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兰州南山寻碑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02: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兰州晚报

去年初夏,天气异常沉闷,老天爷感觉人们欠了它的钱一般,脸色总是阴阴嗒嗒的,一直热不起来,并且十分干燥。宅在家里有些胸闷气短 ,非常想去田野透个气。6月的一天与邓明先生、李铁雁老师、李永平老师相约,前往南山里的黄峪、湖滩,寻找几块老石碑。

车过龚家湾进入黄峪镇境内,路边有牌子写着:堡子村,邓先生看到路边不远处有一座庙,建议进去转转。邓明先生是兰州地方史专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画家李铁雁退休前是兰州市博物馆文博馆员,李永平是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负责人、知名文博专家,他们均赞同邓先生的建议。拐进小道遇一老者,邓先生急急地问:此地是阴洼吗?是否知道柏树坟?老者答曰:正是阴洼,并遥指山麓称那是柏树坟旧址。我们继续步行四五十米,迎面一座山门巍峨,门台上一妇女说明天庙会,人们正在准备中。入庙内,眼前一片热闹景象。几名男子在院子里忙忙碌碌,一群妇女正在蒸馍。白色的氤氲中,一笼盘馍馍刚刚出笼,馍馍顶上花纹绽开,姜黄与面粉黄白相间,麦香弥漫,瞬间勾起食欲。盘馍馍是兰州及周边地方的一种祭祀品,兰州人一般简称盘,它是由小麦面发酵后蒸出的,形状像馒头,体形略大,与馒头的区别在于盘顶上有一颗枣,或者顶上有开裂的花纹。盘一般是在敬神、祭祖和丧葬中使用。

当我们的眼睛还在盘上盘桓时,邓先生疾步奔到近处一通石碑前查看、拍摄。碑名《总庙堡金花仙姑喜迎神龟碑记》,邓先生转头喊我测量尺寸。70岁的庙倌鲁尚和带我们参观拜谒大殿,中间宝座端坐的是金花娘娘,左边塑着二郎爷,右边是金花娘娘的轿子。“这里是附近这一片金花娘娘的总庙。”鲁尚和侃侃而谈,由此这个庄子得名总庙堡。

未几,邓先生已转至庙后,在山麓中兜兜转转,四处张望找寻着什么。我随邓先生走了一段,才知道他在找前面问的柏树坟,可惜最终也没有找到准确的地方。遗憾中,邓先生娓娓道起柏树坟,原来这是早先他家的祖茔。上个世纪50年代时,他年纪尚小,曾随伯祖父邓春膏先生数次来此扫墓,当时交通不便,他们从龚家湾步行来这里。当时的地名叫阴洼,柏树坟还有几通石碑。提起邓春膏,可称得上是甘肃名人,1921年7月北京大学毕业后考取留美官费生。他抱着教育救国,服务桑梓的愿望,考入斯丹佛大学。1924年获文学士学位,次年又获硕士学位。之后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哲学,1928年获博士学位。接受当时甘肃省长刘郁芬的邀请,回家乡担任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院长。

邓先生感叹道:此处风水比较好,裴建准家的坟也在这里。他还讲了裴建准一个儿子的事。裴建准是甘肃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字孟威,号南谷山人,甘肃宁定县裴水家人,今属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三甲集镇。裴建准在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期间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曾先后担任河州镇守使、肃州镇守使及甘凉卫戍司令等职,1925年被授予“镇武将军”。民国二十年曾任主持甘肃政务的“八大委员”之一,后任省府军事处长、兰州市参议会长等职。1949年后,被选为甘肃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政协甘肃省第一、二届驻省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

我们走下大殿台阶又见一通石碑,名曰《黄峪总庙堡简介》,记载着庙的由来,说是金花仙姑曾在此歇脚,此处也被称作歇马店。当时金花仙姑将鞋里的土倒出,形成两个小土堆,现在庙后还存有土堆一个。就在大家交流时,一妇人端出一碟子花卷,说是刚刚出笼的,让我们尝尝。盛情难却,也挡不住诱惑,拿起花卷塞进嘴里,口舌生香。

