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5 06:30:00 来源:戏说三国

吴起文能治国理政,武能安邦定国,且最早训练历史上最强特种部队——魏武卒。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而吴起离开魏国十几年,魏国就失去霸主位置了。所以说孙武和吴起谁强真不好说,孙武只专心军事,不插手政治(严格来说不被上位者当刀子)所以虽病逝但也算善终。而吴起却敢为施展抱负,善变法强国,但终究被卸磨杀驴惨遭横死,甚至死后名声也被当权者污蔑,世人也甚少谈起。除了史书记载,又有几人知道白起之所以名“起”,皆因为吴起呢?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白起一生的战绩,除了他个人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因素就是他拥有一支现成的强大军队,没有强大军队的支撑,白起压根不能取胜。而这支强大军队就是商鞅变法造就的,是秦国变法形成的,可以说,白起的战绩,一部分因素是卫鞅变法提供的军队保障。如果没有卫鞅变法,尤其是军功制,白起是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因为他展现自己军事才能的舞台是卫鞅变法的军功制提供的。大秦之所以强大到灭六国,只有一个原因,秦孝公嬴渠梁支持的商鞅变法,这与任何将领无关,即使没有白起,在这套变法体制下,也会涌现出很多很多类似白起的人才。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吴起整的是精兵政策,在魏国最强的时候,为魏国训练魏武卒,严格的挑选训练,好的装备,加上变法赋予的福利。吴起在的时候,魏国最次打平,秦在商鞅变法之前除了人多、好勇斗狠,确实面对魏军挺吃亏的,还穷。不过后来排挤变法派,吴起也走了,魏国逐渐走下坡,齐秦分别一人一下,几乎让魏国回到解放前,吴起留下的精锐挥霍光了。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吴起在楚国变法失败,吴起变法急功近利,要把全部贵族往死里打。变法要懂得运用计谋转移矛盾才行,不能一下都削弱,而是要找一下罪名一个个打掉,还要让贵族相互举报,国君和几个小的贵族打压最强的一个贵族就行了,谁也不敢当第一,那就把第二砍了。得到的家产国君不能独享,而是和贵族平分,还要保障平民变成新的贵族。这样国君虽然没有独占,实际得到的资产一直在变多,某个贵族看着自己手里确实是变多了,实际上所有贵族占的财富是在减少。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无论怎么变法,吴起都必须死,不死就没法彻底成功。只是商鞅变法20年,吴起只有几年,楚悼王晚点死多活十几年,吴起变法就是用原来的方法也能成功。变法能不能成功,还是要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又要变法又要消除贵族百姓的怒火,只能让变法的人死,才能让人冷静下来。过十几年知道后悔了,才能懂得变法的重要性,人只有冷静下来才能后悔。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吴起比李广更早的做到了官兵平等,吴起是亲自扛军粮器械的,还有记载他亲自为士兵吮背痈。经济上,他所组建的魏武卒=五万个小地主,全家不纳税,不服徭役,士兵当天砍人头,当天结账,基本是府兵制和军功制的雏形。政工建设上,徙木立信的源头,是吴起军中立信首创,商鞅变法抄袭了这一点。

