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走出大山是旷野,看贵州蔬菜勇闯粤港澳的“鲜达”之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09 11:3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走出大山是旷野,看贵州蔬菜勇闯粤港澳的“鲜达”之路

前不久,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十三批)拟合格名单进行公示,其中贵州省共61个生产基地入围,其中遵义1个、毕节30个、铜仁9个、黔西南5个、黔东南7个、黔南9个。

这是“黔菜”出山向前迈进的又一段旅程。

而在此之前,贵州蔬菜用数年时间,实现了从“提篮小卖”到“百万吨出山”的转变,产业种植也朝着更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产量2663.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1%。从三季度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来看,今年以来主要监测蔬菜月度价格环比涨多跌少。

种得好,所以走得远。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为种植优质蔬菜提供了天然保障,2023年贵州蔬菜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成为我国南方夏秋季蔬菜主要供应大省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是贵州蔬菜省外销售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当贵州出产的“干净菜”、“优质菜”走出大山,找准目标市场,便走出了一条产销两旺,稳定、可持续、能带动的“鲜达”之路。

找准单品,闯市场先懂市场

前不久,龙里县湾滩河镇的豌豆尖进入采收季节,小小豌豆尖划分为4个等级采摘分类,打包后送进冷库保鲜,再由冷链车送往机场,豌豆尖转乘飞机飞往香港,几个小时内就能端上粤港澳的餐桌,等级最高的“豆贝”在行情最好时能卖到将近180元一斤。

走出大山是旷野,看贵州蔬菜勇闯粤港澳的“鲜达”之路

早在2016年,“龙里豌豆尖”就成功申报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2017年,湾滩河镇获得“中国豌豆尖之乡”的称号,高标准种、高标准收,精心培育下,龙里豌豆尖也打出了响亮的名号,成为粤港澳、北上广地区的“抢手货”。

近年来,龙里县通过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政府引导等方式,重点培育了6家豌豆尖种植企业,4家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带头发展豌豆尖产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上海等市场建立订单销售,推动龙里豌豆尖“入沪进湾”。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植什么。

发挥好贵州蔬菜“干净·优质”的核心价值,围绕市场需求,各地纷纷打响“黔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出贵州菜心、湄潭香葱、惠水佛手瓜、镇宁小黄姜、龙里豌豆尖、仁怀豌豆尖等地方特色产品品牌,紧盯粤港澳大湾区、上海等市场需求,以“需”定“产”。从找市场,闯市场,到懂市场,为贵州蔬菜产业构建起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精心布局,打通出山越海通道

“十四五”时期,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贵州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我省蔬菜产业的产业定位,即: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高山高原产地为基本特征,以绿色为底色,以市场为导向,建成全国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调补省内和周边省区的冬春蔬菜基地,适度规模的城镇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全国“干净·优质”蔬菜为标志的产业强省。

抓住此机遇,一场为丰富粤港澳“菜篮子”的蔬菜产业布局,正一个个展开……

时下,黔东南州麻江县万亩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的秋冬蔬菜陆续迎来丰收。村民们忙着采摘、打包,发往粤港澳市场,日均发货量4万斤;

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镇坡告村,贵州蔬菜集团的1200亩菜心基地展开大规模采收,采取边种边管、边采收的模式,当地的菜心将在近期源源不断地销往粤港澳,产量最高时单日可达30吨;

而在黔南州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在地的白花菜、白菜也在为销往东部市场作准备,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这里种植了茄子、节瓜、苦瓜、南瓜、豇豆、西红柿、西葫芦、白菜、花菜、西兰花、香细菜、豌豆、菜苔等10余种精品蔬菜,保障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新鲜蔬菜送往大湾区。

今年以来,为持续推进蔬菜品牌化建设,我省围绕菜心、韭黄、香葱等特色产品,持续开展“黔菜广进”“黔菜入沪”品牌产销推介活动。全省在推进夏秋蔬菜提质增效的同时,正在推进冬春果菜增量提质,下一步,我省将聚焦大宗优势产品和区域特色优势产品,创建150个示范性健康菜园,重点在黔西南、安顺、黔南等地布局冬春果菜基地建设,同时加强主体培育引进,依托贵州省农发集团的优势,打造保供有力、产销稳定的保供外销联合体。

走出大山是旷野,看贵州蔬菜勇闯粤港澳的“鲜达”之路

东西协作,构建稳定产销机制

11月28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在贵州品牌农产品推介暨产销对接会上,多家省内相关农业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采购商进行了现场签约,合同金额超3.46亿元。为推动贵州黄牛和黔菜入粤进湾,展会期间,贵州省农发集团还带去了菜心、豆苗、螺丝椒、鲜牛肉等明星产品供采购商品尝选购。

近年来,抓住东西部协作的机遇,广东省充分利用“买全国、卖世界”的市场潜力和优势,粤黔两地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建立稳定供销关系,加快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供给,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黔货出山入湾。

走出大山是旷野,看贵州蔬菜勇闯粤港澳的“鲜达”之路

2019年,在一次推介会上,广州江楠农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灿江慷慨激昂地动员:“在座各位要勇于经销贵州果菜产品,大胆去贵州投资。”一石激起千层浪,江南市场作为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销量最大的果蔬集散地之一,多家档口纷纷向贵州抛出橄榄枝,就此贵州农产品便源源不断销往广州,形成稳固的供应链延续至今。

