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芳)9月9日,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70多名师生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麻柳溪村,开启为期两周的传统聚落形态特征调研。
作为土家族吊脚楼古民居建筑的聚集地,麻柳溪村现存318栋古民居,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建筑艺术价值。在勘测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吊脚楼时,2022级学生赵孟琨惊讶地发现,现实中的吊脚楼建造,因地势、地形不同,竟与书本上的标准化理论大相径庭,是因地制宜的杰作。
“我们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建筑模式,多讲究横平竖直,但真正到了现场,才明白不能一概而论。”为了更好地了解木头穿插结构,他们利用手中的水平仪和卷尺,仔细地对每一个数据进行精确的测量。面对非标准结构的吊脚楼,为获取准确数据,成员们不得不搭梯子、爬阁楼去丈量。
赵孟琨感慨道:“实地接触后,我才深切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他们能巧妙利用地势特点顺势而建。我希望用自己所学,让这些珍贵的数据得以保存,让古民居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几位老师在村落中实地走访,对每个小组的单体实测进行指导,为他们讲解建筑做法及测绘方法,对每组同学的测绘成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评。
“从建筑布局、朝向、设计等,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气候、人文风情。”带队老师李一霏说,麻柳溪村吊脚楼建筑非常完整,建筑特色也很鲜明,学生可以在实地测量时,快速地将书本知识转换为实地经验,为以后地就业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级学生尹庆来说,专业知识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有更多的了解。将来工作时,会考虑在房屋建设中运用传统技艺,让传统建筑既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又能延续下去。【责任编辑:教育事业部值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2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