从总庙堡出来,一路向西,再向南,沿着山梁蜿蜒而上,绿色越来越多,渐渐浓郁。几经曲折,爬上山梁,路口处大门上写着:杨家嘴村。山梁顶处比较平坦,为一个分路口,路边一个商店,树荫下几张木桌,几个木凳,供人纳凉休息。十分简约,却非常惬意,如同老电影中村头卖凉茶的场景。在小商店内,遇到两个抽烟渣子的老汉,得知此地叫郭家湾,属于杨家嘴村,村庄还要往北走一段路。这里属于西固区金沟乡。交谈中发现其中一位老汉操着临洮口音,询问缘由,祖上临洮县的,姓线,据他爷爷说是线家滩的,太爷时到的兰州,落脚在骆驼巷,后来遭遇饥饿年代,他爷爷来到郭家湾开荒种地,遂落户于此。另一个讲兰州话的老汉说他是大金沟的,郭家湾和大金沟都是杨家嘴行政村的,这个村有杨家嘴村、上大金沟、东沟湾、长岭子、郭家湾、文家、冯家湾、鹞鹰沟、小库沱、百草岭几个分散的自然村。

线老汉出生在郭家湾,从来没有去过先祖的村庄,实际上线家滩村是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景古镇的,康乐历史上曾经一度归狄道县(今临洮)管辖,称为狄道西乡,可能他太爷是那会儿离开的。

告别线老汉两人,我们沿乡村公路向南,走到309国道上,在山梁沟壑中蛇行。途中经过王家窑时,远远看到山上有一座寺庙,前去拜访,见庙门紧锁,遂返回继续西行。走过鲁家、孟家两个村,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邵家洼。

此时临近中午,阳光明媚,村庄寂静,小商铺前围坐着几个男子,年轻点的拿着扑克牌玩斗地主,年长些的握着老页子牛九牌掀牛。我们所找的邵家洼小学就在路边上,邓先生20年前来过这里。经过两棵高大的老树,他带我们径直走向后院,一眼就看到台阶上的两块石碑。一块是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一块则漫漶不清,年代无法辨认。

“马莲滩的邵家寺、黑鹰沟寺、楼子寺是三个大寺。”村民邵有茂说,这块地方最早叫邵家寺, 供奉的是祖师爷,在这一带非常有名。邵家寺大概是上世纪50年代末拆的,1951年出生的他隐隐约约有些印象,山门很大,就在那两棵树前面。根据他的叙述,我们分析邵家寺可能是座道观,因为兰州民间所说祖师爷就是道教正一派创立人张道陵。为什么叫邵家寺,乡民们均不知道缘由。

看到我们感兴趣,邵有茂便说他是村里寺庙的庙倌,于是我们便跟随他去山上的庙里。沿村里小道曲折上山,在村庄最高处坐落着一座小庙,庙内石碑记载,此庙名圆谷堆庙,奉祀九天圣母、金龙福王、尖山大王三位神仙,是邵家洼、陡咀子、丁家洼、常家庄、麻地湾五个村子的方神庙。邵有茂介绍,这座庙建在一个圆形的小山丘上,所以叫圆谷堆庙。这种说法形象而贴切,比较可信。甘肃境内叫圆古堆的地名的有好几处。

下山后已过午饭时间,本打算在邵家洼的饭馆里吃午饭,几年前我曾在邵家洼街道上的饭馆吃过饭,简单的面中有一股醇厚的乡村味。看着来来往往的食客,听他们说东道西、谈古论今,别有一番感觉。很遗憾,如今饭馆已经关门,无奈只好决定就地草草吃个方便面。小商店老板热情地烧了水,我们就在小卖部里泡面充饥,与老板闲聊中吃完了午餐。

下午,继续寻碑之旅。邓先生多年前编撰《七里河区志》时,曾经在黄峪乡的一座庙中发现一通古碑。时隔多年,记忆有些模糊,只记得那座庙叫永宁寺。听名字,我以为是大尖山黑鹰沟的云霖寺,径直向湖滩沟而去。深山藏古寺,在高峻的山崖下,我们从一片绿树掩映中找到云霖寺。微风过处,树叶摇曳,鸟语空灵,分外静谧。寺前有通石碑,邓先生说不是这个地方,名字好像叫永宁寺。地图中找不到,只好打电话向一个朋友征询,回复说是有个法宁寺,在王官营。邓先生记忆似乎瞬间被唤醒,他确认就叫法宁寺。

