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5 07: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场战争——韩原之战,这场战争创造了那个时代大国国君被生擒记录。战争双方的是秦晋两国,统帅是秦穆公跟晋惠公。两国实力相当,半斤八两。

就算是大国跟小国之间发生战争,也很少出现小国国君被生擒的记录。

为什么这次晋惠公居然会马失前蹄?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春秋军队的性质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先说一下春秋时代的军队。与后世不同,春秋所采取的兵制是贵族义务兵役制度。在那个时候,当兵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只有贵族阶级能够胜任。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时的兵员数量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太大。没有后来战国时期那种,几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

并且这个制度导致当时各国军队的素质非常高,恐怕比今天的军队素质还要高一些。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因为都是贵族出身,都能读书明理,所以作战的士兵们是明白谁是正义的一方,谁是非正义的一方,没有后来那些农民兵那样好糊弄。如果自己的国家作为侵略的一方,那么国家军队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的挫折。所以那个时代是最讲究师出有名的。

理亏的晋国人

在秦晋两军交战的时候,当时秦国士气高涨,而晋国本国军队非常没有底气。

晋惠公本来是秦穆公一手扶持,登上国君之位。可是他上位成功之后,却撕毁了当初许诺给秦穆公的好处。所以秦穆公忍下了一口恶气,秦国上下也一直憋着一口气,要报复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过了三年,晋国发生了大饥荒。那个时代的史官惜墨如金,凡是能够被记录下来的饥荒灾难事件,必定是异常惨烈的那一种。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于是,晋惠公厚着脸皮向姐夫秦穆公求助。当时,秦国上下为此事发生了一次大辩论。

有人说,要不要趁这个机会落井下石,狠狠地教训一下晋国?

可是秦穆公的大臣百里奚说:晋国国君有不对,可是晋国的人民又有什么罪呢?如果我们落井下石,那就是让晋国人民站在晋惠公那一边,有理也变没理了。不如援救晋国,收获他们的人心。

秦穆公当机立断,发动举国之力援助晋国,史称泛舟之役。

史记:冬,晋荐饑,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汎舟之役”。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过了第二年,秦国也发生了这样的大灾难,秦穆公也派人向小舅子求助。可是没想到,晋国这边也发生了,到底是落井下石还是援助秦国的大辩论。

当时很多人都说秦国去年救了我们。现在人家有难,我们自当守望互助,以此来收获秦国的好感。可是晋惠公跟他手下的大臣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人品极度败坏。

他们说秦晋两国是敌人,援助敌人,那是养虎遗患,不如趁机落井下石。

史记: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无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于是就爆发了这一次的韩原之战。战争刚一开始,晋国这边的军队士气低落,毕竟前年才刚刚吃了人家的粮食,今年就去落井下石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反而是秦国这边,对于白眼狼晋惠公那是恨得咬牙切齿,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火气,要教训一下这个卑鄙小人。

战争一开始双方连续决战三次,三次晋国都是大败。最后,晋国军队被秦国一路追赶,跑到一个韩原的地方。到了这个地方,真正的好戏登场了。

内鬼作祟

四年前,也就是晋惠公上位的那一年,他派人改葬了自己的大哥太子申生。

这个时候,晋国内部有一个叫做狐突的人做了一个梦。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在梦中,太子申生告诉他:我这个弟弟不是个东西,我打算把晋国的社稷献给秦国。

狐突在梦中告诉太子申生:你弟弟不是东西,惩罚他就行了,不要祸害晋国呀。

太子申生说:你说得有道理。七天后你到某地去,那里会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

第七天,狐突到那儿遇到了一个占卜的人,根据卦象得出,晋惠公要在一个叫做韩的地方栽跟头。这件事情就逐渐在晋国被传了开来。

史记:秋,狐突適下国,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图之。”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所以,后来秦穆公生擒了晋惠公之后,也告诉晋国的大臣,我这么做就是为了实现你们晋国的那个一梦啊。

春秋时代的古人说话,都采取孔子那种春秋笔法,搞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以然。我们还是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这个梦吧。

这梦当然没有那么回事。狐突说他做梦,难道你真的能到他的梦中去验证真伪吗?

