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8 18:18:00 来源:戏说三国

贾母的厉害是贾府翘楚。对比王熙凤,她老人家自己都说:“当日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

贾母说王熙凤不如她,就肯定是不如。后来贾赦讨鸳鸯,她教训邢夫人时也提到如今荣国府的管理差强人意,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作为母亲,贾母最令人称道的是教育,甚至她的表现折射出林黛玉的真实价值。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可能有人会说用“教子有方”评价贾母,可是玩笑?就看贾赦和贾政的“成就”,哪一个是好的?再说贾宝玉不就是贾母“宠溺”坏了么?

这话看似无法反驳,贾母确实没有教养出建功立业的优秀子孙,但凡事也要看比较。

贾赦和贾政是贾母的亲生儿子,都不算大才,可也都没不可救药。

论安分,贾赦贾政要比贾敬更有责任心。他们在其位谋其政,没有像贾敬那样撂挑子不管事。

尽管兄弟二人综合能力不如祖父、父亲太多,却也并没有“虎父犬子”。

贾赦显然“养坏了”,毋庸讳言。

但贾母十五岁嫁入荣国府,五十四年后她还不到七十岁,贾赦已经五十多岁,说明贾母十六七岁就生了长子。

彼时荣国府,贾母是重孙子媳妇,上头好几层婆婆需要她孝敬,一大家子需要她管。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老祖宗们“疼爱”孙子,贾赦一出生,贾母基本插不进手,就像贾宝玉一样。

何况她还要管着偌大荣国府,当时贾府鼎盛,情况可比王熙凤管家时的难度更大。

贾母能放在贾赦身上的精力不多。等到发现问题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贾赦依旧没有长成薛蟠那样。

贾政无论在人品、行为、思想和学识方面,都远强于贾赦。他从小最喜欢读书,荣国公最爱。何尝不是贾母的“亡羊补牢”?

尽管贾政综合实力不强,比较贾赦又要强太多。可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贾政的能力,守成是没有问题。尤其是坚持荣国公指定的贾家弃武从文的治家方针,二房的教育和发展远强于其他几房。

俗话说“人力有时穷”,不是所有事都能人为改变,怕的是知错而不改。

就像贾宝玉,贾母确实宠溺,可耽误他成长的文采风流,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么?

贾母“耽误”的是贾宝玉“科举仕途文章”,“每因孙辱师责子”,可此事责在贾母么?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贾宝玉不喜欢科举仕途,不是追名逐利那块料,难道管教就有用?像王夫人那样找个会“劝”的妻妾陪着,他就励精图治奋发向上了?

贾母对贾宝玉早看透了,“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

既然父母打骂都不改,为什么还要赶鸭子上架?

贾宝玉不是科举仕途路上人,贾母才干脆不在那上面逼迫他。

贾宝玉不读科举文章,其他学问不但没落下,反而博学多才,涉猎极广。

只看他的诗词联对,文章风采,岂不俨然一个纳兰性德?

比较贾府其他子孙,就说一直跟着王夫人的贾环,可谓天地之差。

整部《红楼梦》中,只说文采风流的男儿,谁比贾宝玉更强?

难道这不是贾母因材施教之功?只说是贾宝玉自己努力,可是不客观。

而跟随贾母受教养的四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难在不求同,各个因材施教,鼓励兴趣发展。

还有从小被贾母亲自抚养长大的史湘云和林黛玉,才是艳冠群芳,若说是史家和林家之功也不全面。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史湘云襁褓中被贾母抱过来当女儿一般教养,最受贾母影响,与当初养育贾敏差不多。

史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是什么心胸和气度!

至于林黛玉,固然受林家文风影响,何尝不是受母亲贾敏影响最大?

那时候女儿的教养源自母亲。林黛玉学母亲贾敏,贾敏又是贾母教养,林黛玉后来又受贾母教养,岂不一脉相承?

香菱学诗,林黛玉十分鼓励并倾心教授,与贾母对四春众人因材施教并无区别。

大观园众人文风鼎盛,全是贾母教养熏陶的众人形成的“气候”,这不就是家族诗书传家的雏形么?

如果这种文风持续传承,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好,岂有儿孙不成才的?

