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感染率很高的幽门螺杆菌治疗其实不贵也不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16 22: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聚餐不使用公筷、同一个杯子喝水、接吻等都是传播途径

感染率很高的幽门螺杆菌 治疗其实不贵也不难

赖杰琦

核心提示

如今,越来越多人在体检时会检测幽门螺杆菌,它不仅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十分高,数据表明,在我国,每两人中就有一位感染者。不仅如此,幽门螺杆菌常以家庭为单位感染,一人感染全家都很难“逃脱”。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具体治疗方式是什么?花费会不会很高?本期《健康周刊》,我们邀请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共同关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话题。

门诊患者中,约三成是问幽门螺杆菌

不久前,市民刘女士所在的单位组织了一次体检,她的碳13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她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听说这个病菌很厉害,是一类致癌物,是不是意味着我会得胃癌?”刘女士为此忧心忡忡,四处求医问药。

刘女士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最新胃癌年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九,每年新发胃癌约41万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是有效预防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之一。”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汤卫锋介绍,门诊患者一般是出现了消化道症状才来就诊,因此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这些患者基本都能检测出幽门螺杆菌。”

考虑到幽门螺杆菌是一级致癌因子,不少人会在检测出该细菌后积极进行治疗,但也有些人心存疑惑:我没有任何症状,也需要治疗吗?对此,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周红兵表示,国际上一般建议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积极治疗、争取根除。他说,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属于患者自身的感受,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胃内就没有问题。

“临床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患者,自述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然而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发现,已经出现了胃炎、糜烂、溃疡,甚至是肿块和胃癌。”周红兵介绍,一旦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即使没有症状,但胃镜检查会发现一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随着时间的延续,小部分患者会发生胃癌。 以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为例,前来问诊的患者中,约30%是和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相关,在周红兵看来,这说明大家无论是对该病菌的认识程度还是重视程度,都越来越高。

首次治疗的患者,约90%可实现根治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是“四联疗法”,即两种抗生素与其他两种药联合服用,时长为14天,其中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多个品种,具体使用哪两种,两位专家均表示要根据患者的身体和需求来进行选择。此外,如果第一次治疗幽门螺杆菌,未能达到根除的目的,第二治疗时尽量避免使用相同的抗生素治疗。

“从临床来看,首次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中,约90%的人可以达到根治标准。”汤卫锋介绍,患者在服药14天后,休息一个月再到医院复查,“如果检测不出幽门螺杆菌,就达到了临床上的根治标准,也就是俗称的‘治好了’。”

对于一些患者提出的“为何会复发”的疑问,周红兵和汤卫锋均表示,这种情况其实是重新感染。“首次感染经过治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随着时间推移,体内抗体水平逐渐降低,此时如果患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就容易再次受到感染,因此生活中的预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周红兵透露,经过新冠疫情之后,不少家庭养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这对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就有着重要作用。

14天治疗最低费用从七十元至二百多元不等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需要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并导致肠内正常微生态发生一些变化,对部分患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一些身体的不适。“综合来说,如果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如果没有很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可以考虑不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具体要根据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意愿来决定。”周红兵介绍,除了老人,14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也无需在意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孩子的肠内细菌环境更脆弱,而且新陈代谢快,一般不会出现胃癌等严重疾病。”

据悉,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式很多,包括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胃镜检查法;通过唾液、大便做抗原检测;培养加药敏试验等,但最常见的还是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以及胃镜取活检这两类,其中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因为简便、快捷、实惠,成为普通市民选择最多的检测方式。

在治疗费用方面,普通“四联疗法”的花费并不算高,14天治疗下来,市中心医院最低仅需200多元,而在市二医院,花费更低至70元左右。“不论是剂量、药物配比还是治疗时间,都需要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规范化的治疗,否则不仅无法根治,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后续治疗。”周红兵说。在胃镜检测方面,目前分为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两大类,由于无痛胃镜的舒适度更高,因此花费虽然多一些但选择人群更多。

对于常规胃镜检测,两位专家都表示,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尽早做一个胃镜检查,如果没有任何消化道疾病且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阴性,也可以在45岁开始做胃镜。“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一次,普通人群可以5年做一次。”汤卫锋说。

相关链接

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包括粪口途径和口口途径。粪口传播是指病原体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又通过各种途径再被易感者食入的疾病传播途径,患者通常是在上厕所的时候手上沾到了些粪便的污染物,然后再用手去拿食物吃,从而会导致感染。口口传播,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口腔将幽门螺杆菌传播给另一个人。胃部的幽门螺杆菌通过打嗝、反酸或者呕吐,到达口腔后,可以感染口腔,使幽门螺杆菌在口腔生存,从而引起口腔问题。而口口传播就是将口腔的幽门螺杆菌再传播给另一个人,传播的方式有,聚餐时使用嘴巴触碰的筷子去夹菜,喝水公用一个杯子,近距离说话,唾液传播,亲吻等。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日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平时要按时刷牙,定期更换牙具或进行消毒处理。

