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谷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有些人认为易胖体质是湿气重,胖是湿气重造成的,减肥第一要义是否是祛湿?对于健康体重管理,中医有什么建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李杰表示,肥胖的原因挺复杂,涉及体质、代谢、饮食、情志等多个因素,因此是否祛湿要根据体质来定,盲目祛湿可能会损伤人的正气,影响代谢。
李杰建议,健康体重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体质为本。对于不同体质进行调理,比如湿热型,特点是口干口苦,皮肤易长痤疮,小便黄、大便黏腻,舌苔黄腻,可以考虑用健脾利湿、清热利湿的食材,比如说冬瓜、赤小豆之类的药膳。脾胃虚寒的,可以考虑应用艾灸来增强阳气。
二是饮食有节。饮食要注意结构和顺序,肉类和蔬菜类要进行搭配,忌生冷、油腻,推荐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萝卜、青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苹果、樱桃等平性或者温性的水果。
三是动静结合。除了饮食调理之外,运动也是重要的方法,中医功法锻炼可以发挥健脾化湿、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比如八段锦,其中有一式叫“调理脾胃须单举”,脾主四肢,四肢活动又会促进脾胃运化,让湿气排出。另外,还可以通过循经的拍打和揉按一些特殊的穴位,比如足三里、三阴交,这两个穴位都对脾胃调理有重要作用。
李杰说,健康体重管理应该是以“长期稳定”为目标,并不是短期速效,尤其是不能采用极端的减肥法,比如服用泻药,既不长久,也容易反弹。中医倡导“因人而异”,根据脏腑功能进行相应调整,从“小切口”来进行体重管理,从而推进慢性病防控这个“大工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