反观薛宝钗,王夫人等,认定男儿就得读书科举,女儿就得相夫教子才是本分,只有一条路可走,势必是个死胡同。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如果那样,贾宝玉只能咬牙读科举之书,最终注定一事无成,文采枯竭。

至于四春姐妹,别说什么琴棋书画,可能就是另一个无趣“木头人”罢了。

如此家风传续,还谈何书香门第,诗书传家。

所以,林黛玉的价值比较薛宝钗,就从贾母身上体现出来。

贾母的思想传承,得自她的母亲:保龄侯尚书令夫人那是何等的风采?远强于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所受的教育传承。

贾母的优点绝不是十全十美,而是勇于亡羊补牢,知错能改。

就像面对贾宝玉的错误,王夫人是姑息,贾母却是马上改正。

比如,贾宝玉去到王夫人房中,当着母亲面调戏金钏儿。王夫人不教育儿子却把丫头撵走,使得金钏儿投井自尽。

金钏儿死后,王夫人只叫了贾宝玉过去训了几句,然后就像那个又聋又昏的老姆姆说的:“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真是降维打击!看懂贾母“掰谎”,才知贵族教育,王夫人根本不会

儿子犯错致人死命,她只给钱赏赐了事。别说比较贾母,连贾政愤而鞭打也远不如。

反观贾母面对贾宝玉犯错,用的方式既不是贾政那样极端,也不是王夫人那样姑息纵容。

比如元宵节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当众“喂酒”事件,显然是二人“情难自禁”作出不妥当的事。

贾母看到后也没有回避,马上就作出“改正”。

“掰谎记”直接给才子佳人故事扣上贼情,泼了宝黛二人炙热感情一盆冷水。

“我们家没有这等事”,更是告诉宝黛二人,姻缘必须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进行。不得私定终身。这次是警告,下不为例。

“掰谎记”还不算,随后更是调整座位将宝黛二人彻底分开,不允许他们再亲密“出错”,摆明了知错就改的态度,是何等大气。

贾母传承给林黛玉。

王夫人薛姨妈一奶同胞,相同传承给薛宝钗。

只看贾母与王夫人对待“错误”的态度,也能比较出钗黛之间的思想差别。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三分钟讲知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月下在此窗下读书,不枉虚此一生”,言外之意,是伏笔贾宝玉若能娶了书香门第的林黛玉,丈夫勤勉读书,妻子红袖添香,人生可无憾了。刘姥姥果然在潇湘馆看到一屋子的书籍,赞叹比上等书房
2024-09-20 19:22:00
薛宝钗样样都比林黛玉更合适,为什么作为媳妇人选,她差了太多?
薛宝钗和林黛玉,谁更适合嫁给贾宝玉做媳妇?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一个老话题。如果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薛宝钗有林黛玉无法比拟的优势。薛宝钗身体健康,尽管也说有先天热毒,却有冷香丸能治。林
2024-10-02 17:01:00
贾母和王夫人正面开撕,攻守全用贵族专用语言,听的人过瘾又紧张
...逐利而败的愚蠢。刚刚贾政十分喜悦,分明是因有人夸赞贾宝玉作诗好而喜笑颜开,却全不顾自家危机临头,正是为“名利”本末倒置了。智通出场,再次引出“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2024-10-08 15:16:00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贾母听说袭人投奔了王夫人,马上让她姨娘梦碎
...她不同意宝黛姻缘。贾母则坚定认为晴雯是好的,最适合贾宝玉,坚定维护宝黛姻缘。王夫人见招拆招,直言晴雯被撵是“命里没造化”,又借有才能的人都“调歪”,暗示林黛玉身体不好,还勾引
2024-10-08 15:17:00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贾宝玉的姻缘,表面看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之争。实际是贾母与王夫人之争。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适合贾家未来发展,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已经表现清楚。香菱在薛宝钗手里,只允许她做薛蟠的妾。但经
2024-10-03 17:38:00
《红楼梦》:为什么说薛宝钗被“群攻”事件,是非常可耻的?
...,能与林黛玉同享一首判词,一首[终身误]曲子,作为贾宝玉在林黛玉之后续弦妻子,就像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来悼念亡妻王弗的苏轼一样,很难对合格的续弦王润之不满。薛宝
2024-09-19 19:47:00
薛宝钗根本不配嫁给贾宝玉?她宣传的治家之道,可比林黛玉差远了
...承,就在于《红楼梦》钗黛之争的主旨,并不是谁适合做贾宝玉的媳妇,而是谁是那个将末日崩溃的贾府,能够炼石补天的“女娲”。毫无疑问林黛玉可以,薛宝钗不行。这从二人对“教育”的不同
2024-09-24 20:10:00
都说薛宝钗不如林黛玉,究竟差在哪里?只比两条,她就差远了
...,隐喻出身高贵。野鸭子配不上孔雀,就像薛宝钗配不上贾宝玉,薛家配不上贾家门楣。强行在一起只会惹人嘲笑,而林黛玉的出身才更为合适。这是外在比较,先天鸿沟,在当时注重门第的社会里
2024-10-08 16:47:00
袭人拿大,王夫人狡辩被贾母批评,林黛玉抓住机会反击惊讶所有人
...袭人也深知自己地位抬升,更加谨言慎行。不但再也不陪贾宝玉狎戏胡闹,更连夜间陪侍的工作也安排给晴雯。袭人的谨慎周全不可谓不妥帖明礼。但她一朝得偿所愿,难免完全无动于衷。十几岁的
2024-09-14 17: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