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6 15:39: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赵檬 王怡潇)相信行走的力量,行走的背后是执着、是奋斗,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步伐从未停下,创造出五千多年的辉煌灿烂,一直走到今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步起时,心已远方。8月15日晚上,“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拉开序幕,接下来,受邀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在豫留学生等90余人,通过现场推介、蹲点式和行进式采访以及专家访谈等形式,前往郑州、开封、洛阳、许昌、三门峡、安阳、商丘、漯河、南阳等市,在中原大地上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于悠久历史、博大文明中探寻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这是一场走向历史文化长河深处的追溯之旅,是与最早的中国、盛世的中国、文化的中国一次深情相遇。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2345个窟龛、近11万尊佛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近80座佛塔,蜂房燕窝般镶嵌在东西两侧的香山和龙门山上,巍峨壮观——这,就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的开凿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北宋,大规模断续营造400余年。从造像风格上看,北魏佛像不再似前朝一般清秀,而是呈现出圆润雍容的艺术气质,这是在孝文帝推崇汉文化、进行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佛教趋于本土化,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审美理想和艺术体现的现实写照。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你能想象吗,5000多年前的先民就身披丝绸、手戴玉环、脚踩“混凝土”地坪、养家禽、狩渔猎,还能喝上粮食酿造的美酒……随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发布,5000多年前仰韶村先民的生活图景正依托丰富的考古实证材料被不断还原。

仰韶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村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馆内展出了仰韶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最具代表性的彩陶花纹和造型,花瓣纹、鱼纹、太阳纹、几何纹,彩陶盆、彩陶双连壶、花瓣纹彩陶盆……一件件展品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在医圣张仲景塑像前,看着他的励志箴言,久久不能平静,为他的博大胸襟,为他的不朽之作,为他的家国情怀……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华夏大地瘟疫横行。南阳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等传世之作,受后世敬仰而封医圣。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河南省南阳市不仅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更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医圣祠,作为中医文化的象征,正是这片土地上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位于南阳市区内的医圣祠是张仲景唯一的墓冢,受历代祭奠留下很多古迹,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提起贾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贾湖骨笛。

或许是为了模仿鹤鸣、吸引猎物,又或许是为了向上天祈愿、诉说心声,贾湖先民取仙鹤尺骨锯截钻孔、修整成器,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一项惊人的创造。

贾湖遗址迄今共出土骨笛近50支,大多为七孔。其中部分骨笛可吹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而在此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先秦时期才有五声音阶。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破译河南文明密码 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北宋时期,制瓷匠人尝试着驯服空气与火焰,记录变幻万千的“胭脂云霞”,带给人们举世无双的钧瓷宝藏。

1000多年后,“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在钧窑炉火生起的地方抚今追昔,找寻一份五光十色的记忆。

钧瓷发源于禹州,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是一种以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的瓷器,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著称于世。

唐朝时期,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为钧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河南禹州地区的优质陶土,为钧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料;而宋朝经济的繁荣,则为钧瓷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编辑:陈梦伊审核 :范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国旅行商代表“踩线”河南 共谋旅游合作新篇章
...国界的中华文化奇遇便由此展开。6月28日,应邀参加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8名韩国旅行商迎来了此次河南之行的精彩收官站——许昌。他们热情依旧,全身心沉浸在这片承载深厚
2025-06-29 11:43:00
新意绽放古城间 日本旅企携手河南“玩转”文旅新机遇
...从二里头遗址的文明曙光,到“宋韵今辉”的开封古城,河南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千年故事铺陈开来。这里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更是以“让历史活起来”的创新实践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
2025-06-28 13:12:00
...的汉代仕女风姿,感受“文化+科技”带来的全新体验。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年刚刚落成,该馆运用数字化文物元宇宙展现方式,结合高精度数据处理单元与三维视觉展示系统与方法,打造
2024-05-19 08:51:00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他感慨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2023-07-15 09:36:00
...的国际影响力与文化软实力。活动自正式启动以来,共有河南、山西、江西、江苏等近30家国传中心或海外社媒账号参与活动,各大海外社媒平台累计发布主题视频、帖文200余条,海外传播覆
2025-05-27 07:43:00
山海相连 258名华裔青少年走进河南博物院探寻文化根脉
...。7月23日上午,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河南集结营在郑州顺利启幕。当日下午,258名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等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河南博物
2025-07-23 21:43:00
这就是老家的味道!“河南美食之旅”即刻出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舌尖翻涌黄河浪,跟着美食游河南。7月18日晚,“夏爽中原 老家河南”2025河南美食之旅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河南漯河举行。伴着沙澧河畔的盛夏晚风,贾湖骨
2025-07-19 15:19:00
【地评线】听·见|为什么说中文是“穿越时空的礼物”
...龟甲上找寻答案。时光倒回约公元前14世纪,甲骨文作为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登上历史舞台。圆中一点是日,一道弯钩是月。“形声相益”的造字法成为汉字绵延几千年的基因密码。从甲
2025-04-21 12:34:00
以“字”为桥,跨越千年!甲骨文“穿越时空”与河南学子相遇
...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河南省实验小学精彩上演——来自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讲解员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甲骨文文化之旅,让千年古老文字在
2025-04-22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