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每天弯腰几千次垫平钢轨 双眼看出两毫米高低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7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生活报

“发现最美铁路”走进抚远 探访“东极养路人”

每天弯腰几千次垫平钢轨 双眼看出两毫米高低差

每天弯腰几千次垫平钢轨 双眼看出两毫米高低差

每天弯腰几千次垫平钢轨 双眼看出两毫米高低差

每天弯腰几千次垫平钢轨 双眼看出两毫米高低差

生活报讯 (实习生周思彤 记者栾德谦 文/摄) 14日,“发现最美铁路”第四站来到抚远市,在“东极粮运大通道”前抚铁路抚远站外,记者一行邂逅了哈铁佳木斯工务段抚远工区正在作业的“东极养路人”。

“我的眼睛就是尺 这儿差两毫米”

“我的眼睛就是尺,这儿差两毫米。”哈铁佳木斯工务段抚远工区工长苗韦亭在轨枕的上方架着道尺,一边测量,一边用标记笔在轨枕上写下“-2”“+1”的数字。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仅凭双眼就能目测出钢轨的高低差值。

苗韦亭向记者介绍,抚远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铁路养护工作者每天都要作业十多公里、步行20000多步。记者问他什么时候最辛苦,“最辛苦的时候还是冬天,温度最低能到-30℃,脸和手都被冻得通红,而且站内除雪只能靠人工,站区3公里的长度要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8点。”苗韦亭说。

9月中旬天气微凉,当地的昼夜温差达到10℃。忙碌了一会儿,苗韦亭的额头上流下了汗水,脸也被晒得黝黑。列车在铁轨上顺利行驶、乘客享受平稳安全乘车体验的背后,是无数铁路养路人的辛勤耕耘,正是因为他们在岗位上履职尽责、用心守护每一寸铁轨的安全,才能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行,让每一趟车载满安全和幸福。

12人养护109公里线路 每天弯腰几千次

“前抚段铁路沿途穿越多片沼泽地,拉粮食的货运列车又比较重,再经历冻胀春融,路基极易变形,我们日常负责的线路全长109公里,约占整条前抚铁路的三分之二。”苗韦亭向记者介绍,他所在的工区共有12名职工,大家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因为这条铁路地处全国铁路网最东端,大家都亲切地称呼我们‘东极养路人’。”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铁道上许多工人拿着半人高的工具,不停插入铁轨下方两处轨枕中间的道砟石里。原来,工人们使用的工具是铁制的起拔道器,重约三四十斤,需要一个人把它抡起来,再通过落下的力冲击道砟石,像千斤顶一样抬升钢轨,方便垫片。苗韦亭告诉记者,为了垫平钢轨,他们每天都要弯腰几千次,一个冬天要撤换垫板几万块。

记者了解到,北方冬天温差大,铁轨会出现热胀冷缩,造成线路不平整,会对列车行驶造成安全隐患,这时就需要“养路人”通过铁路专用工具对铁路进行修整。夏天作业烈日炎炎,还有蚊虫叮咬;冬季作业时穿着厚厚的棉衣,也阻挡不了-30℃刺骨的寒风。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这群年轻人还是义不容辞地坚守着。“东极养路人”在守护铁路轨道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零失误”,筑牢铁轨安全质量底线,守护“东极粮运大通道”安全运行。

守好粮食大通道 心中充满自豪感

记者了解到,前抚铁路西连同江市,东至抚远市,是北粮南运的主要线路之一。每年通过这条铁路运出的粮食达27万吨,够135万人吃一年。

在抚远站前,讲解员向记者介绍:“抚远是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4200亩。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被国家命名为鲟鳇鱼之乡和中国大马哈鱼之乡。2022年抚远的粮食总产量达36.96亿斤,蔓越莓产量1700吨,渔业总产量17653吨。”

在抚远土生土长的苗韦亭自豪地告诉记者:“记得我小时候,粮食都靠汽车运输。后来有了前抚铁路,家乡通了火车,一趟趟列车像钢铁长龙一样,拉着农户们一年的收成驶出‘北大仓’,如今这里已成为了国家粮食主产区。”

