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记者手记:行进唐古拉,感悟“风和雪”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7 16:30: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2月7日电(记者洛登、普布次仁)二月初,记者深入唐古拉山腹地,深度体验了这里狂啸的风、凌厉的雪、严峻的高。看到老场景,又有新感悟。

气象记录显示,唐古拉地区平均每年有140多天为大风天气,平均气温在零下2.8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6.6摄氏度。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积雪期和土壤冻结期,也是干旱的刮风期。

记者手记:行进唐古拉,感悟“风和雪”

在唐古拉山腹地行驶的采访车队(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次仁 摄

夜宿唐古拉,大风昼夜不歇。一到白天,放眼全是流沙般的风吹雪。在这里,没有树枝摇曳,只有风声呼啸。放牧点上的炊烟刚出烟囱,便被狂风卷走消散。电线杆附近,几只乌鸦扑腾双翅,数次尝试落脚,都难以成功,只好顺风飞走。

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风是“有形”的。雪借风势、风赋雪魂,大风将白雪横吹过来,猛地扫过全身。此刻的风是钻进衣领的飞雪,是刮疼脸庞的刀片,还是流淌在公路上的轻纱。

探访长江之源,前进路上风雪交加,能见度仅有10米左右,分不清天地。车窗外,延伸向前的电线杆,成了唯一能捕捉到人类活动的痕迹。因为没有手机信号,它们成为让人心安的导航。

记者手记:行进唐古拉,感悟“风和雪”

引向唐古拉山腹地的电线杆(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洛登 摄

同行的巡护车车斗里,铁锹、镐头、扳手、拖车绳是必备品。“因为陷车是这里的常事,这些东西能救命。”巡护员仁青加措说。

走戈壁、趟冰河、冲雪坡,基本就是我们的“路”。一望无垠的雪原中,凶险会随时袭来。

途中,需要穿过冰面覆盖的沱沱河,这是前往对岸雪坡的必经之路。采访车行至冰河中央,一阵冰裂声中,车辆四轮陷落,全车人被困。由于不知道河水深浅,又担心车辆下沉,大家只能轻手轻脚查看情况。半个多小时后,在同行车辆的拖拽救援下,采访车得以脱困。“如果轴承被硬冰顶坏,那咱们就只能困在这儿了。”驾驶员罗布次仁心有余悸地说。

脱困后,前方的雪坡又是另一道坎。冲上齐腰积雪,采访车左扭右扭地爬行。但才到半山腰上,数辆车先后趴窝,车上人员只能再次下车,踏雪爬山。此时距离天黑只剩4个多小时,仁青加措提醒:“再不掉头往回走,天黑迷路,就出不去了。”

仁青加措说,这里的雪很任性,毫无征兆地下一场暴雪是常事。考虑此前车队深陷雪窝,相互救援过六七次,大家决定返程。冷峻的雪原,最终把我们挡在离“长江第一滴水”纪念碑仅约3公里的山坡上。

此时,气温已是零下20摄氏度,海拔高度5352米。

行进在唐古拉山腹地,就像屹立于山顶。这里的山,褪去的是壁立千仞的锋芒,留下的是连绵起伏的雄浑。同事曾这样形容:“这里没有山,因为我们已经在山顶。”

天地间,只有云和山,山脊线连着天际线,云像一面巨大的墙,横亘在前。

记者手记:行进唐古拉,感悟“风和雪”

唐古拉山腹地的雪景(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洛登 摄

唐古拉的高,镌刻在人们乌紫的嘴唇、凹陷的指甲、黢黑的脸庞上。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少,是对生命的严峻考验。

5000多米的高海拔,造就极地高寒,也带来单调乏味。目之所及,大地除了白,就是黄,很难见到人影。记得20年前,第一次深入无人区时,看到成群的野生动物,同行者会兴奋地叫起来:“快看,那儿有藏羚羊,这边还有野驴!”采访结束,走出无人区,便又喊着:“人,那儿有人!”

