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屈原管理区全力描绘岳阳乡村全域振兴新画卷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2 01: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院士“泥腿子”下田,农民穿皮鞋种地……

屈原管理区全力描绘岳阳乡村全域振兴新画卷

屈原管理区全力描绘岳阳乡村全域振兴新画卷

洞庭沃野稻菽香。

□本报记者 黄海洋 张小弓 王小骅 吴 瑶

院士种田养鱼,农民穿皮鞋种地,农业工业化推进……这些与“三农”有关的事件,随便拎出一件来都属于好新闻,但在屈原管理区不足为奇。

屈原管理区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前身为大型国营农场,是岳阳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鱼米之乡”,先后获得11项国家级涉农“金字招牌”,在首批全国农业示范区综合水平测评中位居湖南第一,并于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对于总面积不过218平方公里、仅10万人口的屈原管理区而言,农业是不折不扣的主责主业。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声中,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中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是摆在屈原管理区党委、管委眼前的时代之问。

2022年7月,市委书记曹普华深入屈原管理区调研。他强调,乡村振兴看屈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现代农业全域作标杆、乡村振兴全域作示范、“三农”工作全域争先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努力闯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目标既定,披朝霞、顶繁星,势必全力以赴。

屈原管理区按照市委整体工作部署,只争朝夕,锐意进取,探索出科技型经营主体全域引领、科技兴农提高单产全域发力、绿色生态举措全域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思路就是出路,出路振奋人心。

再看今日屈原管理区,印刷育秧令人拍案叫绝,无人机穿梭于田间地头,农民穿着皮鞋操作农机,稻浪中白鹭翩跹……屈原管理区渐渐呈现出岳阳乡村全域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如何突围?科技型企业示范引领,拓宽全域振兴之路

水稻品种杂乱,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曾经是屈原管理区农业面临的窘境。此外,“面积小、人口少、工业欠发达”等难题,也曾一度困扰着屈原管理区。

如何回应痛点、疏通堵点、突破难点?这是屈原管理区党委、管委面临的必答题。

“牢牢把握农业这个屈原最大特色,抢抓机遇,创新路径,形成围绕‘一园一区’和‘特强优美’目标,大力实施‘一二三’工程的发展路径。”屈原管理区党委、管委深思熟虑地描述该区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一二三”工程,即突出全域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个抓手”,打造人民满意生活福地、休闲度假康养胜地“两张名片”,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核心区、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区、农文科体旅融合生态发展先行区“三大平台”,让屈原管理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上奋勇前行。

岳阳日报记者注意到,屈原管理区代表岳阳市,以“洞庭湖平原生态高效农业”为建设主题,以水稻绿色循环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步发展高效渔业、绿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涉农高端服务业,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努力建设成为立足洞庭湖区、服务长江经济带、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性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金秋时节,屈原管理区海泰博农栀子花种植基地即将迎来丰收。基地“其貌不扬”,却是地地道道的科技型产业。它依托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技术力量,利用区内667公顷核心示范基地和区外1.34万公顷种植基地,打造了一条栀子花种苗细胞培育、示范种植、精深加工、市场销售、旅游赋能全产业链。

凤凰山上,炎农猕猴桃基地里金灿灿一片。这批新研发的“炎农13号”猕猴桃还未上市,市场销售订单早已爆满。基地负责人王中炎、马卫两夫妇从事猕猴桃研究已经30余载,曾在新西兰研学9年,在国际猕猴桃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019年借助“湘商回归”,屈原管理区捷足先登赢得“海归”回到家乡创业,打造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猕猴桃“基因库”。

不久前,屈原管理区引进了刘少军院士团队共同建设“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致力于提升全域内3335公顷稻虾鱼基地和1334公顷精养鱼池渔业养殖水平。其中,投资1.9亿元加速推进633.65公顷现代化设施农业高标准水产养殖区,努力打造出一个集渔业产业开发、优质淡水鱼产品供应、生态健康鱼类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小镇。