7年间,苗韦亭用青春守护“东极铁路”,在抚远市这座边境小城,他和同事们度过了春夏秋冬、看遍了四季变换,寒来暑往间褪去了青涩,从翩翩少年成长为“参天大树”,用坚实的臂膀承负着“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运输,我要和班组伙计们坚守在这条铁路线上,为祖国‘东极铁路’畅通提供保障。”苗韦亭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现最美铁路】用青春守护“东极”粮运大通道
...14日,佳木斯工务段抚远工区工长苗韦亭在前抚铁路进行钢轨养护作业。蔡晓娟 摄前抚铁路,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江平原一条国铁Ⅱ级单线内燃客货共线铁路,西连同江市,东至抚远市,是北
2023-09-14 21:19:00
...的同事,一边带领着大家把上百斤重的养路机械缓缓抬到钢轨上。他叫苗韦亭,29岁,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务段前进镇线路车间抚远工区的“90后”工长。他所在班组主要
2023-01-16 08:34:00
...声打破了站区的平静。在作业现场,职工们一字排开,将钢轨螺栓和零扣件摘净,摆放到指定位置。钢轨两头的锯轨机锯片高速转动,火花四溅。 春节以来,春耕物资专列开行密度与日俱增,列车
2024-02-20 18:21:00
钢轨探伤工夜行183公里为钢轨做“B超”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车长胡小福驾驶大型探伤车对钢轨进行探伤检测。 通讯员杨黎君 摄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5日讯(记者徐丹 通讯员杨黎君)1月13日零时,寒风呼啸、夜黑如墨,
2023-01-15 21:34:00
...图板上画路徽。老师郑重地告诉我们,路徽由“人”字和钢轨的横截面组成,寓意“人民铁路为人民”,通俗地说就是“人在钢轨上”。毕业后,我来到原贵阳铁路分局都匀工务段报到。从此,手里
2023-05-07 09:04:00
滇藏铁路丽香段进入精捣精调阶段,预计年内建成通车
...产大型养路设备技术优势,组织9台陆续补充石砟、平整钢轨、调整坡度,确保4遍整道作业完成后,轨道质量综合指标(TQI)值控制在3.0mm以下,充分满足动车组以140公里每小时的
2023-10-20 16:18:00
南铁全力打响今冬明春电煤保供攻坚战
...利用道尺对线路进行测量,确保线路捣固后的高低水平、钢轨间距在规范内。倪述洵摄 捣固车辆下部的捣固镐头不断插入道床石砟内,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捣镐准确地在枕盒中插入,夯
2023-01-20 16:05:00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工程师奖”获得者黄佳乐:让无形的数据化作有形的生产力
...报客户端吴君5月24日,黄佳乐刚从武九客专线大冶北高铁钢轨打磨通宵作业现场,风尘仆仆赶到江苏参加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三十三届颁奖大会,接受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工
2024-05-24 17:08:00
武铁完成管内京九铁路第一阶段集中修施工
...完成京九线道岔清筛、线路清筛、线路捣固、道岔捣固、钢轨打磨、道岔打磨、配砟整形等多项施工任务,全面提升线路质量,恢复线路设备运输体力。图为武铁管内京九铁路开展第一阶段大规模集
2024-06-09 12: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长假“奔县游” 美景与美食皆不可负
大皖新闻讯 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位于安徽绩溪县的鄣山大峡谷景区,10月3日至5日连续在上午十点多钟就发布当天限流公告。络绎不绝的车流与人流
2025-10-09 13:47:00
供热缴费丨菏泽永恒热力第一批开通缴费小区明细
尊敬的热用户:菏泽永恒热力现公布2025-2026年供暖季第一批开通缴费小区名单,现已开通缴费小区共316个,其他小区将根据各项供暖工作进度陆续开通缴费
2025-10-09 13:14:00
敬老院里笑声扬 郓城志愿服务不打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 通讯员 崔如坤国庆中秋双节同庆,郓城县丁里长街道敬老院里暖意融融、笑声不断。10月5日,郓城县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带着满满心意来到这里
2025-10-09 13:14:00
近日,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用一句“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的幽默语录火遍全网,6元鸡排卖出60元的情绪价值,其幽默风趣的经营方式和真诚服务近期引发网络广泛热议
2025-10-09 10:00:00
冠军揭榜!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圆满结束!
10月5日,2025亚太青少年辩论锦标赛(德阳站)在四川省德阳市圆满闭幕。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支大学组队伍以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2025-10-09 10:49:00
胡欣红据媒体报道,中秋过后,包装精美、寓意团圆的月饼,一夜之间从“宠儿”变为“弃儿”。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未卖完的月饼将全部下架寄回厂家
2025-10-09 10:49: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央政法委网站消息,2025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在京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2025-10-09 10:56:00
宏昆集团携手中国人民大学 共绘“陆地游轮”品牌发展新蓝图
9月27日,宏昆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品牌战略规划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宏昆酒店集团董事长兼CEO叶漫青、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
2025-10-09 10:56:00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书院·阅莱阅好 悦读秋韵】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举行“家国同庆·书香传情”阅读活动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土楼村农家书屋内书声琅琅、笑语盈盈,一场以“家国同庆·书香传情”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行
2025-10-09 10:28:00
【红色导师·思想汇报64】在金融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2025-10-09 09:29:00
国庆坚守“医”线 | 看不见的战场,离不开的“侦察兵”
鲁网10月9日讯金秋十月,红旗飘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朋友圈里,是各地的美景美食;欢声笑语中,是阖家团圆的幸福。然而,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里有这样一个地方
2025-10-09 10:28:00
画里有话|教育的“桥”不该由跪下的身体搭成
近日,河南郑州中牟县某学校班级组织的“愧疚教育”活动引发热议。活动中,家长们跪成一排,学生蒙眼从家长背上踩过。有女生摘开眼罩后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
2025-10-09 09:2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网络中国节·中秋随着国庆中秋假期收官,不少市民将回归工作模式。回顾这个假期,他们没有经历旅途的奔波,却在熟悉的城市里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2025-10-09 07:26:00
以传统文化凝聚侨心、联结两岸,栖霞区两场中秋主题活动接连举办一轮“中秋月”,照进游子心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朱国磊)近日
2025-10-09 07:32:00
AI-AR导航定位“精准打靶”肺结节这项全国首例手术操作更便捷、更安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潘相龙吴怡“本还在为术前多闯一道‘难关’而忧虑
2025-10-09 0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