按照笔者的估算呢,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当年晋惠公上位之后,曾经许诺了晋国国内贵族很多空头支票。上位之后呢,他又翻脸不认人,甚至还大开杀戒。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这些人一直都憋着劲要收拾他。而当时以国内贵族的实力发动政变,不足以做到这一点,只能借助外国势力,当时周边的国家,也就只有秦国能够做到。

甚至,他们已经设置好了作战地点。将来一旦发生战争,就在这里让晋惠公栽一个大跟头。

为什么他们会选择韩原这个地方呢?从后来战争的记录来看,韩原这个地方是一块泥泞之地,不适合战车狂奔。晋惠公后来被生擒,就是因为他的战车陷在的泥土里头不能自拔,所以才被人家给围住。

古代在开战之前要选定一个驾驶员,通常都是通过占卜来决定的。当时占卜的结果选定了一个叫做庆郑的人,也就是反对落井下石的那位。

韩原之战:秦晋争霸的转折点

此人曾经反对晋惠公落井下石惹毛了他。而晋惠公也已经感觉出来有点不对劲,所以非但不用他,甚至连自己的战马都替换掉,用郑国的战马来驾车。

没想到这正落入了人家的算计,郑国的战马根本就不适应晋国的气候和战场。果不其然,就在战场上出了事。

史记: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

在内外势力夹击之下,晋惠公荣幸地成为了春秋时代最高级别的战俘,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柏举之战中,楚国能避免灭国之灾,取决于秦楚的联姻政策
...面上的良好关系并不能掩盖两国私下相互竞争的现象。而转折点发生在晋文公离世后,既然晋文公去世了,那么秦穆公便没有必要遵守两人之前所立下的约定。“崤山”上的战争也就此展开了。秦国
2023-05-02 20:23:00
晋国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
公元前677年,晋献公诡诸继位,他是晋国曲沃代翼后的第二位国君,这时晋国那场持续近七十年的内乱才刚刚结束。为了杜绝宗室内部夺权的情况再次出现,晋献公清理了其他宗室成员,这也为后来
2023-02-03 17:15:00
秦国与晋国,从开始的联姻到后来的争霸,中间发生了什么?
秦晋两个大国,从最初的联姻到后来的争霸,经历了什么?春秋时期,周王室没落,国家主权丧失,诸侯势力强大。中央弱,地方诸侯强,欲称霸。要说一个国家远强于其他国家还好,反之则只能和其他
2023-02-03 19:47:00
从人人称赞的“秦晋之好”,是怎么变成秦晋世仇的?
...国姻缘,成就一番佳话,也由此演化出来一个成语——“秦晋之好”。时至今日,我们也经常能在一些婚礼上听到司仪用“秦晋之好”这样的词汇来庆祝两家喜结良缘。这一典故也证实了秦晋两国曾
2023-01-24 22:23:00
春秋末期吴楚争霸长达七十多年,为何只有秦国发兵助楚?
...间是在秦军惨败于崤之战后(公元前627年),因为之前的秦晋两国素来和睦,且有秦晋之好的美谈。当然,这种婚姻不过是秦晋两方为了争夺地盘采取的策略,换句话说秦晋两国出嫁的女人不过
2023-02-23 21:54:00
赵武:晋国和平的缔造者
...国君都难以驾驭强悍的六卿。这也是赵武政治生命的巨大转折点,晋悼公怀揣着伟大的政治理想,却英年早逝,使赵武、韩起共创大业的抱负遭到沉重打击,对赵武的伤害不言而喻。春秋诸侯会盟晋
2023-11-16 15:52:00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展,并西戎诸部十余而称霸西戎。由于晋国的长期封锁,秦晋两国也因此爆发长达近百年的争霸战争,但秦国却败多胜少,即便乘晋国内有外乱之际也鲜有获得大胜。当晋国对桃林塞、崤山、函谷,
2023-09-12 19:26:00
“秦晋之好”崩塌的起点,竟源自毫不相干的郑国
“前因”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于春秋时期,意欲晋国和秦国通过联姻达成了政治目的。到了近现代,秦晋之好也泛指两家门当户对的爱侣结成连理,属于一种颇为正面的褒义词。可天下没有不散
2022-12-17 13:07
秦国靠这三件事发家致富强军
...们都有称霸的野心,综合实力也是诸侯中最强的。成语“秦晋好”是指秦晋两国经常联姻,以巩固两国关系。即便如此,秦晋之间依然时好时坏。可以说,晋国是秦国的首要敌人。秦晋真的是因为晋
2023-02-07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