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5 00:32:00 来源:阿宅社会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8日,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一群黑尾塍鹬从水面掠过。

11月19日清晨,位于东洞庭湖区的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数以万计的小天鹅、白鹤、灰鹤、东方白鹳、鸬鹚、白琵鹭、黑翅长脚鹬等十余种越冬候鸟在这里欢快觅食,鸟鸣声不绝于耳。

洞庭湖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近年来,洞庭湖区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候鸟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来此越冬的候鸟不断增多。2022年,越冬水鸟就达40.4万只,数量创历史新高。

“目前来东古湖越冬的候鸟品种和数量都超过往年同期,光小天鹅就已经超过3000只,吸引了众多鸟类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岳阳市屈原管理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徐升平告诉记者。屈原管理区先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湿、渠系疏浚、自然修复等工程,多措并举开展被损小微湿地修复,吸引越来越多候鸟来此越冬栖息。

“我们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提升了越冬候鸟栖息地质量,保障越冬期候鸟水源、食物的充足。同时,加强越冬期候鸟保护宣传,各管理站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确保越冬候鸟安全栖息迁徙……”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宋玉成说。

初冬时节,洞庭湖区,万鸟来栖,或翱翔疾飞,或高歌低吟,呈现出一幅人鸟和谐的生态画卷。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8日,小天鹅在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栖息、觅食。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2日,小天鹅在屈原管理区东古湖追逐戏水。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8日,一群小天鹅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上空自由翱翔。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6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成群的红嘴鸥在水面觅食,蔚为壮观。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8日,岳阳市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比翼双飞。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9日,一群凤头麦鸡在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越冬。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2日,三只灰雁飞过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湿地。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7日,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两只灰鹤相伴飞行。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0月21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岳阳县麻塘垸,一群豆雁从芦苇丛中飞出。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0月6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湘阴县三塘镇,一群黑翅长脚鹬贴近水面飞行。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8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东古湖旭日初升,小天鹅高高飞翔。

洞庭湖区十余种候鸟欢快觅食

11月19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营田镇,两只鹤鹬在藕田中追逐嬉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南洞庭湖区“第一大鸟族”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40万只
...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京明摄2022年的特大干旱,让洞庭湖区越冬候鸟明显减少。“干旱对候鸟的影响,通常在当年冬天表现不明显,对次年影响可能更大。”2023年冬天,省林业局相
2024-04-04 14:14:00
陈新:守护洞庭湖刻不容缓
...绿,1034家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在湘江治理攻坚战中关停,洞庭湖区域内47万亩矮围网围依法拆除,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止采砂,纸浆生产企业全部关停……树立新发展理念,破除旧动能,培育新
2023-08-12 21:25:00
屈原管理区全力描绘岳阳乡村全域振兴新画卷
...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努力建设成为立足洞庭湖区、服务长江经济带、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性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金秋时节,屈原管理区海泰博农栀子花种植基
2023-09-22 01:08:00
湖南省候鸟保护机制联盟组建
...加,白鹤、黑鹳、白鹳等一级保护鸟类数量明显增加。在洞庭湖区发现有世界极危珍稀水鸟青头潜鸭繁殖栖息。在南洞庭湖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鹮。在东洞庭采桑湖发现了消失了20多年的
2024-09-26 09:34:00
江豚春游候鸟留 洞庭湖生态治理还有何目标?
...制,以守护“长江双肾”等重要湖库水网。湖南还建议将洞庭湖区作为三峡后续工作长效扶持重点区域,加强长江中下游生态保护,科学改善江湖关系,提升洞庭湖水安全保障,复苏洞庭湖生态环境
2024-03-31 20:58:00
洞庭湖迎来今年首批冬候鸟 保护区提供全方位“保驾护航”
...庭湖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区。近年来,洞庭湖区持续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对乱捕滥猎、破坏湿地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夏玮介绍,受今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洞庭湖今
2023-10-16 11:48:00
五省(区)候鸟迁飞通道跨省协作
...生的理念深入人心,保护候鸟的力度和意识不断增强。以洞庭湖区为例,2024年1月记录水鸟80种38.18万只,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而在南县舵杆洲首次监测到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繁殖活
2024-10-13 00:53:00
“新乡土文学”系列访谈 | 沈念:大湖消息,唯水可以讲述
...疑惑,带着对当下生态环境变化的寻思,不断重返、探访洞庭湖区、长江湿地,深入偏远的无人区,以自觉的身体意识切入洞庭湖区这一生命场域,体察湖区人民的现实生活,揭示人与自然休戚与共
2023-10-05 19:37:00
岁末,洞庭湖深处荻花摇曳,湖中雁鸭成群、鸥鹭翔集。据了解,今年,洞庭湖湿地记录到越冬候鸟74种40.4万只,种类和数量均创新高。优越的水域生态环境,吸引越来越多候鸟停栖。“我省以
2022-12-31 16: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省份之一的河南,靠什么赢得“未来”?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我省是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省份之一,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重点企业近500家
2025-09-10 12:10:00
教师的“AB面”丨球场双面人生:22岁教师刘荣坤的追梦与筑梦
编者按:三尺讲台,他们是燃灯引路的耕耘者;烟火人间,他们是逐光而行的热爱者。今年教师节,我们聚焦天衢新区教育战线一群“双面”教师
2025-09-10 12:31: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丨“光”在身边——临沂启航中学胡俊云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0 12:31:00
手绘漫画H5|孔子教师节奇趣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雅菲周静徐进许晨家人们,谁懂啊!孔夫子一不小心穿越2500年来到第41个教师节,逛校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09-10 12:34:00
【榜样的力量】黄俊琼:扎根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
2025-09-10 12:51:00
名校开“辩” | 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三亚开幕
9月10日上午,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海南三亚开幕。揭幕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南大学之间打响,围绕“青春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不可以”这一道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的辩题
2025-09-10 12:57:00
济医附院(太白湖)急诊外科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张志新9月8日上午,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急诊外科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急诊外科(太白湖)的成立
2025-09-10 13:06:00
钉子扎入心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团队197分钟成功“补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郭晓珂“钉子扎进心脏,还在出血!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回忆起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医护团队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3:06:00
“我要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全村的老人去旅行。”因为做乡村短视频而走红的李福贵说道。一句朴实无华的承诺,却承载着情真意切的关怀
2025-09-10 13:07:00
近日,我省重磅发布《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及一系列聚焦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扩投资、文旅消费等关键领域的配套措施
2025-09-10 13:08:00
【AI编辑部】那些年老师说过的经典语录
提起上学时光,总有几句老师的话刻在记忆里——“整个年级就咱们班最吵”“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道题我讲最后一遍”……教师节来临之际
2025-09-10 13:52:00
【榜样的力量】顾亚: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能看见更远的世界
【人物名片】2014年8月,顾亚通过国家特岗计划考入六盘水市海嘎小学任教。海嘎小学位于海拔约2400米、自然环境艰苦的海嘎村
2025-09-10 13:53:00
【我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张瑾: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天,都在塑造未来的模样
我是毕节市实验学校的一名90后教师,今年也是担任班主任的第三年。此刻站在教学楼走廊,听着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看着操场上奔跑的身影
2025-09-10 13:53:00
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学金获奖作品邀请展开幕
近日,《【十年·再出发】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学金获奖作品邀请展》在青岛朗艺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办
2025-09-10 13:07:00
与时间赛跑的12小时,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日六连台手术
“叮铃铃......”8月26日7:58,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电话骤响:5名急重症患者接连涌入神经外科,其中3名患者需立即手术
2025-09-10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