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建筑体现贵州人文意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4 05:44:00 来源:贵州日报

刚刚过去的6月,文化的传承发展备受关注,今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在贵州,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遍布黔地,诸如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黔东南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毕节织金古建筑群、贵阳开阳马头寨古建筑群等,既是当地文脉的亮眼标签,也是引人探究的人文胜景。

或雕梁画栋,或飞檐翘角,或红墙青瓦,或吊脚成屋,分布在贵州各地各式各样的古建筑,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昭示人文历史的丰富斑斓。郎德上寨的木吊脚楼映照苗家生活图景,天龙屯堡的大明遗韵折射贵州建省风云,黄平飞云崖的园林古意吟唱旧时光的密林深幽……每一处古建筑群,展示着不同的历史断面。由诸多古建筑组合成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方阵,一砖一瓦一梁一檩回答“我们从哪里来”的追问,或明或暗地显示着贵州地域的文化色泽。

岁月不掩古风遗韵

“每年我会来郎德上寨一次。就是喜欢这里的古建筑和这些建筑散发出来的气息。”上海摄影师大卫满身挂着型号不一的照相机,穿梭在雷山郎德上寨,对着停留在这些建筑中的景物和人不停地按下快门。喜欢走南闯北的女摄影师巴米尔,对郎德上寨十分痴迷,在她的眼中,那些古建筑是“从历史深处长出来的”。

郎德上寨的规模不算大,百户人家井然有序地分布于山脚河边。寨子里的房屋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原生态面貌保存完好,拥有着“全国首家村寨博物馆”的响亮名头。吊脚楼、苗族歌舞、苗族银饰,郎德上寨的“宝贝三件套”,如游走的民俗,让“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实至名归。行走在鳞次栉比的建筑间,能够感知到绵延不绝的历史气息,以山水为背景的苗族文化,于工艺精细的建筑间熏染着一段苗乡记忆。

在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掩映着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土司官寨之一——马头寨。与雷山郎德上寨大为不同,马头寨的民居多为布依族干栏式风格,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多建于明清时期。古香古色的古木房依山顺势纵横交错,三合院、四合院有规律地分布在两条山脊梁中轴的两侧。这些三合四院的建筑,都是封闭式的石院坝,朝门一律向西开。

马头寨建筑的大门、腰门、朝门、栏杆、雕窗乃至家具,散发出清晰可感的古风遗韵。最为亮眼的是万字格雕窗,上刻水车花式浮萍花,是灌溉工具竹筒水车的象征,折射出傍水而居的布依族对水的尊崇和运用。雕窗的外围是福禄寿喜的象征物,即蝙蝠、梅花鹿、寿字匾、龙凤呈祥。这些图案是汉文化与布依文化融合的结晶,体现了布依族先民的智慧。97座民居,2座寺庙,50余米寨墙,1座石拱桥,1座戏楼,2口古井,1000余米古道,诠释着马头寨的前世今生。

坐落在思南县城卢家码头的“周和顺盐号”,是思南古建筑群的代表之一。这个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四合院落,由石库门、对厅、两厢、正房、厨房、盐仓、花园、天井等构成封闭式四合院,有大小居室30余间。院内修建有组织排水系统,外建马头形防火墙,水往院内流,称“四水归堂”,既有排水功能,又寓意“肥水不落他人田”。全木结构,雕刻花草,美轮美奂,古香古色,是思南保护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

思南府文庙是贵州保存至今较为完好的最大文庙,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始建于1486年。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包括崇圣、大成殿、东西庑、戟门、棂星门、照壁礼门、德配天地坊等。府文庙内,至今尚有数十块保存完好的《思南府学碑记》《生修文庙碑记》《永禁私派陋弊碑》等明清碑刻,贵州省乌江博物馆就设于其中。

“中国传统建筑所依靠的传统工艺技术,是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建筑智慧的亮点。贵州的古建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也有外来文化相融交织呈现的景观。”古建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畅说,这些古建筑既有独立可观的单体美感,也有整体连绵的视觉魅力,是贵州时空变迁的一个折射,同时也是贵州文脉的活态反映。

