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3 17:38:00 来源:戏说三国

贾宝玉的姻缘,表面看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之争。实际是贾母与王夫人之争。

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适合贾家未来发展,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已经表现清楚。

香菱在薛宝钗手里,只允许她做薛蟠的妾。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但经林黛玉一番调教,就化腐朽为神奇,成了女诗人。

香菱如此,换成贾家未来的子孙呢?谁说封侯拜相才是出息、光宗耀祖?难道李白、杜甫、李商隐这种人,就不名垂青史了。

何况,林黛玉不拘一格降人才,远比薛宝钗坚持的男女本分,更能培养出人才。

薛宝钗的教育理念,只有一条路走到黑。

林黛玉的教育理念,则是路有千万条,只看谁去走。

如果从贾家未来的发展来看,毫无疑问林黛玉更适合贾家未来。贾母才是高瞻远瞩。

但是,王夫人选择薛宝钗就错了么?也不错!

王夫人不管贾家未来怎么样。她只关心自己的儿子贾宝玉。

选择林黛玉,贾宝玉的个人风险很大。

选择薛宝钗,能够让贾宝玉的未来更从容。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有两个好处是实打实的。

一,娶了薛宝钗,贾家、薛家和王家结成铁三角,以贾家的势、王家的权和薛家的财,可保贾宝玉未来无虞。哪怕贾家如今末世内囊空了。

二,娶了薛宝钗后,王家为了巩固“铁三角”,就会平衡贾琏与贾宝玉。

毕竟贾琏是王家女婿,贾宝玉只是王家外甥。王夫人清楚王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

想要贾宝玉不被抛弃和损害,就要娶了薛宝钗,实现王家利益最大化。

否则王家一旦全力扶持女婿贾琏,当初贾政获得的一切,极可能被全吐出去,还给贾琏嫡长房。

以上才是贾母和王夫人之争的真实矛盾。

贾母看得是贾家未来。王夫人看得是贾宝玉的未来。

贾母开阔,一如林黛玉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王夫人狭隘,一如薛宝钗的一条道走到黑。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这背后体现的实际是母女传承的家风,以及选择儿媳妇的重要性。

钗黛的区别,折射的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家风传承。

薛宝钗的教养,源自薛姨妈。与王夫人一脉相承。她们的眼光和心胸都一样,在于同源于王家。

林黛玉的教养,源自贾敏传承自贾母的教养,是史家的家风思想。

贾母父亲史公是尚书令一朝宰辅,当朝丞相百官之首。

史家的家风讲究胸怀气度和眼光视野。贾母被那样的宰相门庭熏陶,哪里是王夫人这种武官出身能比的。

别说王家,就算林黛玉的林家,也比不得史家曾经的高度。

林黛玉从小受到母亲身教,气度风采必然更像贾母。

王熙凤一见林黛玉就说她“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并不是空话,而是确实有之。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所以,贾母在子孙教育方面,要远比王夫人更强。

可能有人会说,贾母那么厉害,如何贾宝玉却一无是处?

但事实上,贾宝玉真的一无是处么?

贾母培养的“贾家四春”,林黛玉、史湘云全都惊才绝艳。贾宝玉怎么可能不好!

贾宝玉不好,在于他不爱读书科举,不是治家强国的材料。但不表示他不优秀。贾母早都看透了这点才不管他。既然孙子不是考科举的料,不如让他学点自己爱学的。

所以贾宝玉虽然在科举仕途,经济文章方面一无是处。但他在人品风流,心胸气度方面与贾家这个迥然不同,在诗词歌赋上更是极有天赋。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再到八十回前,贾宝玉的诗文才能让贾政都颇为得意。

虽说他的诗文不如黛玉、湘云和宝钗出色。但只能说女儿更好。要论诗词歌赋,文章博学,贾宝玉的综合素质要强于其他人。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就像那《芙蓉女儿诔》,不博学的人如何能作出来?

真要给贾宝玉足够的成长时间,说他是李白、苏轼太难。成长为另一个纳兰性德,光宗耀祖是可能的。

而这些文人先贤,仕途经济方面不行又如何?还不是各个文采风流,名垂青史。

林黛玉的教育理念就是如此。香菱喜欢学诗,违背妾的本分又如何?想做就鼓励,不行再说呗。

她的思想就与贾母一脉相承。

试问贾母手里头走出来的孙子辈,哪一个不出色?就算贾迎春,那也是大观园围棋第一高手。

反观王夫人,只负责教养一个贾环,成个什么德行?