于是,我们决定就去法宁寺。我们原路返回,重上大尖山,临近山顶处拐弯下山,沿着山梁一路东绕西转,又回到了黄峪镇政府所在地王官营。隔着河沟看到一座寺庙,临河三间在建仿古建筑非常显眼,是一座比较大的寺庙。

侧面步入寺内,迎面立着一通石碑,上前仔细察看,邓先生确定就是那块老石碑。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疏于管护,石碑风化很严重,很多字已经脱落。经过辨认,碑是天顺二年所立,天顺为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经夺门之变后第二次登基后的年号,公元1458年。明代的石碑,这在兰州地区非常难得!大家不禁心情激动起来。在碑后面又看到关于华林寺、普照寺、法宁寺、嘉福寺、庄严寺、崇庆寺的记载,这些寺庙现在有的早已经消失,碑文上的记载,说明英宗时还存在。这可是珍贵的历史证物,文物价值很高。

“下次有活动可以再叫我。”返程时,李永平深有感触,他说在兰州生活了几十年,自己也是一个文博研究者,对第二故乡兰州了解真是不够,没想到兰州有这么多东西。他感叹道:走入田野才有新发现,历史文化研究走出书斋,才会有正确的、新的成果。

□彭维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消费者报兰州讯(程磊 记者徐文智)“感谢新区消协及时解决了我的烦心事儿,虽然数额不大,但让我在消费纠纷中感受到了公平,作为新区人,我相信新区的消费环境会越来越好。”日前,消费
2025-03-17 11:44:00
助力“麻辣烫”持续“热辣滚烫”,甘肃省多地景区推出优惠政策
...关文物景区对全国游客执行门票半价优惠,官鹅沟景区、兰州水墨丹霞景区、榆中兴隆山景区、吐鲁沟公园景区、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扎尕那景区等多家景区,游客凭天水住宿发票实行门票半价优
2024-03-25 10:47:00
甘肃“五一”花式宠粉:品麻辣烫,黄河畔合唱狂欢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兰州4月30日电 (记者 闫姣)临近“五一”假期,甘肃天水麻辣烫热度未减,兰州“黄河大合唱”又掀热潮。这个丝路贯穿全境的西部省份,为何如此充满“西”引力
2024-04-30 19:21:00
兰州男子连夜筹集300床棉被,驱车4小时驰援震区,“优先发给小孩”
12月18日深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兰州市民蒋先生看到震区孩子们在户外烤火取暖的视频后,连夜筹备了300条棉被,赶往核心受灾地区积石山县大河家镇。19日下午,蒋
2023-12-20 10:18:00
科技感满满 看点十足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兰洽会·探馆科技感满满 看点十足记者带你走进交通设施与通道物流馆7月6日上午,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开幕。跟着记者逛展馆,走!来到位于2楼8号展厅
2023-07-07 03:15:00
兰州市民反映空气中有刺鼻异味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正和市局一起调查此事
大皖新闻讯 7月25日凌晨起,在甘肃兰州,有市民反映空气中存在异味。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在兰州生活的网民表示有闻到异味。“我是睡着了之后被刺激醒了。”李先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住在
2024-07-25 13:00:00
甘肃兰州四少年失踪一周,家属:大通河岸边发现孩子的电话手表和袜子
7月25日,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河桥镇马莲滩村,四名十多岁的少年相约到河边游泳后失踪,一周过去仍未找到。8月1日,其中一名孩子的家属胡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26号凌晨在河边发现孩子
2024-08-01 13:45: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兰州城关区:做活水文章,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保灌能力。3月20日开机以来,每日供水约1.2万方,保障了兰州大学林场、供电局林场和“三山”等林场近30家绿化单位2.8万亩绿化灌溉面积用水正常。城关区皋兰山提灌工程一泵站位
2024-04-11 13:37:00
...和身份证。”“好的。”“您稍等,现在就办。”近日,兰州市民高先生刚在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完房屋过户手续,就来到水电气协同更名窗口咨询水、电、气更名事宜,正在值班的国网兰州供电
2024-01-30 05: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