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引来江河水 灌溉好丰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6 07: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吴玉玺

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浓江农场,农户曲景印种植的水稻今年大丰收,“自从我们种植的水稻‘喝上’了灌区水,长势特别好!”曲景印笑着说。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十九连丰”的背后,水利建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保障中心副主任朱伟峰介绍,“近年来,我省积极组织开展大中型灌排工程建设与改造,全省现有大中型灌区332处,灌溉面积达到1900万亩,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撑。”

灌区引水灌溉良田产丰粮

曲景印所在的浓江农场地处三江平原,是我省的水稻主产区,而这里曾一度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

“以前我们灌田都是通过打井使用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比较凉,还需要在阳光下晒几天才能灌溉。使用地下水费用高,灌溉时间也长,一点不划算。”曲景印说。

由于用水较多,且缺少相应的灌区田间配套工程,近年来三江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了解决三江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问题,青龙山灌区工程于2015年7月动工兴建,而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大灌区工程。

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灌区管理站站长姚景辉介绍,青龙山灌区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于2020年全部建设完成,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稻田辐射面积达到284万亩。通过对地表水、地下水、雨洪资源进行联合调度使用,每年可节约水资源2.97亿立方米,比常规灌区节电约15%。

在谈及青龙山灌区投入使用前后的变化,种地几十年的曲景印有着直观的感受,“自从用上灌区水,好处可太多了。灌区引来的江水要比地下水的温度高,可以直接使用,不仅缩短了灌田时间,还能减少用电成本。”

曲景印表示种植的水稻产量也提高了,“我们家稻田用上灌区水后,水稻亩产增加了100斤,每亩地多赚100块钱。成本变少,收益提高,大家种地更有奔头。”

朱伟峰介绍,“我省灌区建设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根本遵循,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现代高效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大型灌区33处,设计灌溉面积1600万亩,中型灌区299处,设计灌溉面积1200万亩。”

灌区建设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室外温度接近零下15摄氏度,在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期工程建设现场,施工场面依然火热,大型机械和施工人员正在实施渠道衬砌工程。

“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共分3期,总投资28024.99万元,主要是规划重建卫国渠首、改造营城子抽水泵站水机及电气设备。计划改造干渠7条,规划新建、重建建筑物55座,规划建设堤顶路8条。”龙凤山灌区管理站站长赵成俊介绍。

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龙凤山灌区辐射五常市龙凤山、小山子等12个乡镇521个自然屯,灌区总土地面积6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5.96万亩。赵成俊介绍,工程实施后,农田灌溉供水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提高了粮食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奠定了稳定基础,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赵成俊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3期工程全部建完后,不仅可以稳定水稻产量,还能有效节水0.61亿立方米,并且在施工期间能够解决300余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

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工程建设是我省灌区建设的一个缩影。2022年,全省共实施五常市龙凤山灌区、宁安市响水灌区等24处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共落实投资10亿元,年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55万亩,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62亿斤。

朱伟峰表示,我省积极谋划2023年~2025年灌区工程建设布局,计划实施49处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20万亩。建设一批灌溉规模较大、防御水旱灾害能力较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高的大中型灌区,充分挖掘大中型灌区灌溉潜能,有效提升我省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灌区永续利用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在佳木斯市汤原县,这里有一座几代人接力建设的灌区——引汤灌区。站在引汤灌区渠首大桥上,已经结冰的汤旺河如一条银色的飘带,镌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引汤灌区是以汤旺河水为水源的有坝引水自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0.24万亩。经过60多年的建设,西起凤鸣山,东至永发乡,横跨5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

“在设计之初,是为了解决百姓在种植水稻时免于旱涝交替的困扰。目前,引汤灌区重点工程和节点工程已全部完成,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万亩。汤旺河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多年来灌区强化科学配置水资源,为汤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水源支撑。尤其是近20年的建设发展,引汤灌区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汤灌区工作站主任徐明革介绍。

然而,在跨越60多年的建设中,由于建设年限和建设标准不尽相同,引汤灌区部分设施已经处于维护阶段。如何让灌区永续利用,发挥能效?徐明革表示,“在2021年和2022年,我们通过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工程项目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加强了骨干工程维修养护的整体水平,保证了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省水利厅印发《黑龙江省2022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深入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灌区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大中型灌区维修养护,保证灌区运行安全。