2.避免不良喂食习惯

摒弃用嘴对嘴的方式给孩子喂食的习惯,不要将咀嚼后的食物给孩子吃。除此之外,大人咬过的食物喂给孩子,或者是用自己筷子喂孩子类似的行为也要避免。

3.提倡分餐制

平时尽量在家吃饭,且尽量分餐、用公勺、不相互夹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外出就餐时,坚持使用公筷、公勺,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4.保持食物清洁

多吃新鲜食品,食物要经过高温,避免喝生水、食用生肉,生吃瓜果时务必洗净,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食物。

5.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加强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也很重要。

专家提醒,生活中做好以上几点,就可以减少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若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则其他家庭成员也应完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排查是否存在感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下降趋势明显(健康直通车(第116站))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这是中国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领域的第一部白皮书,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发起,组织全国相
2023-06-09 08:16:00
江苏首次发布“感染地图”,你所在的城市感染率如何?
...32.7%,儿童感染率为11.4%……近日,江苏首次发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耐药地图”。感染地图显示,常州、镇江、泰州、徐州、苏州、南通、南京、扬州8个城市的感染率均高于江苏省
2023-10-24 14:42:00
如果遇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咨询医生并按其指导进行治疗
...一天,刘先生的朋友告诉他,最近有一篇新闻报道说幽门螺杆菌是中国胃癌的“罪魁祸首”。这种信息让小明感到震惊,他决定前往医院拜访医生,要求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检查。医生通过询问得
2023-10-09 12:19:00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自测下
2022年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指出,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已超过70%。这表明幽门螺杆菌在我国普遍易感,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可能受到感染,包括25岁的年轻人和70岁
2023-06-29 06:25:00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低,幽门螺杆菌的误区?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每年的5月15日被定为全国“无幽日”,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知识一起来学习。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
2023-05-25 14:2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 通讯员叶峰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列为I类致癌因子。近日,我国首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正式发布
2023-06-06 06:31:00
全国无幽日丨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科学拿捏防与治
...芳”“食欲不振”,还可能诱发致命肿瘤……它就是幽门螺杆菌(Hp),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
2025-05-12 12:33:00
没症状,也要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细菌之一,目前约有一半人口受到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一方面,不少人谈“幽”色变
2022-12-16 01:45:00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易导致胃病 海南医生:吃饭分餐,积极检测
...内科联合开展健康中国保“胃”行动——全国大规模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免费筛查公益活动,共为600余人进行免费筛查。生活中,不少人得胃病,是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开始的。那么,感染幽门螺
2023-07-15 12:3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
传承古方,科技赋能:益肾安神口服液获准再注册,守护国人健康睡眠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由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典中成药“益肾安神口服液”已正式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
2025-11-12 15:59:00
一位肺癌患者写给未来的独白信
“未来,愿你去更多的城市,看更多的风景,岁岁无虞,平平安安!”75岁的王叔在一封写给未来的信里,对自己留下了这段寄语。书房外
2025-11-12 16:01:00
宿松“舌尖名片”出炉, 十六道菜品被授予“滋味宿松宴”特色菜称号
大皖新闻讯 为挖掘本土美食底蕴、打造地域特色品牌,11月11日,“宿松滋味·有滋有味”——滋味宿松宴评选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三十余名厨师同台竞技
2025-11-12 17:09:00
【义诊预告】泰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二科糖尿病日义诊邀您参与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全面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增强公众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2025-11-12 17:10:00
健康问太和 | 关节镜微创技术,巧解关节“卡顿”难题
走路时膝盖突然剧痛卡住,缓一缓又能恢复?这可能是关节里混进了“不速之客”——关节游离体,反复发作将加速关节磨损。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2 23:25:00
科普|福州 17 岁少年患糖尿病 青少年发病攀升需早防
福州17岁少年患上糖尿病专家提醒:青少年发病率持续攀升,早防早治是关键福州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潘温祥)糖尿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属”
2025-11-12 22:00:00
音乐与碳水的美妙和弦:秦潭湖音乐节,一碗安庆炒面意外“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至9日,安庆秦潭湖畔的音浪澎湃激昂,但让无数乐迷和游客津津乐道的,除了舞台上的摇滚与民谣,还有一股弥漫在空气中的
2025-11-12 18:49:00
失眠不是小事!中医解析 “不寐” 背后的脏腑密码
科普专家:于迎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 (二科)凌晨两点,窗外的城市陷入寂静,而你却睁着双眼,数着绵羊满心期待着睡意的降临
2025-11-12 16:37:00
咖啡还能“挖着吃”?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红薯拿铁”
一咖啡店将红薯掏洞,做出“红薯拿铁”,网友:爱吃红薯和爱喝咖啡的人都沉默了。
2025-11-12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