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9: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重甲骑兵一出现,战争就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人力是无法披着重甲的骑兵抗衡的。连人带马裹在铁甲里的骑兵,给步兵带来的极其强烈的震撼力。在欧洲,重甲骑士一直是战场上的主宰,直到火器的出现。但在中国,重甲骑兵只是昊花一现,隋唐开始就被轻骑兵所淘汰。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原因之一,机动性太差。人和马的铁甲加起来至少一百斤,再加上骑士本身和武器装具的重量,马的负荷要达到200多斤。即使是高头大马,也很难长时间高速冲锋。因此重甲骑兵只能用来破阵,属于一次性使用,破完阵就没用了。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中国战场非常广阔,需要军队在几百甚至上千里的范围内快速机动。重甲骑兵很难适应这种环境,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地域狭小,重骑兵也可以四处征战。如果对手是灵活的轻骑兵,不愿意正面交战,重骑兵的破阵功能就用处不大了。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原因之二,太贵。重甲骑兵的人、马、甲都是优中选优,无论是购置费用,还是平时维持费,都远超其他兵种。在重甲骑兵的鼎盛时代,一般军阀最多能养千把人。李世民的玄甲军好像也是这么多。重甲骑兵就像现在的特种部队,用起来爽,都是靠钱砸出来的。不到关键时候,是不肯拿出来用的。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花了这么多钱,却只能在少数情况下投入重骑兵。用现在的话说,重骑兵的费效比不高。而且重甲骑兵主要用于冲阵,即使成功,往往也伤亡不小,每战都要补充新的人和马,确实花费太高。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原因之三,武器发展太快。尤其是弩的发展,让重骑兵的优势无法发挥。尤其是弩的射程和破甲威力越来越大,使重骑兵的铁甲失去保护作用。唐朝时,射程达两、三百米的弩已经广泛装备,更有车弩,一次性可发射七支铁羽箭,射程上千米,这种铁羽箭和步兵用的矛一样大,如果射进重骑兵的队列,必然会导致严重的伤亡。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除了弩,弓的进步也使重骑兵的防护显得不足,只好加重铁甲,后果是马更吃力,机动性更差。另一方面,步兵也有了克制重骑兵的近战兵器。唐代的斩马刀,以及后来发展出的陌刀,由精锐步兵使用,列阵而战,骑兵甚至无法正面冲开陌刀阵。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宋朝的钩镰枪、大斧等等,都起到了克制重骑兵的作用。经过严格训练,具有牺牲精神的步兵完全能够在面对重骑兵时不落下风。而重骑兵因为负重太大,一旦落马,连爬起来都困难,只能任凭步兵宰割。

重甲骑士为何只如昙花一现就被淘汰了呢

这些原因导致了重甲骑兵在中国战场上无法占据主导地位,蒙古军队虽然也有披甲的骑兵,但已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甲骑兵了。他们更像轻重两用的部队,轻骑兵多穿一层铁甲就可以执行冲阵任务了,平时也不用放弃骑兵的灵魂——机动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亨利五世决战法军,法军阵亡一半
...士兵。从这些士兵的口中,亨利得知法国组建一支强大的重甲骑兵,专门对付英国的长弓兵。法军士兵的话,亨利并未怀疑。134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9000兵马与法军3万精锐硬刚,英军
2023-08-23 06:18:00
吴玠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放手一搏。金兀术派出先锋部队开始攻城,这支敌军装备重甲。由于宋金时代,冶铁冷锻技术的发展,此时防护能力非常好的铁甲,大量装备了宋、辽、西夏、金等国的军队。而金兵的这支部队,披
2022-12-31 17:34:00
“人马皆披重甲”才属于重骑兵吗?别再被小说误导了
...重骑兵,人们却始终各执一词。传统观点认为,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才能被称为重骑兵,最低限度也是人披重甲而马披轻甲。也有人指出,所谓的重与轻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一支骑兵是轻还是重
2023-10-25 18:19:00
蒙古骑兵有多厉害,打得欧洲人闻风丧胆
...没有像样的装备。虽然欧洲联军有数量众多、装备精良的重甲骑兵,但这些骑士非常笨重,远没有蒙古骑兵灵活,所以蒙古军队利用自己机动性强的优势放风筝,把欧洲联军的重甲骑兵都给放倒了。
2023-05-10 17:30:00
安息之战的历史历程
...怒,他决定教训罗马人。217年,阿尔达班五世组建一支由重甲骑兵、弓骑兵、骆驼重甲骑兵组成的军团,杀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巧的是,卡拉卡拉被禁卫军士兵刺死,罗马换了一位新皇帝,
2023-08-23 06:14:00
德里苏丹为什么打不赢蒙古骑兵?
...术先进,可以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阿富汗山区部落,是重甲步兵的玩家,耐力很强。印度本地人则善于指挥大象,德里苏丹有一支相对强大的战象部队。1299年,笃哇汗让忽都鲁火者率5万骑
2023-08-21 17:28:00
谁才是称霸战国的精锐军 队
...上找到了亮点,中原的服饰过于笨重,且无论步骑都身着重甲,这些装备作战不便,机动性差,在同少数民族作战中“胡人”来去如风,而赵军则疲于奔命。赵王决定实行军事改革,他自己带头模仿
2023-11-20 20:37:00
辽国、金国、蒙古国、西夏国的兵器水平如何?
...自是意气风发,不但有一定数量的正规步军,更有可观的重甲骑兵,其中以“铁鹞子”最为出名。铁鹞子是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其一开始只是西夏皇帝的护卫、仪仗队,后来发展成
2023-04-25 09:48:00
庞培为什么不敢和恺撒决战?
...短兵相接,近身格斗,庞培的骑兵没有冲击力,被恺撒的重甲步兵压着吊打。恺撒的重甲步兵以长矛为武器,直接刺向骑兵的面颊,战场上哀嚎一片。骑兵防线崩溃,恺撒的重甲步兵杀向中路,庞培
2023-08-20 16: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