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水稻上山”不应被误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6 09: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水稻上山”不应被误读

连日来,“水稻上山”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部分网友主观臆断将其等同于“毁林开荒”“开山造田”等粗放式的农业发展方式,亦有不少自媒体账号于其间拱火,盗用本不相干的图片博取眼球。随着多家媒体实地采访调研,真相得到澄清,谣言不攻自破。

复盘该事件,绕不开对“水稻上山”这一概念的解读。朱有勇院士所说的“水稻上山”,其实质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且仅适用于部分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换句话说,不是所有水稻都要上山,而是在此类山地田、丘陵田,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更有望实现高产;不是凭空搞种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做改良。

将该项技术简称为“水稻上山”本是顺应当地农民的语言习惯,便于理解也便于推广。但在推广过程中却被部分自媒体误读、炒作,值得反思。不难发现,误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上山等于开荒”。几张来源不明的图片,加上断章取义的标题,配上煽情的音乐和字眼……一顿操作挑动了不少网友的情绪。全国耕地质量中心负责人近日澄清道,使用的试验田是原本就有的,不存在所谓的“毁林开荒”,也并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其二是“水稻不该种在山上”。这符合多数人的朴素认知,因而能够迅速传播。事实上,种在哪里,种的地方算不算山都有明确标准。水稻种植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丘陵稻约占25%左右,山地稻约占15%左右,在云贵地区亦有许多集合了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梯田存在。如今面临的问题是“方法不当、产量低”而非“不能种”,提高4.4亿亩6°以上坡度耕地的产能,正是现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陷入部分自媒体账号营造的逻辑陷阱,看似过了嘴瘾,实则会对科研事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朱院士的最新回应中提到,“觉得大环境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山坡上种水稻跨度大,别人不能理解很正常,但被这么骂,有伤心和委屈”,翻阅近年来对朱院士的报道,他曾开设科技扶贫实训班,带领农民规模化种土豆,畅通销路共奔富裕,如今试点“水稻上山”,亦是从当地“产量低质量差”的现实问题出发。抛开事实武断否定一位“和农民一起种地”的科研工作者,着实令人寒心。