建筑解锁历史文化

“经常跟外地游客说沈万三的故事,我差不多成天龙屯堡的义务解说员了。”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村民沈向东住在屯堡内,他每天都要到先祖沈万三的老宅去,有游客来,讲解员又忙不过来的话,他就给来客讲述明朝首富——沈万三在云贵的故事。

天龙镇政府所在地的天龙屯堡,是黔中屯堡的典型代表。无处不在的石头,脚下踩着的是石头,墙是石头,瓦是石头,层层叠叠的白石头错落有致。这里的石头房子不仅仅是民居,还是兼具有攻防性质的军事设施,每条巷道都经过精心设计,许多房子都开有射击孔,以备抵御来犯之敌。岁月的淘洗让天龙屯堡的建筑愈加沧桑古朴。

黔中是贵州屯堡最为集中的地区,离天龙不远的云山屯古建筑群,大明遗风已浸透人们的生活,那些古建筑仿佛从明朝穿越而来,成就屯堡文化在黔中大地生根开花。

云山屯古建筑群包括云山屯和本寨,始建于明朝初期。为了加强统治,明朝廷推行屯田制度,洪武四年(1371年)在今贵阳设贵阳卫,军屯、民屯、商屯不断出现。以军屯为特色的本寨地势平缓,采用城堡和碉楼增加封闭性,使村落的防御功能更加突出。本寨建筑集中成团,周围三面开阔,以屯墙连接山墙而围合,9座碉楼守卫寨中要害,巷口设门,巷道成树枝状布局,各户多设高墙射孔对着巷道。民居一般为自成体系的封闭式合院建筑,户户有暗门相通,形成布局严谨、结构坚固、主次有序、易守难攻的戍守格局。

本寨的建筑依山择平地而建,屯墙、屋基多用方整石块砌筑,大多为硬山式建筑,屋外铺设精致的石地墁和石水漏,街巷均建有明沟以排水排污。民居院落以封闭“四合院”“三合院”式样构造,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居住舒适,其特点是既能居住又能屯守。每个宅院大门均有雕琢精美的垂花门楼,房屋内均装饰雕刻精美的隔扇门窗及额坊门簪,寨中“杨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有些民居还在院落之角砌筑多层石碉堡,每面墙体均开有“凸”形、“口”形观察孔以及“一”“上”“十”“O”形箭孔、枪孔,显示出冷兵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雄踞汇川区高坪镇龙岩山巅的海龙屯,从现今留存的屋基、城墙、石阶的规模可看出,这座土司城堡四面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宫殿布局完备,有老王宫、新王宫、杨氏行宫、金库等,军事设施有炮台坡、打眼岩、校场、火药库等。1600年,节节败退的播州第30代土司杨应龙退守海龙屯,倚天险与明军对峙,杨应龙败亡。如今行走在海龙屯,仿佛听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声音。

土司城堡海龙屯,是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平播之役”的主战场,它的陷落使得明朝开辟“二千里封疆”,不但让一个统治了725年的土司家族就此彻底结束,还瓦解了贵州悠久的土司制度。

旅游体验人文之美

海龙屯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遗址至今仍保留漫长的城墙、雄伟的关隘、古老的石道、倾圮的宫殿,在经历了数百年之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15年7月,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海龙屯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是我省历史文化的高地,也成为我省文化旅游的地标。

“这里有浓郁的文气,看看那些古建筑,你就觉得在这里旅游也好搞艺术创作也好或是创业也好,都觉得很有意思。”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谌宏微的老家在织金,对于织金县城的那些古建筑,身为画家的他感受特别深刻。

织金县城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古迹众多,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泉井、古道、作坊等,分布在一座座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畔。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等10余座建筑,构成了风格各异的古建格局,无论是哪一种建筑,都有着显赫的“身家”。这些建筑也成了游客的打卡地。

