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骨折创伤常见原因及急救处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15 09:53: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江华生 广东省五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常常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骨折急救的核心原则是“先救命再救治”,即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和转运。因此,了解骨折的创伤急救处理知识,不仅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为后续的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一、骨折的常见原因

(一)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是导致骨折最直接且显著的原因。这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事故中的猛烈撞击、高空坠落时与地面的突然接触、体育运动中不慎摔倒或碰撞,以及工作场所中重物的意外砸伤等。这些突发事件中,强大的外力瞬间作用于骨骼,当其强度超过了骨骼本身的弹性和强度极限时,便会导致骨折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外力作用往往伴随着高速、高能量的转移,使得骨折往往伴随着软组织损伤、出血甚至内脏器官的损伤,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患者的痛苦。

(二)长期累积的应力

累积应力可能源自重复性的机械动作,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其骨骼在反复承受重压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微小损伤,长期积累便可能形成疲劳性骨折。又如,运动员在训练中反复进行高强度的跳跃、奔跑等动作,也会对骨骼产生持续的冲击,增加骨折的风险。这种骨折类型往往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骨折最终会显现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骨骼本身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外力作用,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因此,保持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对于降低骨折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判断是否骨折

患者往往会立即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因活动的加剧而变得更加明显。肿胀是另一个显著的标志,骨折处的血管破裂会导致血液渗出,形成血肿,同时,软组织的损伤也会引起水肿,使得骨折部位迅速肿胀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血肿会逐渐转化为青紫色的瘀斑,这是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释出的结果。除了疼痛和肿胀,骨折还常常伴随着功能受限或丧失。骨折后,骨骼的支撑作用减弱或丧失,使得受伤部位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在某些情况下,骨折的骨骼甚至可能穿透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这是极为严重的损伤,需要立即就医处理。然而,仅凭这些症状还不足以作出骨折的确定性诊断,软组织损伤、扭伤等其他类型的伤害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是骨折最为直观的体征之一,当骨折端发生移位时,受伤部位会失去其原有的形态,呈现出异常的角度或弯曲。异常活动是指在非关节处出现的类似关节的活动,这是骨折端不稳定的表现。而骨擦音或骨擦感,是在触摸或移动骨折部位时,可以听到的骨折端之间的摩擦声或感觉到的摩擦感,这是骨折存在的直接证据。

三、骨折急救的处理步骤

(一)止血

如果骨折部位伴有出血,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对于小范围的出血,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进行止血;对于出血量较大的伤口,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法进行止血。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带的使用应严格掌握时间,一般不超过1.5小时,以免因长时间阻断血液循环而造成组织坏死。同时,在止血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防止出血和减轻疼痛。在包扎时,应选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衣物作为包扎材料,并尽量避免使用有污染或可能刺激伤口的物品。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既要达到止血和固定的目的,又要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或影响呼吸功能。同时,在包扎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伤者的肢体处于功能位或舒适位,以减少疼痛和不适。

(三)固定

固定是为了减少骨折端的活动范围,防止骨折端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和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在固定时,应根据骨折的具体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和材料。例如,对于四肢骨折,我们可以使用木板等硬质物品进行外固定;对于脊柱骨折,应采用专门的脊柱固定板或担架进行搬运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者的身体轴线一致,避免扭曲或旋转等动作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在固定完成后还应检查伤者的肢体末梢血运情况,以确保固定效果良好且未对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

(四)转运

在完成止血、包扎和固定等急救处理措施后,应及时将伤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颠簸和震动等不利因素对伤者的影响,并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脊柱骨折的患者,在转运时应采用平托法或滚动法将其平稳地移至担架上,并保持脊柱轴线一致;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应妥善固定伤肢并避免触碰伤口和骨折部位以免造成疼痛加剧或出血增多等不良反应。同时,在转运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确保伤者的安全。

作者简介:江华生,男,汉族,1990年7月生,湖南浏阳人,2019年12月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外科护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5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伤急救:正确的初步处理方法
...山西晚报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难以预料,掌握正确的创伤急救知识对于挽救生命、减少伤害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而有效地
2024-05-21 07:39:00
骨折的创伤急救处理知识
...海南特区报骨折是指骨骼因外力或内因断裂或脱位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常见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损伤等情况。骨折不仅会导致患者剧烈疼痛、肢体功能障碍,还可能引起休克、出血、感染、神经
2023-10-12 01:12:00
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与防护要点
...烫伤、切伤、食物中毒、触电等,家庭急救技巧包括处理创伤、止血和烫伤后应急处理。若家中有青少年儿童等活动力不断提高却又缺乏危险判断力的孩子,父母必须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家庭安全教
2024-05-01 09:33:00
急救知识普及:正确处理创伤,挽救生命
...限度地减少伤亡和减轻受伤者的痛苦。一、针对不同类型创伤的急救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创伤,急救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对于深度创伤或出血,首先要迅速停止出血,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或包扎
2024-04-27 10:38:00
...对常见急症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技巧。对于创伤类紧急情况,如擦伤、割伤或骨折,应该先清洁伤口并包扎;对于烧伤,及时用冷水冲洗并覆盖湿润敷料。在突发疾病方面,中暑或中风
2024-05-31 16:51:00
如何应对人体休克
...文转自:梧州日报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细胞缺血、缺氧,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
2023-09-17 11:28:00
...寻求专业医疗救治。三、外伤出血在家庭急救领域,应对创伤性出血问题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意外跌倒、不慎切割还是其他创伤,迅速且恰当的急救措施对于控制出血、预防感染以及加速
2025-02-14 10:26:00
...要注意的事项有利于康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医生孙世栋与读者聊聊。骨折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运动、工作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扭伤、脱臼、骨折等意外都是难以避免
2023-12-07 16:26:00
...增强,但在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意外事故、外部创伤、突发疾病等事件时有发生。”近日召开的大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郗洪涛委员围绕“提高全民紧急救护能力”发出呼吁。“每当
2023-01-18 03: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