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2 19:26: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的秦国最初是从马夫起家,秦先祖非子因擅长繁养牲畜一道而被周王看中,任命为宗周“汧渭马场”的主管官吏。之后仅数年时间,非子就为西周王室提供了大量的优良战马,宗周也因此暂时在军事上解决了内忧外患,以及收获了很大一笔财富,对于非子这位人才也自然极为看重,为此分封秦地,建立宗周附属秦国。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此后,秦人在西北边陲恶劣环境下暴霜露、斩荆棘,惨淡经营百年,终于适应当地环境,实力得到大幅增长,也因此击败了西戎,不仅封地疆域扩大,也升为了西陲大夫。不过此时秦国依然只是宗周附庸,直到西周末时,秦国迎来了一个契机,幽王被老丈人申侯联合犬戎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灭亡。

秦国闻声立即率兵援救镐京王城,并在之后派兵护送幽王原太子宜臼,也就是被诸侯新拥立的平王东迁王城于洛邑,为此因功正式升为诸侯,还被授予对宗周原先岐山以西土地的合法征伐权,此后秦国在东周初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最终在春秋中期与晋、楚、齐三国共同位列四大强国。那么作为春秋时期的老牌强国,为何秦国在战国前期会被新晋成为诸侯的魏国吊打呢?

首先秦国虽然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但在春秋时期最为鼎盛时也只是称霸西戎,为西方之伯,距离称霸中原长达百年的晋国在实力上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为此在晋国封锁下,秦国到春秋之世结束,始终都无法东进插手中原,参与称霸,秦穆公也被迫才改变战略方向,转为向西发展,并西戎诸部十余而称霸西戎。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由于晋国的长期封锁,秦晋两国也因此爆发长达近百年的争霸战争,但秦国却败多胜少,即便乘晋国内有外乱之际也鲜有获得大胜。当晋国对桃林塞、崤山、函谷,潼关一带地区加强控制封锁后,秦国更是再也难以从崤函险要进军中原地区,此后被晋国牢牢封锁在桃林塞一带地区以西。

虽然此时魏国还只是晋国的一个卿大夫家族,但在秦晋争霸战争期间,秦国与尚未发展成魏国的晋国魏氏已有交锋,在辅氏之战中就曾败于出身魏氏的公子魏颗,而魏氏只是晋国当时执政的十一个卿大夫家族之一,而且家族实力并非其中最强,只能算居中而已,可见秦国和晋国之间在实力上是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秦晋同是春秋四大强国,但晋国根本无需全力出手,晋公室派出几个卿大夫家族就能完胜秦国。可能有读友会问,秦国不是春秋四大强国之列吗,为何实力会如此不堪,甚至都不敌晋国的一卿大夫家族呢?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不是秦国实力不强,对比除其余春秋三大强国之外,秦国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只是中原霸主晋国实力更强,即便秦国在春秋时期最为鼎盛时的实力距离当时晋国也是稍逊一筹,也就是秦穆公称霸西戎,并国十余,奠定秦国成为春秋四大强国之列基础的鼎盛时期。

其次自秦穆公去世之后,秦国衰落的也很快,由于后世之君能力平平,在进入战国时代之前,基本就没有出过什么明君雄主,再加上殉葬制度的存在,不少大臣都被陪葬,因此自秦穆公去世后,很少再听闻秦国有什么能臣辅佐,为此秦国开始不断衰落,一直持续到战国初期,秦献公回国夺位,效仿魏国进行一系列改革之前。

也或许是秦国在春秋时期的气运实在不佳,秦穆公之后就再没出过什么有作为的君主,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君主可谓皆是明君雄主,如力行改革,挽回衰落局面秦献公,《过秦论》中所述的六世君主:孝公嬴渠梁、惠文王嬴驷、武王嬴荡、昭襄王嬴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异人)。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而中原其余诸侯却接连出现庸主,以至于不断衰落,最终秦国传至秦王政时,发扬六世先君功绩最终兼并关东六国,成就大一统帝业。

