2023年20岁到60岁的啤酒主客群出生于1963年~2003年,1963年~2003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数目为2000万人,2000万人*40年=8亿人。

同理类推未来40年啤酒主客群总人数,未来10年大约减少1.5亿人,比2023年减少18.75%,未来40年大约减少4.8亿人,比2023年减少6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事实上,养生意识之下消费者已经在有意减少酒精摄入量,而且20-35岁的年轻人酒精饮品比以前更加丰富,鸡尾酒就是啤酒的强替代品。

所以即使未来5年啤酒的20岁~50岁核心消费客群人数维持,且人均饮酒量不减少,啤酒总产量最多维持在3500万千升。

市场蛋糕越来越小,啤酒厂商拿什么支撑营收、净利润增长呢?

出海?全球啤酒市场格局已定,中国啤酒龙头出海并非上策。提价(直接提价)?与现实条件相悖。关厂?虽然见效快,但剩余的优化空间已寥寥无几。

(2)进一步关厂的空间有限

工业啤酒的运输半径要求啤酒厂商尽可能地“销地产”以抑制成本,所以2011年之前行业销量高速增长时期,为了低价抢夺市场份额,国内头部啤酒企业一直大规模扩建产能。

2013年销量增长戛然而止,啤酒企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过剩的产能不仅影响啤酒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使企业的折旧费用率大幅升高,拖累盈利。

2015年以后,管理能力较强、意识较为超前的啤酒企业开始大规模关厂优化产能。

重啤是第一家开始进行产能优化的中国啤酒企业,在2015至2018年间共关闭了8家工厂。华润紧随其后,从2016年开始的5年间共关闭了33家工厂。青岛啤酒从2018年才开始进行产能调整,并在2018-2019两年间关闭了5间工厂。燕京啤酒最晚,2021年才开始优化产能。

通常,我们用“资本支出/折旧摊销”指标来衡量企业为长期发展所发生的投资水平和趋势,比率越来越低意味着企业开始趋于保守,反之亦反。

对比下面两张图可以发现,2016年-2020年间通过关厂,五大啤酒企业资本支出/折旧摊销比率纷纷下降,同时净资产收益率持续走高,表明关厂优化产能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但是经过持续的产能优化后,五大啤酒企业未来继续关厂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对盈利的拉动也将越来越小。

2023年,前五大啤酒公司中,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的工厂总数最高,产能利用率最低,进一步关厂空间相对大。重啤工厂仅余10个,产能利用率已达89.76%,优化空间所剩无几。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燕啤、百威亚太工厂总数超30家,没披露具体数字)

(3)直接提价,与现实基础相悖

如今中国前五大啤酒公司总市场份额约92%,竞争格局稳定,龙头具备定价权。但今年甚至未来一两年,不论是成本端还是需求端,啤酒都不具备直接提价的现实基础。

首先从啤酒的出厂成本构成看,原材料占比最高,如大麦、大米等食物原料成本占比各约14%、8%,玻璃瓶、易拉罐、纸箱等包装物原材料成本合计占比约50%。

2024年,澳麦放开管制后供给增加,3月进口大麦价格273美元/吨,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26.9%,价格预计仍将持续下降。包材方面,2024年4月铝期货价格20341元/吨,同比上升8.7%,玻璃价格1536元/吨,同比下滑15%,瓦楞纸价格2723元/吨,同比下滑4.8%。

大致上,啤酒主要原材料价格均在下行通道里,啤酒企业想直接提价于理不通。

其次,从历年数据看,啤酒吨价增幅与通胀水平相关性最强,同时也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正相关。

2023年,CPI增长率仅有0.2%,2024年5月CPI增长率约0.3%。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6.1%。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0%。

其中,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983元,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而2022年这一支出占比为30.5%,增幅为4.2%。

这表明虽然烟酒消费增幅扩大,但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却在缩小。所以需求萎缩之下,啤酒直接提价同样难为。

(数据来源:wind)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市场不断萎缩,关厂、直接提价效果有限,啤酒企业没得选,不得不推动结构升级,用高端化驱动行业向前,拉动业绩。

2017年啤酒高端化上半场开启至今已近尾声,由于消费环境下行,行业在开启高端化下半场之前可能要蓄势很久。

二、高端化怎么哑火了?

