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多地约谈网约车“一口价”,专家:平台应充分考虑司乘双方权益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30 14: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田汝晔张琪

近日,全国多地监管部门对网约车平台进行了密集约谈。值得注意的是,多地监管部门的约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定价问题、合规问题等方面。相关专家对此表示,“一口价”争议背后,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约车市场的供需失衡,“一口价”定价机制还需寻求更优解。

争议中的“一口价”

周末晚8点,网约车司机老张的接单系统里弹出了从市区去往高铁站的“一口价”订单,看了一眼目的地后,他犹豫片刻,还是抢下了这一单。

老张在等,9点之后高铁站或许会有大单,“我们一般不愿意接这种单,也不想开启接单提醒。”老张有些无奈,网约车系统会给乘客先推送最便宜的车型,相应地,司机端也会接到更多的“一口价”订单。

所谓“一口价”订单,即乘客选择目的地后,网约车平台给出一个固定价格,不管路程是否发生改变、路况是否拥堵,乘客最终的支付车费始终不变。

多地约谈网约车“一口价”,专家:平台应充分考虑司乘双方权益

“一口价一般都是十多块钱的单子,除去成本和平台抽成,几乎就是白跑。”老张抱怨,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一般由订单车费、附加费和奖励构成。在基础的订单费用之外,附加的奖励也曾经是司机的重要收入来源。“以前金牌司机还能拿到不少奖励,但现在也没这个说法了。”

老张成为网约车司机已近10年的时间。长时间里,他已经摸索出了相对高效的接单规律:如何避开车辆拥堵、哪个地点接单率高、什么订单类型收入高……运气好的时候,老张一个月的流水大概能有1万到1.5万元,但除去成本,自己的净收入不足万元。

在不少人眼中,开网约车收入高、门槛低,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这只是曾经,现在越来越不好干了。”老张说,如今网约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平台以“以低价促单量”为营销策略,但当遇到路况复杂、拥堵的情况时,司机的利润和收入根本无法保证。

“一口价的抽成和其他单子一样,所以跑起来比实时计价吃亏多了。”一位T3平台的网约车司机叫苦不迭,他曾在高峰期接过一口价订单,原本预计20分钟的路程走了快一个小时,其中所耗费时间成本及油费远高于车费,但这些亏损并非网约车平台承担,而是由司机个人承担。“跑得真想发火,但是不接单又不行。”

“一口价”该不该取消

随着“一口价”的讨论声增多,各地监管部门也在加强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管理。

7月25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联合约谈高德打车及携华出行、星徽出行、风韵出行、妥妥E行等9家网约车平台负责人;7月3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与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两家头部平台进行警示约谈;8月11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近日联合市交通局等多部门约谈该市主要网约车平台企业;8月14日起,上海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工作专班,市交通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对上海18家合规网约车平台公司以及滴滴出行、高德打车平台进行联合约谈……

值得一提的是,多地监管部门的约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定价问题、合规问题等方面。

“我们拿到手的钱比以前降了,起步价不变,但是里程费少了。”该司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5月份之前,他跑一单10公里的订单能拿到20块钱,但现在10公里只能拿到18块钱甚至更少。

时间是网约车司机最大的成本。“既然跑一趟就肯定要考虑利润,不挣钱的话谁都不愿意接单。”该司机透露,平台每单的抽成比例在20%-25%之间,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接单有时不免会超速或抄近路,“我们也是没办法,就想着能挣一点是一点。”

“一口价也有好处,就是系统派单会多一些。”该司机表示,尽管平台对司机接单“一口价”并无强制要求,若不想接单只需关闭系统后台功能即可,但他发现,如果不接单“一口价”,也很难接到其他的普通订单。

现实就是,大多数网约车司机反感“一口价”订单,但又不得不接单“一口价”。

与司机不同的是,不少乘客反而更愿意接受“一口价”订单。文丽打车经常选择“一口价”,“毕竟定价相对合理,也不用担心时长费,更不用担心司机故意耗费时长或绕路。”

滴滴打车的工作人员表示,8月2日,在济南、珠海、等城市试行特惠订单司机侧实时计价,当实际行驶的里程、时长超出了预计里程、时长,系统将为司机按照实际行驶情况重新报价。