几个点撬动一个面。通过科技引领,如今屈原管理区生态大米、生态健康淡水鱼、绿色栀子为重点的三条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日新月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科技型企业,起到了全域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区农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已创建绿色食品品牌14个,“屈原黄栀子”“屈原龙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栀子产业列入“湘九味”中药材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把“一粒粮”串成了“一条链”,农业本身所“封禁”的产业潜力由此“苏醒”,进而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对于屈原管理区而言,新时代农民心中的“丰收”二字,早已不再是“多收了三五斗,多养了三两头”的产量丰收,而兼顾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重内涵。

现代农业如何持续实现“高效”?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助力水稻全域单产提升

作为“洞庭粮仓”,屈原管理区党委、管委一班人深知,在党中央的宏观决策下,历史和现实一同赋予屈原管理区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在全国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热潮下,今年屈原管理区在早稻单产提升行动上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试点的667公顷早稻亩均产量约480公斤,较去年提升45公斤。从全区情况来看,今年种植早稻5.64公顷,平均亩产约440公斤。

在田间地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林林家庭农场的主人林林告诉记者,他一家四口添置了价值百余万元的农机,自家耕种了50公顷水田,还帮周边群众代耕代种了66公顷水田,今年早稻收入超过百万元,纯利润有30多万元。类似林林这样的农场,全区孵化了7个。

什么是高效农业?在屈原管理区党委书记向科军看来,针对屈原管理区实际,至少有粮食产量提升、粮食品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三个硬指标。想要实现高效农业,必须摆脱“靠天吃饭”,利用现代科技赋能。

今年4月12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屈原管理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双方从品种、育秧、移栽、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和大田收割等各生产环节入手,锚定水稻单产提升的障碍因子,聚焦提高单产薄弱环节,集成标准化、机械化、工厂化的绿色高质高效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全面优化区域水稻生产模式。

“强强联手”之后,屈原管理区主动加“码”。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静介绍,未来三年,通过示范点、示范片的创建,强化“以点带面”引领作用,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区水稻单产较2022年提升50公斤、亩均增收100元以上。

从示范到全域,“加码”布局背后,是屈原管理区主动端牢“中国饭碗”的担当,更因有着十足的“底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优先选择屈原管理区开展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活动。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洞庭湖区域中心屈原研究院和科研示范基地、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等科技含量十足的项目接连落户。

高科技人才带来的科技力量,使农业生产早已不是“望天收”的传统产业,而是充分融合现代产业要素、通过院士加持,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助力屈原现代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生态好不好到底谁说了算?数万只候鸟“用脚点赞”全域推广的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必须扛牢的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又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向往的当务之急。

对于志在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核心区的屈原管理区而言,实现农业高效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用生态来补齐农业大而不强、质量不高的短板。

向科军说,为了实现生态农业,屈原管理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招是优品种。推动全区早稻、晚稻逐步减少自留种,与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筛选出适合当地的3至5个水稻品种,提升规模效益。

第二招是提品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肥、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冬种绿肥等化肥减量方法;推进频振式诱蛾灯、性诱剂等生物物理防治措施,逐步减少使用农药和除草剂,不断提高水稻绿色种植水平。

第三招是优模式。推广“村企合一、村社合一”模式,打破农民各自为营的局面,重点支持规模较大、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第四招是铸品牌。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创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逐步打造屈原粮食区域公共品牌,以品牌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推动生态高效农业在全区开花结果。

农药化肥减量成效如何?多年关注、报道此事的屈原管理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宋政军风趣作答:“这事人说了不算,得鸟说了算。众所周知嘛,农药、化肥危及鸟类生存。”

鸟指的是候鸟。宋政军说,自从2020年西伯利亚小天鹅来屈原过冬后,多种珍稀鸟类好像也知道屈原管理区是个好地方,纷纷连年前来落户。

特别是2022年冬季,人们期盼的小天鹅第三次如期回归屈原管理区。而且在数量上有了新提升,达到了创纪录的5000多只。

据观察,在屈原管理区的原野上,豆雁、斑嘴鸭、灰鹤、白鹤、东方白鹳、白鹇等珍稀候鸟达到47个品种,总数量达到4万多只。

更令人称奇的是,2023年2月,东古湖天鹅群里还聚集了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白鹤群,数量超过200多只。

数万只候鸟“用脚投票”肯定了屈原管理区农药化肥减量的工作成果。但,农药化肥减量后地力如何得到保障?