对此,朱伟峰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配套完善灌区灌排工程体系,夯实灌排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灌区水旱灾害防控能力、水资源配套保障能力和灌区管理服务能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黑龙江日报“中央一号文件”落地龙江系列报道之三引来江河水 润泽黑土地□本报记者 吴玉玺17日,在鹤岗市梧桐河畔,关门嘴子水库建设现场一派火热景象。伴着阵阵机械轰鸣声,数百名工
2023-02-19 05:35:00
水利润民生    冬修保安澜
...龙山镇便以水灾重点区域为导向,动员全体干部下沉到各江河水堤点,开展对各项水毁设施摸排,统筹资金开展对各电排站、水库等重要设施进行修复升级改造。西排圳全长12公里,沿线农田灌溉
2023-01-13 07:09:00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等项目投融资改革研究;扎实开展三大江河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迈湾大型灌区、南繁大型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完善全省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增强全岛水资源统筹调配能
2023-02-11 09:03:00
江河为证 新时代水利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完成94条跨省份、375条跨地市江河水量分配。全面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快节水产业发展,强化重点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千流如织、四季水美、水清岸绿
2025-01-14 17:16:00
引洛灌溉,一场跨越千年的水利接力
...,龙首坝的作用是控水、拦水和引水,渡槽则是水流跨越江河、道路、山谷等地的架空输水建筑,以曲里渡槽为例,它连接大峪河东西两岸,洛惠渠的水从上面的槽里流过,从高空中跨过下方的大峪
2023-04-17 02:54:00
...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发展格局新需求,着力构建以重要江河为大动脉,以滇中引水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为主骨架,以重要支流、河湖连通和输配水渠系为脉络,以大型水库和九大高原湖泊为骨干结点
2023-01-11 11:02:00
湖北:“水网+”多领域协同融合 护航高质量发展
...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均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湖北通过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等水利工程,建成一批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效应突出的乡村地区水利风景区,促进乡村振兴
2023-07-26 12:15:00
“九连优”的背后,是水韵江苏的使命担当
...降11.4%、10.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2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1.6%。江苏虽过境水丰富
2023-08-18 16:35:00
...秀等次的试点县。此外,黔南州还启动了都匀市清水江剑江河段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了罗甸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乡村在黔南
2023-12-14 06: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精准医疗新突破:肠梗阻导管让患者免于“开腹之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与废物排出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堵塞”引发肠梗阻,将严重扰乱生理机能
2025-10-22 21:12:00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
起航国际新篇章 世卫组织首家战略合作医院落户华仁中医院
日前,葫芦岛市龙港华仁中医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对此,龙港华仁中医医院将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中医医疗、中医药开发
2025-10-22 15:55:00
实测儿童成长素8大品牌,吸收效率+安全性硬核对比
当代家长在选择儿童成长类营养补充剂时,常面临宣传术语混淆、产品可信度难辨的困境。为破解 “信息不对称” 难题,本次测评彻底摒弃网红营销导向
2025-10-22 15:58:00
深秋寒潮突袭 老年患者激增
连日阴雨,气温骤降。近日,我市多家医院门诊量,特别是老年科就诊人数明显增长。天气变化已成为影响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2025-10-22 08:36: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王庆国:过敏可以有多严重?
在中医看来,过敏多与体内正气不足、风邪外侵有关。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界的风邪就容易侵入,引发过敏反应。这种反应轻者可能只是皮肤上的小红点
2025-10-22 10:05:00
以匠心筑就医疗新高地,用仁心书写公益新篇章——丹东国丹胃康医院专访
清晨六点,丹东国丹胃康医院的早餐厨房已飘出小米粥的香气。这碗看似普通的粥,却藏着医院独有的“养胃秘方”——经中医科改良的配方
2025-10-22 11:00:00
老爸抽检+三甲医院权威认证!松达重塑“中国成分”婴童护肤新标准
初为人父母,宝宝皮肤小小的红斑、干痒的抓痕,反复不退的丘疹,令许多家长措手不及。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成熟,外界刺激稍不注意
2025-10-22 11:0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胃里也能长“石头”?听医生揭晓背后的秘密
胃里长“石头”?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它确实存在,医学上称之为“胃结石”或是“胃石症”。胃结石虽是良性疾病,但会对消化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025-10-22 11:16:00
毕节桥洞夜宴:一把剪刀剪开市井热辣,炭火里烤出人间松弛
连日来,深秋的毕节被细密阴雨裹缠,丝丝寒意顺着街角缝隙钻透衣料,天色也比往常沉得更早。暮色像化开的浓稠墨汁,沿着碧阳大道缓缓铺展
2025-10-22 12:15: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秋季哮喘病人的注意事项
杨道文,周三上午,周日上午出诊。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5-10-22 13:37:00
孩子咳嗽拖俩月?青岛妇儿医院: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元凶”,规范治疗是关键
鲁网10月22日讯天气渐冷,咳嗽又找上门来。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咳喘门诊的患儿又多了起来。而有一种咳嗽特别难缠
2025-10-22 13:43:00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有点甜!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晒秋大戏”!
2025-10-21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