啤酒的高端化是指从2元低价格带向4-6元、6-8元及10元以上超高端价格带升级。

2017年以来,啤酒行业高端化上半场是从2元“绿棒子时代”升级到4元-6元主流价格带。是品牌内部的产品结构升级,在各自基地市场已有渠道内进行,本质上还是“大市场、大批发、大流通、大占有”的快消品逻辑,所以上半场的升级阻力小、成效大。

以青啤为例,目前青啤的产品战略包括两方面,一是品牌内部的产品向上升级,从最初的清爽陆续升级为经典-白啤-纯生,推动价格带从3元升至8元以上;二是将部分小品牌、小品类整合至主流品牌,用青岛清爽及崂山品牌进行替换,从而提升公司的中高端品牌产品矩阵形象。

重啤在乌苏品牌内部从绿乌苏升级为红乌苏,华润在雪花品牌内部进行勇闯天涯-超级勇闯-纯生的升级,燕京啤酒在品牌内部推出中高端产品U8和V10等等。

因而相比于品牌力、产品力,内部结构升级更考验的是啤酒企业的“老本”,即基地市场的范围和数量决定了啤酒企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与成效。这是因为:

1)基地市场对经销商的控制更强,只需利用中高端产品带动低端产品同步替换升级,迎合消费趋势,市场阻力小;

2)基地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高,所需投放费用少,消费者教育成本低,1元的升级对公司而言几乎是纯利润增量;

3)基地市场只有单品牌占有绝对市占率和竞争优势,其余品牌不太会主动发起价格战,所以渠道接受度高。

这就相当于在垄断市场内进行内部结构优化,更强的渠道推力对应更好的提价权和费用投放权。基地市场越多,在基地市场的话语权越强,内部结构升级就越顺畅,从而形成层次明晰的主品牌产品矩阵,贡献利润来源。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而高端化的下半场,则是在内部结构升级的尾声,继续从6元向8元以上高档价格带升级,以更高端产品抢夺金字塔尖的消费人群。

高端化下半场的主逻辑有3个:

1)消费升级浪潮下,高端啤酒因其在原料、制作工艺、口味丰富度等方面相较于经济型啤酒提升,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啤酒主力消费人群年轻化,Z世代逐渐成为高端啤酒行业未来的主流消费者,愿意为新品类、高溢价买单;

3)即饮场景修复,酒吧、KTV、高端餐饮等中高端啤酒消费场所经营向好,推动啤酒中高端产品需求增加。

啤酒高端化之所以卡在了下半场的门前,就是因为这3条主逻辑现在都走不下去。

首先,没有消费升级浪潮的推动,高端啤酒即使酒质上比传统工业啤酒有提升,其高定价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依然没有性价比,自发选择并愿意为其付费的客群有限。

其次,愿意为高品质啤酒买单的客群中,35岁以下年轻消费者占比超过70%。年轻消费者需求层次多元,饮酒场景及价值诉求不一。啤酒龙头们虽然推出了多元化口味以及低醇、无醇、无糖等功能性的啤酒,但产品仍偏向“工业化”,SKU多且量小,无法规模化。

最后,对比中日啤酒渠道结构,日本啤酒消费以非即饮渠道为主,即饮渠道销量占比不足20%,而中国啤酒即饮渠道占比高达50%左右,其业态兴衰决定了高端啤酒的半壁江山。

然而2024年以来,全国夜店渠道啤酒销量较2021年同期下滑12%左右,餐饮渠道销量也只达到2021年同期的96%~97%。

发现了吗?高端化的下半场,消费高档啤酒不再为了“低成本买醉”,而是情绪消费,渠道推力不再是主导因素,品牌和产品的情感价值才是关键。

与消费者情感价值的共鸣,不仅靠产品的差异化营销,更倚重即饮消费场景的复苏和打造,品牌间注定要经历新一轮营销和渠道的厮杀,所需投放费用势必会抵消掉一部分高端产品的高吨价、高毛利特点,对提高企业整体吨价和利润率有限。