屈原管理区的答案是在水田逐步推广“一丘一凼”生态模式。“一丘一凼”就是在每丘田建设一个6至10平方米生态凼,以动物粪便、杂草、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沤肥,在水稻播栽之前以基肥形式施用,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提升耕地地力。

屈原管理区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独臂粮农”韩勇国,从2018年就开始尝试使用有机肥。经过几年的坚持,其水田地力不断增强。如今,韩勇国完全摒弃了复合肥,肥料成本降低了近2成。

阳岳球是屈原管理区公认的“种田达人”。由他牵头成立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如今流转土地306.82多公顷,入社农户236人,年收入3000余万元。

在阳岳球看来,传统水稻种植模式不断成熟,但利润并不太高。为此,今年,阳岳球与河市镇三和村合作,流转土地6.67公顷,建设大棚。请教专家后,开创了“水稻+龙虾+青蛙”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既保证粮食基本产量,又增加土地综合收益。”阳岳球解释,青蛙吃虫可帮助水稻防治农作物虫害,其排泄物是天然有机肥,能提升土壤肥力;水稻能为青蛙生长提供遮阴休憩场所,优化青蛙生长环境。

通过大棚养殖,青蛙和小龙虾可以反季节上市,市场价格可观。阳岳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光种水稻,收成好时每亩利润约300元;采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后,一年可收成两季水稻、两季龙虾、一季青蛙,每个大棚年利润约2万元。

“以阳岳球为代表的一批‘种田达人’的实践,是屈原管理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生动写照。”向科军说,屈原管理区关于生态农业的探索,初步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按照生态高效农业发展路径,部分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增收致富;二是通过科技的加持、电商的加入和社会化的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精致种田将成为农业的新常态;三是发展高效农业与保护环境并不矛盾,完全可以相互成就、互为依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道既关乎环境治理又资源利用的必答题。10月21日,屈原管理区营田镇荷花村稻浪千重,6台水稻秸秆青贮机来回奔忙,抢收水稻青秸秆;与此同时,伴随着时瑞来科技公司那条粉碎打包生产线
2024-10-27 10:17:00
...转自:岳阳日报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的几点思考——以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为例向科军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善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屈原管理区河
2023-01-04 03:09:00
屈原管理区营田镇 “黑白灰”净化行动刷新乡村颜值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秀美营田。走进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从雾霭迷蒙的晨曦,到烟霞云敛的黄昏,一江碧水、七彩变幻,候鸟盘旋嬉戏,残荷稀疏点缀。目及之处,无处不风景,无处不画意。近年来,屈
2024-02-29 00:40:00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8日,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一群黑尾塍鹬从水面掠过。11月19日清晨,位于东洞庭湖区的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数以万计的小天鹅、白鹤、灰鹤、东方白鹳、鸬鹚、白琵鹭、黑
2023-11-25 00:32:00
...新区龙山管理处畈中村、南湖新区龙山管理处双塘村屈原管理区: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屈原管理区凤凰乡琴棋村、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二、文明单位(74个) 市直及驻岳单位:湖南华电平
2023-05-10 03:04:00
党群齐心植树 共建乡村“绿富美”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屈原管理区营田镇党群齐心植树 共建乡村“绿富美”志愿者们挥锹铲土植树。本报讯(记者 彭扬飞 通讯员 夏顺益)近日,正值春季生产的关键时期,屈原管理区营田镇机关党
2024-04-15 00:15:00
绘就乡村产业“兴旺图”
...色产业园77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示范片)5个。屈原管理区成功入围“湘九味”中药材特色产业集群,汨罗市、岳阳县成功入围“洞庭香米”特色产业集群,湘阴县入围“湖南早熟油菜”特
2023-08-26 03:03:00
湖南岳阳:小天鹅舞动洞庭
本文转自:新华网11月26日,小天鹅在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上空飞翔。初冬时节,数千只小天鹅陆续飞抵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越冬。近年来,屈原管理区先后实施退耕还林、
2023-11-28 07:55:00
共话农文旅融合 共谋乡村振兴新篇
...局等单位走访调研,深入平江县、湘阴县、君山区、屈原管理区等地的部分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点实地调研,向常德市、重庆市等地开展对比学习调研。 “要加强
2023-12-19 03: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