吴起变法:急功近利与悲剧命运

最主要的是选拔机制完善,详细选拔机制网上可查,着甲三重,带长戈,弓箭,军粮,长途跋涉,到目的地与以逸待劳的人搏杀,加上上面的激励和信用建立,魏国本土是武器盔甲出产国,综合起来,完美。中国军事史上孙武,吴起并称,吴起对于中国军队的职业化进程,和特种作战思想做出了杰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起:从荣耀到悲剧的变法之路
吴起这一生都在为功名和利益忙碌着,但最后的结局未免有点凄惨。吴起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但就是这样有钱的家庭,却还是无法满足吴起的需求。为了能够在做官道路上得到赏识重用,吴起不昔花
2023-11-11 07:49:00
为何吴起被杀后,楚国就亡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变法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社会震荡,而吴起变法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吴起,一位集军事家、政治家于一身的改革者,在楚国推行的一系列变革,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更对楚国
2024-03-13 13:16:00
楚国灭亡的根源是什么?
...一句话,就揭示出楚国衰亡、秦国兴盛的原因,“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战国初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活动,其中秦国由商鞅主持变法,楚国则由吴起组织变法。吴起不是楚国人,
2023-08-28 11:20:00
吴起:楚国变法的英雄与悲剧人物
...个时期的代表,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强盛取得了显著成效,吴起对楚国的变法也比较成功。南方的老牌强国一度在变法中看到了打败秦国的希望。吴起,山东菏泽人,战国时期卫国人。他出生在一个富
2024-04-13 06:55:00
吴起杀妻求将,极端性格难以立足
...时期同样有着兵家的杰出人物,与孙武并称为“孙吴”的吴起。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可谓是人中龙凤,然而即使吴起有着诸多的荣耀等身,在后世人看来,终究
2024-06-29 21:57:00
封君制度,让楚国万劫不复
...发展的毒瘤,为了解决不断膨胀的封君权利,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进行变法。吴起剧照“大臣太重”与“封君太众”是楚国的两颗大毒瘤,吴起首先就是整顿吏治,《说苑·指武》说:“均楚国
2024-02-26 13:14:00
吴起之死:性格与命运的交织
名将吴起的死因,直接原因是吴起在楚国变法,得罪了权贵,老楚王去世后,靠山倒了;根源还在于吴起性格太耿直,情商太低。吴起在楚国变法,得罪了权贵,老楚王去世后,被射杀在楚悼王尸体上吴
2023-12-28 14:30:00
吴起变法为何惨遭失败?主要原因有两点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一代名将,他先后在鲁国与魏国任过职,也立下了大功,但并未受到两国国君的信任,最终吴起来到楚国,决心一展胸中抱负。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悼王,他接手的是一个烫手山芋;屈
2024-11-22 10:11:00
吴起:战国时代的英才,文武双全却命运多舛
吴起,是卫国左氏(即山东定陶曹县)人。他精通儒、兵、法三派学术,助鲁败齐、练兵霸魏、变法强楚,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其在魏国为将时,【与诸侯大战
2024-04-27 22: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初怪才金圣叹行刑时耳朵里掉出纸团,上有两个字,道破生死玄机
明末清初,有一位很牛逼的才子,他的名字叫金圣叹,他的主要成就是文学批评,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的创作理论,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
2025-04-23 01:13:00
朱熹《大学》思想,以及其对治国秩序的影响
《大学》一书流传久远,作为一名学生,不论你喜欢与否,或者为了考试升学,几乎都一定曾经背诵过《大学》的字句。也许有人会想
2025-04-23 08:07:00
皇帝下旨株连九族后,为什么没人逃跑呢?其实不跑才是明智之举
观众们在观看古装剧时,经常会看到那些朝廷大臣,今天身处高位,荣耀无比,可是有朝一日被皇帝抓到把柄,或者惹怒了皇帝,下场不仅仅是自己惹上牢狱之灾
2025-04-23 08:33:00
新中国的第一个“万元户”黄新文,现状如何?不得不感叹命运无常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百废待兴,国内经济情况特别萧条。在经过抗美援朝战争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被延缓了下来。但是经过我国人民
2025-04-23 08:44:00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揭示了旅游的本质是“移动的阅读”。当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下“悬瓮之山
2025-04-23 08:50:00
官渡之战:英雄的崛起与霸业的奠基
在中国军事史上,官渡之战被塑造成一个军事奇迹的典范——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曹操,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一举击败了强大的袁绍
2025-04-23 09:04:00
汉朝公主远嫁波斯,中途不幸怀孕,生在当地建国,如今归属哪里?
《西游记》恐怕是很多人无法磨灭的童年记忆,相信看过的人对唐三藏一定是记忆犹新。而唐三藏的原型,便是唐代那位从中国一口气跑到天竺(印度)取回佛经的玄奘法师
2025-04-22 18:18:00
别被“抗日神剧”骗了!二战时期日本女兵,主要是间谍和护士
在各种抗日题材电视剧中,日本女兵可以说是出镜率相当大的“兵种”。排除掉这些日本女兵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以及打扮不像军人这些槽点外
2025-04-22 18:31:00
汉朝二十四帝,如果在阴曹地府齐聚一堂,刘邦最想抽的人是谁?
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无数的政权兴衰交替,公元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随后建立汉朝,定都洛阳,在历史上,一直到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
2025-04-22 18:58:00
李善长被赐死时,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却笑道:好好看看上面的字
洪武二十三年,天生星变之祸,需老臣挡之,方可免厄。数匹快马,自京城而出,携带圣旨白绫,直奔安徽定远,那是韩国公、曾经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的家乡
2025-04-22 19:12:00
山西一大妈靠拾破烂,养大独臂弃婴,长大后的女孩过得如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进步,当下“弃婴现象”减少,狠心的父母也不再那么多。过去由于生活条件的有限,不少人在生了不健康的孩子以后选择将其抛弃
2025-04-22 19:38:00
曾国藩与咸丰的斗法:整个湖南官场都挺他
他紧急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人都是他的心腹和湖南省高官,其中就有左宗棠。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很谈得来,曾国荃婉言相劝左宗棠
2025-04-22 19:58:00
“寄情翰墨——段云捐赠书法作品展”, 4月22日在山西博物院书画展厅开展。展览以段云1990年捐赠省博的书法作品为主,共87组展品
2025-04-22 22:28:00
市文旅局4月22日发布“何以锦绣”阅读之旅线路,邀请参加全民阅读大会的宾客跟随悟空、傅山、罗贯中的脚步,游览太原市知名人文景点
2025-04-22 23:00:00
知识照亮前路,阅读引领未来。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犹如一盏穿越迷雾的灯塔,清晰地提醒着我们,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立身之本
2025-04-22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