古建筑本身所具有的观赏价值、人文价值,毫无疑问的成为旅游景点。

“全国首个民俗风情村寨”,这个响当当的称誉恰好体现了雷山郎德上寨的旅游价值。郎德上寨的景点主要由吊脚楼、风雨桥、芦笙堂等组成。在郎德上寨,人们不仅可以参观风格独特的建筑,参与歌舞体验,还可以观看苗绣现场制作,看看那些精美的绣片是如何一针针绣出来的。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郎德上寨民族村寨博物馆至今参观人数已超过7万人次。

松桃寨英古民居是明清修造的建筑群,除了民居外,商铺、会馆、城墙、码头等古建筑融居住、经商、防御为一体,现今仍保存完好。隔墙、暗道、射击孔等设施,显示这里的建筑具有军事防御功能,民居大门连楹多做成牛角形,会馆用鹅卵石砌墙裙,多做成鱼骨形,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历史遗存,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人们试图探寻和体验汉文化与苗族文化的交融之妙。

安顺云山屯本寨的古建筑,是游客选择此处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原因。走进屯里,宽袍大袖、迎财神风俗、地戏表演……“明朝的那些事儿”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

“无论是宏观的一山一水还是细微的一桥一房,贵州的旅游资源显示出来的丰盛度十分饱满,色泽也十分鲜明。”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原院长张晓松看来,贵州的古建筑挥发着人文的璀璨光芒,占据着旅游资源的重要一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当他亲手将43张百年贵州老照片捐赠给贵州
2025-08-04 21:08:00
爽爽贵阳音乐节这么好吃?!这些美食店铺可别错过
...”!抬起苗家的牛角杯——鼓楼长桌宴“鼓楼长桌宴”是贵州人用演艺、美食、市集展示独有民族菜系的“非遗文化综合体”,位于“多彩贵州城”核心景区,是贵州最大的长桌宴会区。上百道精致
2023-08-11 17:30:00
李正明:贵州的美 美得很独特
...一个个山头延绵不绝,别有一番韵味。同时,李正明表示贵州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建筑、民宅和丰富的植被在同一个区域很自然的共处在一起,人文与自然能够很好的
2024-09-18 12:28:00
一砖一木承载岁月故事 百思千辛搭建古今舞台 扫码阅读手机版
...团公司提供云贵会馆主殿内部 “这边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古建筑已经复原完成,另一边是重新设计修建的新派建筑‘新·梦蝶庵’,这个院落中汇聚了文物建筑、百年古树和时尚新派建筑等等,形
2024-11-08 12:01:00
碑文里的贵州 | 招堤的来信
...块石碑、每一座亭阁,都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记录了世代贵州人的梦想与追求。策划 李卫红 曹曦总导演 徐海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雷婷 罗玉青 朱若岚张睿刘朝富岑月 黄芷昕学术支持
2024-08-02 21:45:00
古建发新枝的文旅镜像
...史轴线而行,立时空深处而望。有着深厚底蕴的贵州诸多古建筑群,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映照下焕彩重生,彰显出人们对历史人文的尊重和景仰姿态。文旅融合的助力加持,更是让古建筑
2024-01-31 22:30:00
文化人物|“古城卫士”阮仪三与中法遗产“合作营”
...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阮仪三工作站)”,工作站位于周庄古建梅宅内,三进两层,设有展厅、工作室、交流活动空间等,利用图文、影像技术展示了阮仪三编制的古城镇保护规划图、古城镇保护类
2023-11-11 21:38: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云盘村:百年中西建筑的交融
...上游,奔腾的三岔河流过一个名为“云盘”的村庄。村内古建筑群矗立,默默诉说着百年沧桑。这些建筑与中式风格大相径庭,却又巧妙融入中式元素,中西合璧,别具一格。因村内上百年的西式建
2025-06-08 01:53:00
...国最大的侗族村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建于山中盆地,古建筑密集,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全部用杉木建造。编辑:杨雁琳、高鑫责编:吴忠兰审核:冯飞
2023-08-18 12: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