目前低端产品占比高的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内部结构升级优化空间大,反而未来业绩能有相对不错的增速,而高端产品占比高的百威亚太、重庆啤酒业绩则可能继续承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所以在消费升级浪潮来临前,4元-6元主流价格带产品仍将长期是啤酒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没想到才几年,啤酒企业就陷入了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的集体僵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啤酒卖不动,这个巨头却率先涨价了
...而在一些加价率比较低的渠道,可能反应得明显一些。”啤酒业迷茫的高端化进程当下啤酒消费疲软,涨价成了十分罕见的动作。除百威啤酒以外,《消费者报道》记者还向青岛啤酒官方旗舰店、雪
2024-12-07 22:28:00
啤酒行业2023回顾:高端化放缓后增量难寻
2023年伊始,啤酒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先是餐饮消费复苏带动线下啤酒即饮消费,年中对澳麦“双反”结束则对啤酒企业的成本有相当的改善
2024-02-05 16:50:00
注重品质、品牌、口感 未来啤酒高端化红利或将持续释放
...年轻一代消费新势力崛起,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啤酒口感,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啤酒消费正向高端化、品质化迈进。我国中高端啤酒消费占比逐年上升,且上升速度很
2023-06-30 19:20:00
奥运或将助推啤酒销售,文化+体育成白酒营销主旋律
...黎开幕,各大酒企的奥运营销大战却已早早打响。白酒、啤酒企业均已开启了各式各样的“奥运营销”:赞助奥运会成为合作伙伴,承包国家队、地方代表队的庆功专用酒,邀请奥运冠军代言、开展
2024-07-26 23:46:00
啤酒消费高端化和经济性并存,华润啤酒公布白酒成绩单首秀
8月18日,华润啤酒(00291.HK)公布了半年成绩单,受到消费放开和天气因素影响,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收入2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在当天举行的业绩会上,华润啤
2023-08-18 22:44:00
这个夏天,啤酒“疯狂”
...辑|Ray“这周五晚上我们就出发!三年了,终于可以再去啤酒节畅快淋漓了!”作为啤酒爱好者Joe兴奋道。随着线下经济的复苏,疫情后的第一个盛夏正在被全国各地的“啤酒狂欢”所点燃
2023-07-26 15:04:00
中高端发力 燕京啤酒实现高质量增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销量均在持续下滑,啤酒市场逐渐从增量市场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增量发展,成为啤酒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从2022年到2023年,啤酒
2023-03-17 18:39:00
华润啤酒业绩跑赢行业大势:“啤酒+白酒”双轮驱动“韧性革命”
...面对内外部环境多变、消费分化的存缩量波动时代,华润啤酒业绩稳健穿越行业周期。2025年3月18日,华润啤酒(00291
2025-03-19 13:48:00
华润啤酒高端和经济产品两手抓,白酒并购更加谨慎
...华润啤酒表示,两大事业部明确了各自的发展蓝图,使得啤酒业务更加聚焦精细,白酒业务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华润啤酒将白酒视为前往“新世界”必备的板块,并提出华润系的百亿目标。不
2023-08-19 10:5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今年1-9月 厦门开具发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17%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徐然)厦门市税务局发布的最新税收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开具发票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
2025-10-18 08:59:00
前三季度福建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破千亿元
【我省深挖“金砖”商机】民营企业成“主力军”前三季度,福建省民营企业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725.9亿元,同比增长7.8%
2025-10-18 08:59:00
港口航运板块“抢滩”风口 相关概念股热度升温
近日,港口航运股逆市走强,成为A股市场亮点之一。板块内多只概念股持续活跃,中远海特、招商南油股价均连续三周收红。业内人士认为
2025-10-18 10:41:00
边风炜:调整很正常 但也很煎熬
本周市场迎来调整,或者不应该叫调整,说震荡更合理,因为上证指数几乎没有跌,一度还临近前高,不过双创指数跌了一些,整体市场投资者的感受不太好
2025-10-18 10:41:00
党建引领 金融护航:青岛农商银行十二条举措全力守住“粮袋子”
深秋时节,本是丰收喜悦之时,连绵秋雨却给秋收工作增添了挑战。农田积水、粮食存储环境潮湿、后续生产资金短缺等问题接踵而至
2025-10-18 12:06:00
2025沙特·中国—工业与建材展成功举办
10月12日至15日,由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25沙特·中国—工业与建材展在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利雅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2025-10-18 12:40:00
京东11.11期间再办品酒会,第二场10月30日落地上海
继9月16日首场京东品酒会爆火,官宣24小时百万人涌入活动会场后,时值京东11.11期间,第二场京东品酒会即将来袭。10月30日
2025-10-18 12:40:00
京东汽车最新官宣:第一辆车将在京东拍卖平台1元起拍
近日,京东推出“国民好车”的消息不断。在10月14日举办的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活动上,京东官宣将于11.11期间联合广汽
2025-10-18 12:44:00
拼多多十年,那些变与不变
如果不是十周年大促,许多人或许不会意识到,拼多多这个电商行业的后起之秀已经走完了第一个十年。不过,这也符合拼多多的风格
2025-10-18 13:36:00
两大抖音大V“撞酒”,百万粉丝围观!这瓶仰韶酒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最近,仰韶彩陶坊在抖音悄然“出圈”。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出现在两位风格迥异却都极具影响力的网红视频里——一位是河南农村的“晨晨的农村事”
2025-10-18 16:11:00
厂商同袍!赊店老酒2025年南阳市场中秋答谢会召开
大河网讯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10月15日,“共赢中秋·赊店同行——赊店老酒2025年南阳市场中秋答谢会”在南阳楚汉风华大剧院盛大启幕
2025-10-18 16:11:00
海尔斩获第十八届金投赏家电类“年度品牌”和行业唯一“全场大奖”
10月15-17日,以“释放AI创造力”为主题的第十八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在上海成功举行,现场揭晓9项全场大奖及金、银、铜奖得主
2025-10-18 18:05:00
威海税务:护航“走出去”企业合规远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 通讯员 梁蓓蓓在日月新半导体(威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月新”)的万级无尘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
2025-10-18 20:31:00
美团开启“18会员惊喜日” ,会员权益惊喜加倍
10月18日,美团“18会员惊喜日”重磅开启,围绕“每月18日,会员权益惊喜加倍”打造一系列重磅活动,此次以“1000万份真免单”作为升级的首次见面礼
2025-10-18 18:51:00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要装修,找建行”信用卡分期解燃眉之急
建设银行推出了信用卡装修分期产品,装修分期最高100万元的申请额度,6-60期灵活的还款期限,可以满足客户本人名下房产
2025-10-18 19: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