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5 09:36:00 来源:杭州网

2022年10月28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

他感慨地说:

“殷墟我向往已久,

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

古为今用,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

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

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近一个世纪来

考古工作者栉风沐雨

对殷墟持续发掘研究

殷墟作为实证中华文明

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

揭示了中华文明密码

延续了中华文化根脉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遗址考察。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这里先后发现了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

王陵大墓、祭祀坑、聚落遗址、

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

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片、青铜器、

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

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我国商代晚期都城的风貌

2006年7月13日

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标志着殷墟的重要国际地位

成为文化自信的一种象征

在其成功申遗17周年之际

让我们一起

走进古老殷墟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这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

通高22.5厘米,长40厘米,重7.1千克

牛头前伸、双目大睁、牛口微张

牛角弯曲有力,四足粗短壮实

生动展现了一头成年水牛的雄姿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该鼎出土自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

器形硕大,造型庄重

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性作品

这件由妇好子女特意为其铸造的青铜重器

不仅伴她安息了数千年

也成为我们了解商代厚葬礼仪的国之重器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据不完全统计

殷墟至今已出土马车上百辆

精心打制的马车可用于

日常出行、田猎、礼仪、战争等

不仅代表了中国3000多年前的制造业水平

更是当时身份等级的象征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殷墟出土了多件青铜斝

纹饰细腻典雅、样式中正庄严

是商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的一个缩影

也是殷商时期祭祀文化与酒文化的见证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殷墟出土的陶三通管表明

3000多年前这座商代晚期都城

铺设地下排水管时已形成网络分支

让我们能够从中一窥殷商时期的

城市规划理念和王朝都城面貌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除了龙形玉玦

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写实玉雕和装饰性玉器、玉礼器等

为研究商代的制玉工艺、

用玉制度、玉器功能、玉器文化等

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数千年传承不息

一代代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

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

跨越时空、指引未来

殷墟

作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价值之大

地位之高

意义之重

不言而喻

在新的历史起点

它仍将继续诉说“大邑商”的传奇故事

带我们领略中华文明

不断焕发的蓬勃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解码商文明,纪录片《寻古中国·寻商记》今晚开播
...析河南郑州商城书院街遗址出土的金覆面和铜覆面、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亚长牛尊等多项考古研究新成果。书院街遗址金覆面、铜覆面,为研究商朝建立提供了新证据。遗址北片区考古新发现的14
2025-03-03 15:01:00
视频丨“字”从“豫”见你 横竖撇捺书传奇
...一竖皆智慧,一撇一捺皆传奇。记者通过探访贾湖遗址、殷墟博物馆、许慎文化园等地,与网友一起在河南多所博物馆里探寻与汉字有关的“秘密”。这里,探寻汉字起源汉字的起源在哪里?是谁发
2023-07-21 12:56:00
最前沿,最热血,最古老 这份“安”利清单上合宾朋请查收
...渠工程对他们来说是极具示范意义的成功案例。最古老 殷墟博物馆里的文明印记殷墟博物馆内,青铜器纹饰流转着岁月光泽,甲骨上的古老文字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头密码。“我的国家使用西里尔
2025-07-27 13:47:00
...出发,探寻汉字起源!其实,更是探寻我们的根与魂。在殷墟触摸一片甲骨惊天下,在戚城看“中华第一龙”里的甲骨文写法构型,在梁村走进仓颉陵穿越时空“拜师”,在淇河畔吟咏“蒹葭苍苍,
2023-07-21 12:56:00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
2024-02-26 10:34:00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到关键作用。 甲骨文是一种系统成熟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殷墟甲骨文之外,还有少量的周原等地周初甲骨文字等),是商代晚期王室或贵族用于占卜记事而契刻(少量或写)在龟甲兽
2024-06-14 06:24:00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华夏瑰宝
...,也正是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的时代课题。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甲骨文,亦称殷墟卜辞、殷墟文字、契文、殷契等等。它
2023-08-15 08:17:00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
2024-03-02 16:11:00
互动H5丨甲骨上的文明密码
大河网讯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近4000件套精美文物随之揭开神秘面纱,其中四分之三的文物是首次亮相。殷墟及其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
2024-02-26 18: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