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为什么没有从吴起的遭遇中吸取教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4:2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往今来,为什么主持变法变革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给国家搞变法的吴起,商鞅,王安石与张居正没有好下场,那怕是企业里面的变革者,变革一旦结束,人也被炒掉了。

我们知道,在战国初期,魏国是最重视人才与使用人才的,但是魏国也是最不能识别人才,并且驱赶人才的诸侯国。

魏文侯任用了政治上的人才如子夏、段干木、田子方,任用了军事上的人才如乐羊、吴起,任用了经济上的人才如西门豹,使得魏国空前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

但是很奇怪,魏国同时又因为不识人,并且驱赶人才而导致衰落,比如魏武侯时,错用了一个奸人公孙痤,导致魏国流失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如吴起被迫去了楚国,商鞅被迫去了秦国。

吴起与商鞅一前一后分别在楚国与秦国实施了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两人结局也一样,吴起被楚国贵族砍死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商鞅被秦国贵族车裂。这就有个疑问,吴起与商鞅都在魏国呆过,而吴起在楚国变法是公元前386到公元前381年,共5年;商鞅在秦国变法是是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两者相隔25年。

吴起是公元前381年死的,而商鞅是公元前390年生的,吴起死时,商鞅9岁,以吴起的名声,商鞅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没有研究过。当34岁的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其中许多变法的内容,与吴起当年的变法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以法治国,整顿吏治,纠正私斗民风。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几乎就是抄吴起的,两人也正是因为这些变法内容而遭到旧贵族的杀害。

那么,我就感到十分奇怪,以商鞅的智商,他既然研究了吴起变法的内容,并且借鉴了,他为什么没有想到如何避免因变法而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并且,吴起在遭到旧贵族的围攻时,在死前还运用了兵法的权谋与旧贵族同归于尽,吴起被杀后,楚王立即灭族了70多个贵族,因为他们在杀吴起时,同时还在楚悼王的尸体上戳了很多窟窿。这就是吴起的厉害之处,商鞅呢?没能做到这一点,他带着商地的人造反,战败身死,然后被车裂了。害他的贵族一个都没有因此而被灭族。

有吴起的前车之鉴在前,商鞅依然犯下了同样的错误,为什么?

这或许是由法家的特征决定的,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文士的哲学,为贵族谋,墨家是游士的哲学,为百姓谋,道家是隐士的哲学,明哲保身,而法家不同,是谋士的哲学,专为君主谋。

在法家眼里,没有天下,没有贵族,也没有百姓,只有君主,类似于现在的咨询机构,眼里只有老板,只要老板同意了,制度就推行下去,其他人的利益一般不太关心。所以,在企业里面搞变革的人,只要变革结束,新制度推行,效果出来后,老板一定会马上炒掉这个主持变革的高管,以平息其他人的愤怒,但是,制度不会放弃,其实学的就是楚王与秦王。

导致的结果是:君主一死,新君没有权威,旧贵族发难,谋士死。所以,吴起也好,商鞅也罢,摆脱不了法家的宿命。韩非子更惨,旧贵族挟持君主,无法变革,最终客死秦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楚国百万雄师败于秦:吴起被杀背后的权谋与教训”
...的楚国,为啥打不过秦国?只因为他们杀错了一员大将。吴起这被错杀的大将就是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许多人才的经历相似,吴起也先后到过多个国
2024-02-16 11:42:00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期的代表,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富强的成效显著,而楚国的吴起变法也是比较成功的,南方的老牌大国曾经在变法中看到了战胜秦国的希望。吴起,山东菏泽人,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家境殷
2023-07-15 10:47:00
吴起:楚国变法的英雄与悲剧人物
...个时期的代表,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强盛取得了显著成效,吴起对楚国的变法也比较成功。南方的老牌强国一度在变法中看到了打败秦国的希望。吴起,山东菏泽人,战国时期卫国人。他出生在一个富
2024-04-13 06:55:00
魏国留不住人才,嫉贤妒能是根源
...是人才竞争?战国时代的魏国,丢掉过一大批优秀人才,吴起、商鞅、孙膑、范雎……战国早期,魏国是当仁不让的强国,吊打周边国家不在话下,灭中山、破强秦、占河西、强迫周天子分封三晋为
2023-06-10 11:46:00
战国变法风云:李悝、吴起、商鞅的兴衰之路
...大败魏军,魏国国力从此衰弱,没有在崛起的时候。楚国吴起变法,变法者吴起,此人是战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缺点是好色,后来来到了楚国,帮助楚悼王变法,变法触动了
2024-02-23 13:26:00
商鞅之死:秦国崛起的助推器
...苦恼万分的时候,前面助魏国李悝改革并成功抗击秦国的吴起遭到谗害,只能离开魏国,并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渴望功名利禄的他决定去投靠楚国,毕竟这种时代越乱就显得他越有用,楚国就乱得他
2023-12-27 14:42:00
战国七雄变法之争:为何秦国的“商鞅变法”能一枝独秀?
...的变法,实际上战国七雄都曾进行变法,比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邹忌改革,胡服骑射等等。但在战国时期的诸多变法中,只有“商鞅变法”的效果最好,秦国也凭此一跃成为战国七
2024-02-14 18:26:00
...其实不是,他应该是借鉴了之前一位大神的经验,那就是吴起。先说商鞅。当初为了推行变法,秦孝公先安排商鞅跟甘龙、杜挚这两个守旧派的代表进行了一次辩论。不出意外,商鞅占据了上风(毕
2024-05-28 06:14:00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吴起文能治国理政,武能安邦定国,且最早训练历史上最强特种部队——魏武卒。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而吴起离开魏国十
2024-02-15 0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