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医院供图
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中医上称为“中风病”。其病因多样、危险因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导致不良后果。青年缺血性卒中是指在18—50岁之间发生的卒中,患病率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10%—15%。
出现头晕、肢体活动不利索,竟是“中风”了
42岁的朱先生,晚上玩手机时突然觉得头晕,当时也没在意,没想到第二天起床后,左手活动开始不利索,拿手机时直接掉落,行走时左下肢也变得沉重。朱先生本以为休息后能有所好转,但随后症状逐渐加重,于是赶紧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完善颅脑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急性梗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刘红权将其收住入院。入院后进一步了解发现,朱先生长期吸烟、饮酒,且有家族遗传性高血压病史,但因为害怕形成药物依赖,并没有规律服用降压药,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血压都在180/110mmHg以上。朱先生来院就诊时已经错过了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的黄金时间,增加了致残风险。刘主任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特色院内制剂中风淤热颗粒口服1周后,朱先生行走基本正常,左手活动也明显好转。
青年缺血性卒中危害大
缺血性卒中(中风)在发病早期常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见肢体活动不利、视物模糊、言语不清等。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因素多样,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常见的病因有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此外,心房颤动、炎性血管病变、动脉夹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为青年卒中的罪魁祸首。故在卒中发生后应进行系统的病因筛查,除了血糖、血脂等指标外,还需进行头颈部血管成像、心脏彩超、心电图、免疫指标等相关检查,及时明确发病原因,以降低再发风险。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往往会给个人及家庭都带去沉重负担,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刘红权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的院内制剂“中风淤热颗粒”,主要用于中风急性期淤热证,由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物组成,能够起到凉血化淤的疗效。
预防青年卒中,以下几点建议要牢记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性高血压、糖尿病史等的人群,如发现异常及时干预;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烟酒摄入,健康饮食,勿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当身体出现卒中样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评估病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通讯员 殷舒月 江淑婷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