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华的“华”从哪里起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6 11:01: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中华的“华”从哪里起源?

庙底沟博物馆花瓣纹穹顶虢国博物馆玉天鹅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弋/文受访者供图论河南考古重镇,三门峡一定位列其中。豫西山川河流遍布,为古人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今天,我们来到三门峡,一起探访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虢国博物馆。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恒星考古界泰斗严文明先生曾以精准形象、颇具诗意的“重瓣花朵”理论解读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他指出:“中原好比‘花心’,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中心。围绕中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主体,主体部分涉及的山东、燕辽、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区都好比内圈的花瓣。内圈之外,还有外圈的花瓣,如闽台、粤桂、滇、康藏、新疆、内蒙古、东北等文化区。这三重结构组成的花朵,每部分之间都紧紧相连、不能分离,具有文化上高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其中,以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恒星,被誉为“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走进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镂空花饰的巨型穹顶在阳光下通透晶莹,若幻若真,给人留下浑然浩渺的时空感受。博物馆大厅穹顶的纹饰,来源于庙底沟时期的代表性纹饰——花瓣纹。“华”可能源自庙底沟文化的花瓣纹庙底沟博物馆的《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是国内首个以中华文明发展为背景,展示仰韶时代最繁荣、影响力最大的庙底沟文化的原创性展览。展览以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式”为理论依据,以历史发展轴线的顺序,讲述庙底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影响,揭示出庙底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脉地位。这里收藏着许多仰韶文化鼎盛期先民制作的彩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为月牙纹彩陶罐,是仰韶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唯一完整器物。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介绍说,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的特点是彩陶,“华”字同“花”相通,周边还有华山,所以中华的“华”和华山的“华”可能就是从庙底沟文化起源的。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阶段花纹以写实为主,到了庙底沟阶段是仰韶文化最繁荣的时期,纹饰逐渐抽象,说明人类智慧的进步。庙底沟阶段也是仰韶文化最有扩张力的时期,花瓣纹包括几何纹影响到中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它不仅是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也标志着文化意义上“最早中国”的形成。如果说仰韶晚期逐渐进入了文明社会,那么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正是文明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虢国博物馆藏着中华文明五个特性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墓地建立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虢国墓地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自1956年发现至今,先后经过4次钻探和2次大规模发掘,探明各类遗址500余处,已发掘墓葬260多座,出土文物3万余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虢季和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和墓主人级别高,分别被评为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虢国博物馆副馆长李清丽介绍说,虢国是西周时的诸侯国,它所创造的文化也代表了西周的历史文化。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西周时期是3000年前王权加固的时期,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李清丽表示,虢国人创造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连续性体现在虢国文化是西周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华文明从5000年前形成到3000年前王权加固再到2000年前统一多民族王朝国家诞生,绵延不断的文脉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的玉柄铁剑被称为中华第一剑,出土于虢君墓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假途灭虢是和虢国有关的一个成语。春秋初期,晋献公为实现霸业,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打虢国,但虞国与虢国相邻,为晋国攻打虢国的必经之地。于是他找虞国借道,灭掉了虢国,回国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虢国人没有主动侵略他国的意图,只有在被侵略的时候才奋起反抗,和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相契合。”李清丽说。西周时期的版图较商代更大,其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为今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青台遗址:发现目前中国最早的丝绸和“北斗九星”天文考古实证
阅读提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均发端于河南,它们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为赓续文化基因,
2023-08-09 11:50:00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鸟’实验室品牌,与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共建‘中华源’考古实验室,为郑州文物保护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郑州
2024-03-01 15:56:00
“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用一生找寻中华文明5000年
...我们领到村西部101国道南侧的一个山梁,这就是后来揭示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的牛河梁。从1983年起,我开始主持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在这个遗址群中,先后发现了女神庙、祭坛、
2023-08-29 11:14:00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南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巩义的文化骄傲,我们就生活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贺瑞冰自豪地说。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前后,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
2024-05-05 02:58:00
...露,该省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当日在新闻发布会
2023-12-13 22:06:00
...其中赤峰出土的C型龙造型独特,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红山文化的创造在分子人类学上多呈现N系,并且和仰韶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在山东半岛,出现大汶口文化。这是东夷
2024-04-29 22:08:00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荣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的起源》《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长江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中国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始原》《中国新石器时代》《严
2023-12-15 17:40:00
海报丨C位文物的邀约:来河南,赴一场博物馆之旅
...之宝”穿越历史长河,站上C位发出邀约:中原文物见证中华文明,来河南,赴一场博物馆之旅吧!一、河南博物院从仰韶文化点燃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到夏都二里头遗址揭开王国时代的神秘面纱
2023-07-21 12:55:00
听文物讲故事·解码三星堆|三星堆丝绸:3000余年灰烬遮不住的中华文明华彩
...,显示三星堆为长江上游重要的丝绸起源地之一,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华彩“基因”、古老密码。丝绸,是最重要的中华文化标识之一。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茧壳,郑州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家蚕,
2023-08-06 13: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