多地约谈网约车“一口价”,专家:平台应充分考虑司乘双方权益

高德地图打车界面,仍存在“一口价”车型

记者发现,滴滴打车在特惠快车一栏里仍有“一口价”的标注,但计价规则显示,“一口价”为预估支付金额,若若实际下车地点远离原终点,或实际里程与原里程偏差较大,将按实际里程时长重新计算一口价。同样,高德地图依然存在“一口价”,并标注了“单单一口价,堵车不加价”的说明,乘客打车时仍会优先勾选“一口价”订单。

“一口价”还需寻求更优解

争议背后,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约车市场的供需失衡,“一口价”定价机制还需寻求更优解。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明志认为,网约车平台“一口价”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约车数量的大幅增长,造成了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作为供给方,网约车平台的运力十分充分,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了很多的选择余地,这也导致平台和平台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各个网约车平台为了进行有利竞争,就会采取一些特色的定价机制,尤其是“一口价”和“优惠价”。

多地约谈网约车“一口价”,专家:平台应充分考虑司乘双方权益

张明志分析,“一口价”的定价机制是否合理,取决于网约车平台的固定价格是否低于市场价格,“如果‘一口价’与实时计价的价格相差不大,消费者乐于接受且司机也愿意接单,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如若“一口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显然会涉及不正当价格竞争。

网约车市场已从流量竞争向服务力竞争转变,张明志表示,网约车平台在未来的营运中应考虑多重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建立在运营安全和确保服务质量的基础上。

网约车平台本质上是一种出行服务,这是其核心。张明志建议,平台要充分地考虑司机端和乘客端的双方权益,只有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证,平台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对网约车平台来讲,一定要针对相应的定价机制建立不同的服务类别,只有建立相应的门槛、强化监管、优化运营规则,才能让网约车平台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司乘双方接受度不一,网约车“一口价”该不该取消?专家表示,需厘清平台、乘客、司机三方责权利边界,在供需平衡中实现动态监管、理性监管和人性化监管本报记者 李国《工
2023-11-10 03:26:00
司乘权益受损乱象频发 网约车聚合平台亟待规范
...聚合平台也存在安全和进入门槛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司乘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甚至出现“真自营、假聚合”的乱象,饱受公众诟病,也受到交通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网约车聚合平
2023-09-22 10:02:00
...门等部门实现协同监管,以及网约车数据合规管理、保证司乘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对切实提高网约车聚合平台管理规范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性指导意见。网约车聚合平台作为今年来各地新发展起
2023-07-20 16:48:00
...而动态定价是重要调节手段。将部分抽成用于激励、补贴司乘,是运力调配所需,不能完全视为平台利润,此言不假。但平台的计价等经营策略,同时关乎司机的劳动收入等权益,本该有商有量、照
2023-04-18 06:45:00
...经信委二级调研员彭峰说。事实上,开不开空调表面上是司乘间的利益之争,但背后折射的是网约车司机遭遇平台的不透明抽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补贴有限、平台抽成过高也是倒逼司机不开空调
2024-07-05 09:50:00
网约车行业竞逐升级 享道出行服务“走新”又“走心”
...较今年1月显著提升了27.6%。2024年,享道出行将继续聚焦司乘两端生态,在乘客端精细化场景运营、在司机端深入挖掘司机诉求、构建健康司乘生态,为司乘带来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2024-03-15 07:23:00
...取东西,最后矛盾升级、发生肢体冲突。应当说,在这起司乘冲突中,司机的行为是更可议的。比如他首先改变了规则——原本的“独享单”,却搭载了其他乘客;将乘客强行拖出、放在高速路上的
2025-01-05 19:49:00
...是花了钱,那就应该享受服务。观察应强化源头管控曾有司乘双方因为上述问题闹到了交通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说,司机对平台收费模式存在异议,不能转嫁到乘客身上,侵犯乘客合理正当乘车权益
2023-11-06 00:05:00
网约车司机“空手套白狼”,套现近60万元
...捷实用的出行工具,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为更好保障司乘双方权益,各网约车平台先后配套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则。一些不法分子却从中窥见“商机”,钻了技术漏洞,企图“空手套白狼”。
2023-08-12 12: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