而这仅是贵州蔬菜勇闯粤港澳的冰山一角,数以千计的贵州农产品分销中心、批发市场档口、超市专销、社区网点正在粤港澳地区崛起。截至11月底,全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的基地共459个,63个特色农产品拿到“圳品”认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高发强

三审 刘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蔬菜”出大山 贵州菜心“圈粉”粤港澳大湾区
...到菜心采收时节,在兴义市、册亨县、安龙县、贞丰县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每天一大早,当地务工群众就到蔬菜基地采收菜心,中午时分,这些刚采摘好的新鲜菜心就被运往粤港澳大湾
2024-03-31 11:42:00
到西部去,寻找人生旷野
...举高中”。图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刚1十年光阴,大山里的猕猴桃枝干粗壮了不少,也让一个青年的理想扎得更深。那是2015年夏天,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听着广播里传来的号召,
2025-06-12 23:22:00
...熬要整整一天一夜。而如今,贵广高铁架起西南地区直通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铁路通道,贵州贵阳到广东广州由原来20小时缩短至4小时。银龙飞速入黔贵,满座宾朋汇四方。古来贵州为边陲之地
2023-12-25 15:12:00
图/文 王星 韩志林间天麻产业带动一方,坝区香葱远销粤港澳大湾区,赫章核桃声名远播……初冬时节,位于乌蒙高原的赫章县,各类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随处可见产业丰收、农民忙碌的勃勃景象。
2023-12-05 06:03:00
2025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吴好学:让更多“贵”字号品牌走出大山
...耗;也要有“开放共赢”的联结视野,积极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深化与各类渠道平台、科研机构、品牌策划机构的合作,让贵州品牌走出大山。“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将当好‘
2025-10-20 22:20:00
【多彩新论】协作之路越走越宽
...越山出海敲开了东部市场的大门,产销对接更紧密,35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47个“圳品”认证,为贵州农特产千里南下铺开新路。2023年,广东帮助采购和销售贵州农特产品211.
2024-07-01 00:05:00
...,丰富大湾区市民的餐桌。”基地负责人周礼贵说,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这里的蔬菜24小时后就能出现在广州、香港的各大市场。蔬菜出高山,借“船”出海忙。2023年,香葱
2024-06-05 06:02:00
湖南江永:香型农业托起瑶民的致富梦
...牌化发展之路,特色果蔬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江永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基地28个,30万亩优质果蔬直供粤港澳,出口量稳居全省前列。建成1000亩以上供粤港澳大湾区
2023-08-24 15:54:00
...也正式迈入“高铁时代”。“蛮夷之地”从江也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入黔“第一站、第一县、第一城”。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相拥。距离从江县城7.5公里的岜沙,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
2024-06-04 16:5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7日在京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北京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北京数据市场进一步繁荣
2025-11-10 11: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许婉容 何搏飏)金秋鹭岛,正是四季度施工黄金期,中心城区思明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以下简称污水“两高”)建设
2025-11-10 08:13:00
国际游艇展推出两大海洋主题活动 沉浸式探索海洋奥秘
市民游客体验帆船项目。(主办方 供图)孩子们通过VR设备“邂逅”珍稀海洋生物。 孩子们用沙子、石子和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2025-11-10 08: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蓝碧霞)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到挂钩联系的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调研农村基层党建
2025-11-10 08:13:00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办
志愿者们在庄严宣誓。金鸡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刘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风采
2025-11-10 08:14:00
聚天下英才筑理想之城 厦门赴哈尔滨、北京等地高校揽才
2025“留厦青春创未来”全国高校厦门专场引才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陈媛 图/受访单位 提供)选择厦门
2025-11-10 08:14:00
我省建立覆盖全域的癌症防治网络河北日报讯(赵泽众、彭渤)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近日承办的第八届肿瘤防控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上获悉
2025-11-10 08:24:00
在现场|走,到环城绿道上骑行赏景
11月4日12时许,石家庄环城绿道上,骑行爱好者正在骑行。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摄11月4日12时许,微风拂过,阳光正好
2025-11-10 08:26:00
引导城乡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河北节地生态安葬有新规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
2025-11-10 08:27:00
记者走基层|打卡“幸福空间”,让心理更健康
10月9日,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龚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空间”的VR单车运动空间,社区居民正戴着VR眼镜锻炼。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郝金钰摄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模样
2025-11-10 08:28:00
记者走基层|高洽会引力足,351位博士达成意向
11月8日,2025年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图为高洽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11月8日上午10时
2025-11-10 08:29:0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4月初,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
2025-11-10 08:30:00
民生观察|“河北福嫂”成长记
11月6日,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家政培训。 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近年来,在京津两地的居民家中
2025-11-10 08:31:00
11月6日清晨,京港澳高速邯郸永年段笼罩在浓雾之中。一辆辆货车在雾中缓慢前行,车灯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晕开一片朦胧。在永年收费站
2025-11-10 08:32:00
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31日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25-11-10 08: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