有人说贾环是赵姨娘教育的!但事实贾环应该由王夫人教养,天天就长在王夫人眼皮底下。身为嫡母对庶子不作为更可耻。

贾母选择林黛玉的高明,培养贾宝玉的心思,王夫人薛宝钗根本不懂

还说贾宝玉的教育。

王夫人总想插手贾宝玉的人生,不但自己劝贾宝玉要老实读书科举,还要培养薛宝钗和袭人,继续去劝贾宝玉走正途。

贾母早看清楚这条路行不通,提醒她贾宝玉“不是个听妻妾劝的”。

但王夫人并不听!一方面是她不了解儿子,另一方面是她的思想格局不如贾母。

最终结局是贾宝玉被剥夺一切希望,出家而去,也让王夫人彻底失去了她最宝贵的儿子。

从钗黛二人的不同,再看贾母和王夫人,就会发现家风教养的一脉相承和影响之大。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薛宝钗成“小偷”,才后悔犯下大错,醒悟林黛玉目无下尘的高明
...及就会伤及她做姑娘的体面。这个靛儿,推测十有八九是贾宝玉房中人,被有心人推出来替贾宝玉解围的。但她说话没大没小,指薛宝钗藏了她的扇子,便有点说宝钗是“贼”的意思。说者无心,听
2024-09-14 17:33:00
薛宝钗很阴险?将绿玉改成绿蜡,熄灭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最后希望
贾元春省亲当晚,让贾宝玉给她喜欢的大观园四处庭院,分别作四首诗。结果在怡红院时出了问题。被薛宝钗发现“绿玉春犹卷”不妥,提议贾宝玉修改为“绿蜡春犹卷”。薛宝钗之劝,体现了非常高妙
2024-10-03 17:21:00
在金玉良缘这件事情上,薛宝钗的态度是矛盾的
...薛宝钗作为一个有主见的,相对独立的女性;应该看不上贾宝玉这个纨绔子弟,应该是不愿意实施金玉良缘的。但是同时,薛宝钗又是一个听话的乖女儿,为了薛家的未来,她只能听王夫人等人的安
2024-12-04 10:07:00
薛宝钗为何会讽刺贵妃,挖苦贾母
...,并且还替对方考虑的十分周全;即便是丫头袭人,因为贾宝玉的针线活忙不开,薛宝钗也赶忙替袭人揽了一部分针线活过来;即便是贾宝玉当众给她没脸,她也是不过是“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
2023-07-08 21:24:00
贾母选择林黛玉作为贾宝玉正室夫人的三个原因,不接受反驳
...在自己身边。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出于对宝玉未来的考虑。贾宝玉作为荣国府未来的主人,选择正方夫人自然不能敷衍了事,要综合考虑家世和财力。先说家世,林家是世禄之家,也是书香之族,父亲
2024-12-07 10:11:00
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原型,是互相敌对的亲家,各自害死了儿子和女儿
...薛家攀权附贵,赔了夫人又折兵,以及宝黛姻缘的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虽然没有真正成亲,但从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的伏笔来看。藕官说菂官死后,她和蕊官在一起如男子续弦,就影射日
2024-10-05 18:01:00
红楼梦中,薛宝钗怀孕后,才明白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有多可笑
...疑自己,整天发愁,心里十分煎熬。后来听说自己能嫁给贾宝玉,她立刻特别激动。其实林黛玉一直暗恋着贾宝玉,贾母也都看在眼里,但她就是觉得林黛玉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行,不太瞧得上她。在
2024-12-11 09:42:00
红楼梦:袭人,你贬低黛玉的样子,真难看
...宝钗一样,想要一个上进努力的夫君,她们把希望放在了贾宝玉身上。宝钗劝宝玉读书上进,袭人不好劝得太狠,只能说,你真爱念书也罢,假爱也罢,在老爷或别人跟前,只作出个爱念书的样儿来
2024-08-06 10:26:00
姜果然是老的辣!贾母给薛姨妈讲解的软烟罗,一语双关,话里有话
...霞影纱”,正配潇湘馆的一派绿色。可谓红香绿玉。后文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林黛玉便建议将“红绡帐里”改作“茜纱窗下”。“帐里”代表软玉温香的香艳。“窗下”代表红袖添香
2024-09-19 20: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