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5 10:47: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及战国时期的变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通过这条变法之路,一跃成为能够吞并六国的强国。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的一统天下,就是秦国对商鞅变法最好的评价和肯定,即使商鞅早已被五马分尸,烟消云散在万物尘埃里。其实商鞅变法只是那个时期的代表,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富强的成效显著,而楚国的吴起变法也是比较成功的,南方的老牌大国曾经在变法中看到了战胜秦国的希望。吴起,山东菏泽人,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富裕家庭。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史记》对吴起的首句评价是“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早年的吴起为谋求发展,花费重金四处寻找做官的门路,为此家里的积蓄消耗殆尽。连一官半职也弄不来的吴起,遭到邻里乡里的耻笑和嘲讽,心性高傲的吴起一怒之下杀死了嘲笑自己的三十多个人。

犯下命案的吴起对母亲磕头发誓,做不成一国卿相,自己绝不回来。起初吴起拜孔子的徒孙曾申为师,学习崇尚仁爱的儒术,后来吴起的母亲去世,吴起没有遵守古人守孝奔丧的准则,遭到恩师曾申的厌弃,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自此吴起走上了弃儒学兵的道路,兵者诡道也,性格多诈的吴起遇上了契合自己的兵法,几年之后就学有所成。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身在鲁国的吴起请求为将,但鲁国君主鲁穆公一直疑而不决,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吴起算是半个齐国人,将兵力交给吴起难免会有叛逃投敌的嫌疑。大概是郁郁不得志的吴起太渴望功成名就了,知晓鲁穆公心思的吴起,竟然做下杀妻的极端行为,来表示自己的忠心。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鲁穆公这才打消疑虑,任用吴起为将,鲁军经此一战大胜而归,正当鲁穆公想重用吴起的时候,身边有人进献谗言,说吴起连枕边人都敢杀,可见此人的心肠坚硬,为求功名利禄的凶狠之徒。鲁穆公思考再三,下令免去了吴起的官职,遭受冷落的吴起只好离开鲁国投奔魏国。公元前409年,魏国君主魏文侯起用吴起为将,攻克秦国两座城池,魏军士气大振。

第二年,吴起又展示了积累多年的兵家学识,率领魏军势如破竹,号称战国精锐军队之首的秦兵退守洛水。吴起领兵期间,格外重视和士兵的亲近感,爱兵如子的他连吃饭睡觉都和士兵一起,吴起的行为在魏军中深得人心。将谋兵勇的魏军成功拿下河西地区,魏国立即将河西地区设为西河郡,劳苦功高的吴起担任第一任郡守。担任郡守期间,吴起虚心向儒学名士子夏学习当初舍弃的儒术,创立将士一体的武卒制。魏文侯死后,儿子魏武侯继位,并亲自乘舟而行,去视察吴起的西河郡。魏武侯对山河壮丽的西河郡感叹不已,连连称奇,认为是魏国的重宝。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魏国国相公叔氏嫉妒吴起的功劳,于是对魏武侯说吴起的心思不在魏国,请求魏武侯赐婚公主来试探吴起。同时公孙氏又邀请吴起来自家做客,让自己的公主妻子对自己打骂,以此让吴起认为公主骄纵蛮横。当魏武侯下令赐婚吴起的时候,吴起婉辞不受,正好印证了公孙氏的话,自此魏武侯对吴起失去了信任。同时害怕有朝一日会被降罪的吴起,整日忧心忡忡,出于自保吴起又逃离了魏国,转而投奔楚国。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对吴起素有耳闻的楚悼王开心不已,他先是任命吴起为太守,然后又提拔为楚国令尹,相当于楚国的国相。吴起感恩楚悼王的提携,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功绩,在楚国实行变法。变法内容尤其针对楚国贵族,传位三代的贵族失去了继承爵位和俸禄的资格,用这笔开支去抚慰浴血奋战的士兵。和楚王关系疏远的贵族,都要分配到偏远地区发展人口,减少官员的俸禄和淘汰掉没有任何作为或者无可厚非的官员。所有节省下来的钱财,全都投入到富国强兵上来,特别是对楚国士兵的安抚和供养。