记者手记:行进唐古拉,感悟“风和雪”

唐古拉山腹地的藏羚羊(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次仁 摄

在车队行进途中,不时看到成群的藏羚羊,这里是它们的家,也是其他野生动物的乐园。长江的源头,让唐古拉的高,增添了更多的生命韵味,滋润着广袤地区的无数生灵。

吟唱牧歌,是牧人们一种浪漫而虔诚的选择。行进在唐古拉,我们仿佛听见牧歌随风雪而来,激荡在旷野,回响于人们心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明日报【春运进行时】春节期间,平均海拔4850米的唐古拉山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寒风中夹杂着鹅毛大雪。傍晚时分,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雁石坪线路
2023-01-30 04:25:00
王小棠:17年,守望唐古拉山
...铁路格拉段铁路的开通运营,王小棠从柯柯工务段调到了唐古拉线路车间,在格拉段一待就是17年。自1994年参加铁路工作以来,他在线路工岗位上奉献了29载。17年来,王小棠扎根天路
2024-01-11 18:01:00
唐古拉山上的线路“体检”
...客户端徐驭尧“雨水”过后,地处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省唐古拉地区依旧寒气逼人,寒风更是格外“狰狞”,铆足了劲儿往人衣服里“钻”。2月22日清晨,青藏集团公司唐古拉线路车间雁石
2024-02-26 17:02:00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3.2级地震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3.2级地震】财联社10月15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2023-10-15 20:08:00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附近发生4.0级左右地震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附近发生4.0级左右地震】财联社5月19日电,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
2023-05-19 06:08:00
海拔5068米的紧急除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徐驭尧2月4日下午,唐古拉地区银装素裹、寒风刺骨,气温降至零下13℃。“沱沱河探伤工区发现唐古拉站6号道岔辙叉跟端曲股接头出现横向裂纹,需立即进行处理。”
2024-02-09 16:54:00
天路之巅“集中修” 为道岔“强筋健骨”
...场风雪交加。青海日报记者 马振东 摄5月13日,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机具轰鸣,轨道车鸣笛声、号子声响彻作业上空,2、4、6号道岔区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道岔维护施工作业。近期,青藏
2023-05-17 09:08:00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4.2级地震】财联社8月4日电,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04日11时05分在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北纬33.14度,东经92.06度)发生4.2级地
2023-08-04 11: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赵风斌 陈少峰白露刚过,唐古拉迎来入秋的第一场雪。9月11日上午,气温降至冰点以下,格尔木工务段唐古拉线路车间唐古拉线路工区的职工们,又开启新的一天的工作
2023-09-13 11: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去银行提取个人存款,是否需要向柜员详细说明每一笔钱的用途?手机号码如果因为存在涉诈风险被停机,用户又该如何有效申诉
2025-11-13 10:57:00
一针“探”真相!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引导穿刺术,为颈部肿块患者精准诊断
鲁网11月13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成功为一名颈部肿块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术,以微创方式精准获取病灶样本
2025-11-13 10:36:00
冬日暖洋洋(图)
一张童年照片的背后,是一家人对他满满的关爱。每一个骑行往来的人们,都在享受冬日暖阳下锻炼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施工现场,大家干劲十足
2025-11-13 10:35:00
一杯美酒的快乐表达——从文化节的延续效应看古贝春酒文化的精准建构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赵洪斌)第二十三届古贝春酒文化节举办至今已过去月余,开幕式主题演出“非遗双酿,曲坛流觞”相声大会的视频还在网络上持续热播
2025-11-13 10:3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用心服务群众 用情守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各类突发警情,始终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以实际行动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11-13 09:46:00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
“郎奶奶,我们来了,您好好休息一下吧。”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小区
2025-11-13 07:58:00
一块手表的英雄城奇遇
手表不见了!来自江苏南京的向女士是一名竞技跑者,在11月9日举行的2025南昌马拉松中获得半马女子第六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牌后
2025-11-13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