“水稻上山”究竟效果如何,是否适合推广,尚有待时间验证。历经此次风波,更凸显出舆论环境开放包容之可贵。对科学规律的认知从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地制宜展开探索,在实践中寻找最优解,这样的态度值得认可与鼓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水稻缘何在离海最远的新疆获得高产?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2022年5月,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海水稻种植基地插秧。朱景朝摄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6日电 (记者 朱景朝)眼下,新疆海水稻已全部收割入仓,实测亩产超过500
2022-12-26 13:28:00
...村哈果吗等村寨的旱地里,拉祜族村民正在地里播种。“水稻旱种好呢嘛!不用人工浇水,这些谷种也能成活,过些天雨季来了,稻谷苗就长出来了!”老炭山村委会哈果吗村四组村民罗娜右停下播
2023-06-06 00:50:00
谢华安院士的大田情怀
...本报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连小慧“谢华安院士大田县特种水稻试验站的成立,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新的动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筹备明年的特种水稻种植工作。”12月25日,大
2023-12-29 00:38:00
水稻如何给免疫反应踩“刹车”?中国科学家揭秘,可用于增产
...平衡的机制示意图。除了化肥和基因,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水稻增产?来自中国的科学家正在尝试使用微生物的方法,比如菌根共生,像大豆与根瘤菌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祖华表示,雨后春笋长得
2024-05-16 16:41:00
...自:科技日报【科技观察家】◎孙 越近日,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因为进入汛期雨水增多,暴雨将梯田冲毁了,令人痛心。与此同
2023-07-05 03:26:00
... 吴海涛本报讯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及其团队成员,莅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淮安推广示范基地(国家稻麦科研育种创新基地)调研指导。万建
2023-10-23 00:16:00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海南热带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南繁热土,许多优质稻种均经过海南阳光的沐浴,南繁的加代后从海南走向全国,
2024-03-21 00:29:00
盐碱地产出的海水稻,稻米红如胭脂,口感难吃为何还要大量种植
其实准确的来说,海水稻不叫这个名字,叫做“耐碱水稻”,而“海水稻”是被袁隆平院士形象的命名,这个名字不仅吸引眼球,还让人们十分好奇,为何海水稻能够在海里生长。然而“海水稻”并非是
2024-06-18 10:34:00
屈原管理区全力描绘岳阳乡村全域振兴新画卷
...振兴如何突围?科技型企业示范引领,拓宽全域振兴之路水稻品种杂乱,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曾经是屈原管理区农业面临的窘境。此外,“面积小、人口少、工业欠发达”等难
2023-09-22 01: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11月20日,“致敬自强者礼赞助残人”第七次全省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举行,集中表彰在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2025-11-24 06:5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花钱健身被直播,太尴尬了”“无语,在外面吃饭被人直播”……商家直播,不少消费者都有过“被入镜”的遭遇
2025-11-24 07:53:00
2025江西百强企业发布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1月21日,江西省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江西省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
2025-11-24 06:59:00
近日,有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反映,宜春泸州北路宜和园小区14栋车库内多只狗半夜狂吠,严重影响居民休息,尤其困扰家中有婴幼儿的住户
2025-11-24 06:5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刘金昆)今年是陈嘉庚先生创办艺术教育100周年。昨日,集美大学举办“‘音’为有你 向‘美’而行”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艺术教育100周年大会
2025-11-23 08:11:00
家乡到黄河源头再到浩瀚的入海口 他带着80多岁母亲沿黄河逛了个遍
万里黄河自榆林入陕,在合阳汇聚成黄河流域最大的温泉湖泊湿地——洽川湿地。对合阳人来说,“母亲河”不仅是黄河的象征,它更是一条流淌在心中的情感纽带
2025-11-23 08:35:00
八旬老人养鹅扰民遭投诉,宿松城管上网热心助卖
大皖新闻讯 11月21日,宿松经开区城管执法队队长陈为东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消息称,“刘大爷的鹅已售罄啦”。短短三天内,他帮八旬老人刘大爷卖出了58只曾因噪声扰民的大鹅
2025-11-23 10:41:00
吉林已开板!雪友纷纷落地长春龙嘉机场,雪场直通车太香了
11月22日,吉林省2025-2026新雪季开板暨第31届吉林雾凇冰雪节开幕式在松花湖度假区举行。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当天来到长春龙嘉机场
2025-11-23 10:59:00
11月22日下午,福州8路公交车上一名老人突然晕倒,司机吴学兴紧急停车,暖心救助。
2025-11-23 11:48:00
近日,中行桥东支行收到客户送来的手写感谢信。大堂经理王守立在厅堂巡检时,发现客户遗落在智能柜台机具下的300元现金,他第一时间向支行行长汇报
2025-11-23 13:36:00
装修预付有担忧?青岛圣都推出“装修资金存管服务”
鲁网11月23日讯装修还没开始,就要先付一大笔钱;中途质量出问题也不能叫停,否则预付款难以追回;已经付完大额预付款,却发现供应商跑路……这些屡见不鲜的装修经历
2025-11-23 14:08:00
四川一道路窨井盖缺损缺失 当地仅竖牌提醒?社区回应:市政部门正更换井盖
大皖新闻讯近日,有网民发视频反映,四川省仁寿县一条宽阔的人行道上,部分窨井井盖存在缺损、缺失情况,当地社区仅在附近立了一块牌子提醒
2025-11-23 14:10:00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在广东深圳市举行。604名湖北体育健儿承载荆楚人民重托,奋力拼搏,汗洒赛场,创造25金22银17铜的亮眼战绩
2025-11-23 14:21:00
23天女婴疑似呛奶窒息死亡,宝妈哭诉:“孩子太小,一火化就没了,连骨灰都没有留下”
大皖新闻讯 近日,杭州一名出生仅23天的女婴疑似因呛奶不幸离世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女婴父亲奉先生公开发文指控月嫂李某静存在严重失职
2025-11-23 14:46:00
免费开放!“国宝”亮相福州!
好消息!就在今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展览免费开放。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23日,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开幕式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3 1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