吴起对官场上假公济私、指责陷害的不良风气加以整治,彻底杜绝托关系找门路的楚国旧俗。吴起变法的确让楚国强盛了数倍,原本存在感极低的楚国强大到诸侯无不畏惧的地步。然而吴起实施变法的过程中,得罪了不少楚国贵族和官员,他们都在暗暗等待能够杀掉吴起的机会。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失去了最大的依靠,蓄谋已久的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乱箭射伤了吴起。心生一计的吴起跑到还来不及下葬的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大呼“诸臣叛乱,谋害我王”的话,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还没等到援兵,吴起就被乱箭射杀在了这里,捎带着楚悼王的尸体也惨遭伤害。

他能力不输商鞅,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

楚国的法令规定,任何伤害国王尸体的行为,都要被处以灭三族的极刑。楚肃王继位后,下令逮捕了所有参与这场叛乱的贵族官员,并全部处死。在这场叛乱中,情急之下的吴起将箭头扎进楚怀王的尸体里,因此被处以重罪。可是吴起那时候已经死了,不肯罢休的楚肃王下令将吴起的尸首五马分尸。不同于商鞅变法的干净利落,即使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商鞅变法措施依旧得以延续,秦国日益富强。

而吴起变法在吴起死后彻底废除,本来走上强盛之路的楚国,再一次停下了脚步,吴起在楚国这么多年的变法功亏一篑。历史上对吴起的评价多是看中他的才能,的的确确是一个富国强兵的人才,可他为了功名利禄狠心杀妻的行为,一直不肯被崇尚理学的文人所接受。纵观吴起的生平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情刚烈、容不得一点委屈的人,他对功名利禄的渴望源自他早年坎坷的求官之路。吴起也是一个自尊心过强、极端到骨子里的人,受不得一点嘲笑,为此他可以怒杀三十多人。吴起的确善用兵法,但身处政治漩涡却不懂半点权谋,以至于招来三次杀身之祸,最后还是没能逃离死于非命的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的一生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
吴起,卫国人,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他的一生是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杀邻止谤吴起小时候聪颖好学,年轻时家境富裕,为了做官把家里金钱都花完了还没有谋得一官半职
2023-02-24 18:20:00
商鞅之死:秦国崛起的助推器
...没有坚持,变法再次失败。 而这个时候秦国已经经历过商鞅变法,当时秦孝公和楚悼王一样犹豫,旧贵族势力也同样猖獗,但商鞅脱颖而出之后,秦孝公就力排众议,命他于公元前359年颁布
2023-12-27 14:42:00
他打仗无人能敌,却为功名不惜杀妻
...史上就有很多视功名为头等大事的人,他们可以说将功名利禄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他们可以为了功名做出十分出格的事。但是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中国战国初期的一位名将就是如此,他
2023-07-19 18:07:00
吴起: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铁石心肠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禁止行贿托请,打击了贵族垄断官职的风俗。后来秦国商鞅变法中的许多项目就是继承自他的思想。改革实行了短短几年,楚国的面貌大为改善,在经济、政治实力上都显著增强。军事上他带领军
2023-12-07 13:30:00
吴起:春秋战国的治国奇才与悲剧英雄
...家内部挖潜,如战神白起、李牧,有的国家高薪招聘,如商鞅、乐毅,他们都为公司的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军神吴起本文要说的也是这样一名重量级的人物,他对外能攻城略地,对内能治国安民
2024-01-12 07:52:00
魏惠王嫉贤妒能毁坏了魏国国运
...吴起害怕获罪,于是离开魏国到了楚国。公叔座临终举荐商鞅公叔座逼走了吴起,嫉妒之恶并未因此而灭绝。在《商鞅列传》中,司马迁提到商鞅供职于公叔座门下,却并不受重用。“鞅少好刑名之
2023-05-21 13:54:00
吴起战功赫赫但却为人所不齿,这是为什么呢?
...了横在这对君臣之间的一根刺,试想一个人可以为了功名利禄而杀死自己的妻子,那么将来是否会为了更大的利益出卖国家呢?最终鲁穆公还是对吴起起了疑心,免去了他的官职。吴起此后经人劝说
2023-05-21 05:20:00
吴起为求功名不择手段,楚悼王为何要起用他变法?
...求变而力主改革的人,最后难免都会受到旧势力的攻击,商鞅不也是如此么?
2022-12-25 18:22:00
哪怕商鞅如此惨死,天下人才依然拥向大秦
...多甚至堪称悲惨,比如说,奠定强秦根基的代表性人物—商鞅,孝公死后,保守派立即诬陷其谋反,结果,新上位的惠文王,竟就真的引诱商鞅“谋反”,并借机诛杀了他,用的还是异常惨烈的刑法
2024-04-25 16: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