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缙云丨向北:八点一刻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27 06:41: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向北:八点一刻

八点一刻

文/向北

阿旺是云雾坪林场护林员陈现宇的孙子,从小淘气不受父母的管教,可他特别听爷爷的话。父母时常因工作无法随时在家陪伴阿旺,只好暂时将他交给陈现宇照看。陈现宇早年丧妻,独自一人生活了20余年,难得的爷孙生活,也是给自己平淡的人生增添了一点欢乐。

陈现宇一辈子的工作就是看护云雾坪林场,每日需巡逻林场早晚两次,保证外来入林人员的行为规范,防止山林火灾发生以及林场其他灾害隐患排除。

阿旺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本该上学前班的他却极其排斥去学校,每次上学便会闹肚子疼。起初他的父母以为是孩子肠胃不适导致,每次闹肚子便把阿旺送去医院,可是有一次陈现宇得知孙子的举动后一语点破:“不要送他去上学了,这孩子还没玩够。”

就这样,阿旺如愿来到陈现宇的身边生活,第一次跟爷爷去巡山的时候,他刚走了几百米山路便气喘吁吁,发嗲让爷爷背他。可陈现宇不是个“心慈”的人,阿旺越是吵闹,他越不理会他,自己自顾自地往前走去。阿旺见状爷爷并不吃他的套路,就只好在陈现宇身后轻声嘀咕,故作委屈让他“同情”。实际上,这个“软硬不吃”的老头长年受心脏病困扰,医生建议他放弃护林工作,他的心脏不适合这样大负荷的运动。但老头执拗不听,认为这是自己的其他身体原因导致,不是医生所说的心脏问题,就这样固执地生活了10余年。

阿旺和爷爷起初几天的巡山是艰难的,可后面慢慢适应了爷爷的步调,自然地也就不再矫情了。爷爷早上的巡山,从养护段起点到终点的会精准地控制到两小时内完成,爷孙俩早上洗漱完毕七点准时从起点出发。而每次在巡山过程中,陈现宇都会在凤羽岩垭口抽上一支烟。阿旺从第一次就注意到了爷爷的这个举动,起初他还不知道爷爷是因为心脏不适的缘故才会这样,以为是爷爷的工作一部分,就没多问。

“八点一刻,时间到了。”

阿旺见爷爷抽完烟,准备起身继续巡山,精准在一侧报时。

这天,适逢雨季云雾坪林场部分地方存在山体滑坡的隐患,上级指示要求各护林员排查隐患并及时上报情况。林场下着瓢泼大雨,陈现宇让阿旺在护林员宿舍待着,自己独自一人前往。起初阿旺不太愿意,后面在爷爷的呵斥下不得不屈服。可阿旺心里隐约感觉不详,但说不出所以然,只好默念,保佑爷爷平安。临走前,阿旺叮嘱陈现宇:“爷爷,快去快回,阿旺在家等你。”爷爷没有回头摆了摆手,穿着雨衣,手持电筒扬长而去。

快到往日巡山归家的时间,阿旺焦急地看着手表,久久没能等到爷爷。外面的大雨倾泻,狂风肆虐,屋外的竹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阿旺心里愈加不安。

“十点十分了,爷爷怎么还不回来?”

这时阿旺的爸妈焦急地从门外走来了,妈妈一把将阿旺抱入怀中。阿旺不解地挣脱开妈妈的怀抱,问到:“妈妈、妈妈,爷爷去哪里了?”

妈妈心底难以抑制的难过使她不停地战栗,可她强忍着痛苦,轻轻地在阿旺的耳边说道:“爷爷死了,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阿旺听后,异常的冷静,没有哭闹,只是渐渐地从妈妈的怀抱中瘫软。

三日后,阿旺一家在云雾坪殡葬中心举办了陈现宇的葬礼。一家人及亲朋身着黑色丧服,头披麻布。陈现宇的灵堂前挂着醒目的横幅:沉重悼念陈现宇老人逝世。

那时的阿旺并不能完全理解爸爸妈妈和亲朋难过背后的意义,只是在他小小的世界里看到,爷爷睡了,睡在了一个木头盒子里。

按照陈现宇生前给阿旺父亲嘱咐的遗愿:“我死后,一定要将我葬在云雾坪林场里。”

