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黎玉松
在我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一条铁路绕城而过。上世纪80年代,我在县望城中学上学。周末不上课,我们一群小伙伴常常沿铁道线嬉闹、追逐、拣煤核。偶尔一列火车开过来,“哐当哐当”,那喷云吐雾的蒸汽机车、那震耳欲聋的汽笛声、那黄绿相间的绿皮火车……年少的我站在旁边,对铁路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考取自己心仪的铁路学校。初中毕业,全州统一中考,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填报了3所铁路中专,最终被北方一所铁路学校录取。
在学校,作为未来要走上铁路工作岗位的学子,我们上的第一节机械制图课,是用圆规、丁字尺在图板上画路徽。老师郑重地告诉我们,路徽由“人”字和钢轨的横截面组成,寓意“人民铁路为人民”,通俗地说就是“人在钢轨上”。
毕业后,我来到原贵阳铁路分局都匀工务段报到。从此,手里有了一本红色的铁路职工工作证。穿上那身藏蓝色的路服,头戴路徽大檐帽,照着镜子,心里别提多美了。
入路后,我来到黔桂线上独山与都匀交界处的京寨工区,领到一把8斤重的捣镐,成了一名线路工,每天都和钢轨打交道,真正成了铁路上的人。每天,我和工友们要来回巡查老黔桂线京寨至丙午区段的7公里线路,其中有12320根枕木,每人每天抽换8根,或者捣固50头枕木。我清楚记得和工友们一起扛着捣镐挖翻浆的场景,雨季遇上线路积水翻浆冒泥,一镐挖下去,泥浆马上糊满了全身。一个和我同时入路的养路女孩,泥浆溅在她青春的脸庞上,她委屈得“哇”一声大哭起来。工区铁道线旁春天野花的芬芳、夏天轨道上的酷热、秋天热情四射的浪漫红叶,还有山口处冬天刺透皮骨的寒风,一年四季的流转,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铁路“新兵”慢慢读懂了铁路人的火热生活。
随着岁月的增长,与路内的人和事接触多了,我才知道线路工是铁路这部“大联动机”上的一颗螺丝钉。特别是我走上宣传干部岗位后,有机会跨段采访,能够接触和学习铁路车机工电辆各方面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这些铁路上的人,有在铁路窗口服务的售票员、列车员,也有默默无闻的线路工、信号工、检车员、火车司机等,这些“在钢轨上的人”,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确保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中国铁路路徽,总能唤起人们乘坐火车出行的记忆。“人在钢轨上”的精巧构思,既庄严宣示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也见证着一代代铁路人在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的坚实足迹。至202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2万公里,复兴号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从百年前“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的喟叹,到成功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铁路折射百年沧桑巨变。在这一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勤勉奉献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朴实无华的追梦者,如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照亮了中国铁路奋进的道路。
铁路飞速发展,工务部门养路机具也随着时代在升级变化。对于“90后”养路小伙伴而言,父辈的捣镐都是过去式了。短短20多年里,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绿皮车换成了复兴号动车组,钢轨由P43轻型升级到P60重型,就连标志性的木枕也换成了水泥枕。“80后”职工上班时,开着现代的威克捣固机,拧螺丝也用螺栓机。2016年,大型养路机械进入各工务段,“90后”小伙伴们驾驶着这些“千万豪车”在铁道线上作业,气势冲天。
新修建的贵南高铁将要开通。贵南高铁在黔南州境内共设4个站,其中我的故乡独山县也有了高铁站独山东站,高铁修到了更多的布依村寨、苗家寨。如今,在黔南州境内,已经有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它们穿过美丽的布依村寨和苗家寨,缩短了布依人和苗家人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养路工,我亲历了新时代铁路的巨变,自己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