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顽固性打呵欠验案一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2 09: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经开区骊山茗居卫生室

打呵欠是日常常见现象,人犯困了或者休息不好时会不由自主地打呵欠。西医认为打呵欠多数是因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身体生理性疲劳或睡眠不足,刺激大脑呼吸中枢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通过打呵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但如果是顽固性打哈欠,即一次连续打哈欠半个小时以上,则为病理现象。笔者曾用中医药治愈一例顽固性打哈欠,收效甚显。

周某,女,54岁,七八年前一次坐车后出现打呵欠现象,之后因劳累或者睡眠不足就会打呵欠,但能自行停止。近一个多月加重,不管是否劳累,最多间隔一天发作,劳累时每日发作数次且持续半小时以上,喝开水则减轻。在医院做脑部磁共振检查,未有阳性发现。患者有高血压、高血糖病史,服西药控制中。患者形体偏胖,疲倦面容,睡眠可、二便可。脉细滑,舌淡,苔薄腻,舌底静脉迂曲。就诊时连续打哈欠且无法控制,因打哈欠导致神情痛苦,眼角流泪,最后只能趴在桌上。

诊断:中焦阳虚、痰瘀、清阳不升。

处方:党参15g,焦白术15g,茯苓15g,甘草9g,桃仁9g,红花3g,当归12g,丹参15g,川芎15g,葛根20g,石菖蒲9g,制远志9g,陈皮9g,胆南星6g,桔梗6g。10剂,日1剂,水煎服。

半个月后复诊:自述服药后不再打呵欠,劳累时也未出现打呵欠症状,服完药后主动要求巩固。由于患者舌底静脉迂曲减轻,脉滑好转,效不更方,嘱原方再服10剂。

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按 患者打哈欠,考虑病因还是在脑部,头为诸阳之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出上窍”,当清阳不升时,大脑就缺乏营养(富含氧气的血液),于是刺激人体引起打呵欠。结合患者的舌象、脉象,考虑是脾虚导致,脾主升清,加之脉滑、舌底静脉迂曲,说明痰瘀互结。尤其是中医认为“怪病从痰治”,本患者的症状可谓“怪病”,“痰”的致病因素不容忽视。本方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石菖蒲、制远志、陈皮、胆南星化痰醒脑开窍,桃仁、红花、当归、丹参、养血活血化瘀,川芎、葛根升阳,桔梗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升阳、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功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巧治中风先兆(6)
...不畅,形成血瘀;嗜食肥甘,伤于脾胃,聚湿生痰,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与瘀结,阻滞经络;上述诸因均可导致眩晕。治宜平肝潜阳,豁痰化瘀,通经活络。方中陈皮、半夏、胆南星化痰;
2023-07-10 05:14:00
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伴室上性早搏
...血栓脱落可导致脑血栓等并发症。目前,中医药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以减毒增效,改善房颤患者的症状及预后为目标。如患者平素工作劳累压力大,心烦焦虑,久而耗损阳气,暗伤阴血。气虚则无力
2024-11-21 15:53:00
补中益气汤加天麻治脑供血不足
...举陷,枳壳等行痰消积,佐之参芪白术当归之类,又能升清阳正气。枳壳消痞、益气。天麻气性和缓,虽历来用治血虚眩晕,热痰风惊,于此虚风内作之眩晕,亦系必然重用之良药。一般眩晕之症,
2023-09-25 09:54:00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 这些知识要知道
...下肢静脉血栓。补阳还五汤可补气行血,促进血液运行。顽固性跟痛症。补阳还五汤可气旺行血,属治本之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用补阳还五汤加葛根、远志、石菖蒲、蔓荆子、水蛭等,可益
2024-02-03 04:39:00
调和法治脾胃病
...为臣,配以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明代医家杜文燮《药鉴》曰:“升麻能令清气从右而上达,柴胡能令清气从左而上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
2024-04-29 10:01:00
自拟百合鸣宁方治神经性耳鸣验案
...术、炙甘草、茯苓合用以补中、益气、渗湿,培土建中。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晕,以葛根升清,法半夏降浊、交通阴阳,磁石性降而聪耳息鸣,三药合用,调复气机升降。浊阴逆盛于上,清窍壅
2023-09-20 06:47:00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特聘专家吴晓丹:益气补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
...性食管炎;产后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 顽固性失眠、亚健康、抗衰老治疗等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声明: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
2024-12-04 11:58:00
...属于中医“眩晕”“痹病”“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清阳不升则痰湿、瘀血内生,内风上冒则眩晕起,瘀血挟痰上扰清窍之头重目眩。正如《金匮要略》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对于
2023-03-07 20:29:00
散偏汤治顽固性偏头痛验案一则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严兴茂 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患者田某,女,55岁,2018年9月3日初诊。主诉:右侧偏头痛1年。患者右侧头痛1年,痛时脑涨欲裂,遇风加重,曾求治于多家三甲
2023-09-13 07:0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