那天,阿旺父亲手持爷爷的灵牌,阿旺捧着爷爷的遗像,沉重地走向爷爷的墓地,漫天飞舞着白色的冥币,低沉的悼词紧随其后,沉睡的爷爷被几位抬棺人稳稳抬着。

下葬时分,阿旺见此处就是往日和爷爷巡山必经之路,抬头看见不远处就是凤羽岩垭口。

阿旺心里突然有些难过,悄悄在哀嚎角落看了看手表,心里默默道:“爷爷,八点一刻了。”

作者简介:向北,本名彭松,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璧山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璧山文艺》、上游新闻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缙云丨向北:八点一刻

编辑:朱阳夏责编:冯飞,陈泰湧 审核:陈泰湧,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向北:异步(短篇小说)
异步(短篇小说)文/向北1“自然是不容人类调教的,它是无相的,超越一切法。”这是芒崎日记本扉页上记录的一段话,落笔处拖曳着浅浅的圆珠笔划痕,仿佛仍有言说之意。妻子沈洛在芒崎墓碑前
2024-04-12 06:57:00
缙云丨向北:这次换你了
这次换你了文/向北穿过严密的楼房间隙,临街泼洒的脏水静静地躺在高低起伏的路面里,形成了一个个低洼,脚下每一步都可能是一次跋涉。长年未被阳光临幸而令人压抑的阴冷,迫使人们只会匆匆离
2024-07-08 06:57:00
缙云丨彭洪江:不老的扁担
不老的扁担文/彭洪江其实,父亲就是那根斜倚岁月的扁担。除了形似外,他们的命理也如此相通。如果身在农村,里屋、墙角放着一根或者几根扁担,不足为奇。因为,它是挑水、挑谷、挑红薯等必备
2023-08-24 06:35:00
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夕阳映像”助老志愿服务
...,而在大洋镇,还有很多像王奶奶一样的长寿老人。浙江缙云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国网新源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所在的村庄,也有不少长寿老人,为了更好地展现新乡村老年人的精神风貌,让他们
2023-03-05 16:16:00
缙云丨蒋萍:往事悠悠灶炉情
往事悠悠灶炉情文/蒋萍每当天气渐冷的时候,我总能想起小时候的灶炉。无论是那一砖一瓦,还是那一柴一火,都绵延着幸福的人间烟火。灶炉需要烧柴,所以爷爷奶奶经常背着竹篓,拿上竹筢,上山
2024-12-17 07:24:00
缙云丨吴明国:父亲,您在我心中不曾远行
父亲,您在我心中不曾远行文/吴明国父亲如果健在的话,今年已是94岁的高龄老人了。但他离开我们已经有32年了。1万多个日夜里,父亲无数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笑容神情、动作背影,依然是
2023-09-23 06:44:00
让老龄患者老有所“医”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浙江缙云县中医医院老年病防治中心整合多学科为高龄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康复服务,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让老龄患者老有所“医”本报记者 章关春 楼彦 通讯员
2024-02-19 10:23:00
缙云丨刘红梅:妹妹,天又冷了
妹妹,天又冷了文/刘红梅我先想起妹妹。几个小时后,很不经意地,注意到手机屏上的日历,冬月初三,妹妹的生日。之前想到她是因为天冷了,外面下着的雨像是刚刚解冻。我就想高山上说不定下雪
2024-12-16 06:36:00
缙云丨周子杰:那年巫山叶红时
那年巫山叶红时文/周子杰秋雨淋淋,虽未严寒,却夏秋已过,渐入寒冬。看看四野,巫峡叶红,山岭沟壑间叶落草枯,山河渐瘦,白云悠长。11月中旬,巫山一年一度的红叶节即将开始,全县有些热
2023-11-16 09:2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
从\
"前段时间,去了好久没去的美容院。对方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变好看了,我回答说可能是因为爱情吧。"7月19日,在米连科技旗下伊对平台相识相恋的余姚和世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25-11-21 11:48:00
从伊对相识到现实相守,米连科技让异地爱情修成正果
“从吉林长春到山东滨州,整整1300公里。”当47岁的南星决定踏上这段跨越半个中国的旅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在这个连年轻人都对异地恋望而却步的时代
2025-11-21 14:20:00
徐州贾汪:家风传承四十载 暖了小家感动乡邻
在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后寺庄村,1963年出生的蔡可兰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百善孝为先”的动人篇章。作为妻子、母亲、儿媳与嫂子
2025-11-21 15:36:00
东湖评论:对抗焦虑的底气,藏在平凡瞬间里
如今“卷”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上学时要卷成绩,上班后要卷业绩。当“卷”成为生活默认的节奏,人们无形中将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
2025-11-21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