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的几点思考
——以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为例
向科军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善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将“和”文化融入乡村治理,“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了一幅幅乡村规划“实”、生态产业“兴”、人居环境“美”、村民自治“和”、乡风民俗“淳”、组织建设“强”的乡村生动画卷。
乡村规划“实”,明确目标方向
屈原管理区河市镇三和村毗邻汨罗江,省道S307线穿境而过,西临许广高速屈原互通,交通便利,沿线绿树成荫,江南水乡风格的民居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江南水墨图。村庄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人口1881人、560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居全区前列。三和村先后被评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同心美丽乡村、全国旅游示范村。2020年三和村作为全省试点村,编制了“多规合一”的生态立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村庄规划。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主和谐的旅游服务型村庄,成为三和发展的主旋律,助推全区农文科体旅融合发展。
生态产业“兴”,发展绿色经济
2022年,三和村在全区率先带头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制定了2022—2025年生态高效农业三年行动方案,三年分步推进,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试点示范“一丘一凼”、推动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推进农村改厕、化肥减量、推广使用有机肥、推广机械深施肥、推广绿肥种植、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统防统治、推广频振式诱蛾灯、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塘等十五项措施落实,示范带动了营田镇荷花村、凤凰乡河泊潭村生态高效农业示范点的建设,以水稻生态循环产业链发展为主导,协同发展绿色循环种养业、现代服务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村社一体”新模式,共享发展收益,强化治理基础。如发展多种业态的“绿色经济”,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设优质稻示范基地1500亩(一片一种+统一防治+订单收购+绿肥种植);打造绿色种植优质水稻、多种经济作物的“一主多特”农业结构。利用得天独厚的外滩资源和近郊区位优势,整合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做活湿地文章。文旅融合的芈月度假村,北邻四万亩汨罗江湿地草原,与屈子文化园隔江相望,遥相呼应。
人居环境“美”,打造美丽乡村
有效控制污染,2018年以来,累计退养规模猪场16家;整治公共空间,村域内“空心房”拆除率达100%;2021年整合国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近200余万元,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污水处理厂及船头、三合屋场生态塘,加强了黑臭水体的深度治理,同时对居民区建设联户污水处理系统,单户实行净化槽和农村三格式化粪池改造,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98%以上,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庭院绿化建设持续推进,全村绿化、美化率达到95%。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已逐步实现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夜间照明率达到100%;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兴建村级公厕3个;修建小型停车场一座,乡村走廊2200米。通过内外综合改善,为创建美丽三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会治理“和”,凝聚社会共识
三和村不断完善农村社会自治体系,组建形成“三有”新格局,建设和谐新村社。有队伍,建立“四会一队”等民间组织,组织村民积极参与项目规划、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社会治理;有机制,建立村民大会和屋场恳谈会,按“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的原则,群策群力,统一目标与方向;有约束,完善村规民约,树立良好民风,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另外,三和村还组建了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讲师团”,当起了“政策宣传员”“移风易俗劝导员”“环境卫生检查员”“疫情防控监督员”“纠纷调解员”“关爱青少年辅导员”和“振兴乡村指导员”。创新共建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不断凝聚弘扬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共识。
乡风民俗“淳”,培育文明风尚
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三个抓手。宣讲扬新风,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即“一约三会”载体,配合农村道德讲堂建设,引导农民群众建设文明乡风。榜样树新风,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选优评比,立德树贤弘扬正气。阵地传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建立镇、村两级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承诺签名等活动。现如今乡邻关系更加和谐、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群众逐渐摈弃了陈规陋习,形成崇尚文明、遵德守礼的良好风气。
组织建设“强”,引领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党建必须强。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建立三和村后备人才库,从多方推荐的多名备选名单中,聘用了正德混凝土总经理黄河柱担任“荣誉书记”。荣誉书记积极参与主题党日活动和给村级各项事业出谋划策。三和村党总支通过村级网格组织,利用“五到五促”“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镇、村两级55名党员、干部打桩定位,对接到户,在民生小事与实事项目中建起美丽三和。因地制宜打造党群服务“七室一厅一广场”,做到活动开展有平台、群众休闲有去处。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党员志愿队持续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政策宣传、党史宣讲等工作,带动全村在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文明素质涵养等方面齐心协力,切实推动文明乡村建设。以“三和”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形成产村人文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文化新地标”。
(作者系屈原管理区党委书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