相比起战国时期的迅速崛起称雄诸侯,秦国在春秋时期自穆公去世的局面可谓相当悲惨,君主大多能力平庸,又缺乏大才能臣辅佐,只能不断衰落,而同时期的晋国明君雄主接连而出,霸业因此也得到延续,持续称霸中原长达百年。此消彼长之下,秦国自然越发不敌晋国,秦晋争霸战争也于麻隧之战后,以秦国大败,数世不振而告一段落。

此后秦国没有发展方向,只能偏安于中原西北,变得更加衰落,到了春秋末期,曾经作为春秋四大强国之一的秦国已经沦落成老弱小国。而霸主晋国也在韩、赵、魏三家卿大夫家族攻灭执政智氏,随后瓜分晋国公室而走向灭亡。虽然晋国一分为三,但韩、赵、魏各自实力都不逊色于当时的大国强国,三晋联手在诸侯列国之中更是无人可敌,为此三晋于传统大国秦、楚、齐、燕四国共同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新格局。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在春秋末,战国初时,以魏国为首的三晋联盟还是一直在继续延续着晋国封锁秦国理念,并且渡过黄河,不断向西进军攻伐秦国,而不断衰落的秦国又哪里是三晋联军的对手,为此先祖打下的河西之地尽数落入三晋之手。而魏国也将河西之地设置为西河郡,并在该地逐渐创立了闻名一时的西河学派。

即便秦国单独面对三晋之一也不敌,尤其是魏国,因为魏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先实行变法图强的诸侯,武功自成后,不断开疆拓土,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的首任中原霸主,军事家吴子在魏国任职期间又改革军事,为魏国打造训练了一支战力强大精锐重装武卒部队。五万武卒在阴晋之战中数轮冲锋,来回穿插秦国集结五十万大军组成的军阵,最终秦军大败而逃,沦为中原诸侯的笑柄,被谓之夷狄是也。

在战国前期,秦国为何魏国能吊打秦国?

结语:

作为春秋时期的传统大国,秦国不敌战国时期的新兴魏国,原因是秦国先天实力不足,即便在鼎盛时期距离中原霸主晋国也有不小的差距。后来秦穆公去世,秦国开始进入持续衰落阶段,而晋国霸业还在延续,虽然三家分晋后,晋国一分为三,但三晋各自实力都不逊色于传统大国,其中魏国又率先进行了变法改革,实力进一步增强,处于不断衰落的秦国不敌三晋,不敌魏国也是情理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国曾经多强大?压制秦国不敢东出
...在魏文侯时期由吴起创建,初创时候就有五万人,魏国对秦国的阴晋之战,就是吴起率领的五万魏武卒,击破了五十万秦国大军。魏武卒初创人数是五万,经历过魏文侯,魏武侯还有魏惠文王40年
2024-02-22 14:34:00
为何说三晋赵魏韩关系破裂,是秦国统一的最大机会
战国时期,秦国就是非常稳,连续数代又都是明君,总是偷偷努力,然后在关键时刻给你一击,虽然在蛮荒之地立国(除了函谷关地利有好处,其他的真没什么,毕竟都没有人开发,那些说天府之国的是
2023-07-19 17:23:00
魏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魏文侯与李悝的贡献
...早地走向衰落的诸侯国。在战国中后期,魏国不断受到了秦国的进攻,国力日益衰退。最终,魏国在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大将王贲所灭亡。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魏国的历史吧。一.渊源(建
2024-02-02 05:35:00
秦魏两国5次争夺河西之地,为何最后失败的是魏国?
...间它是战国当之无愧的霸主,左逼齐国,南压楚国,西攻秦国,韩、赵两个小弟也唯魏国马首是瞻。秦国本来就对晋国这个邻居比较反感,结果晋国分裂之后,一个魏国就让秦国焦头烂额,这时候秦
2023-05-06 11:34:00
魏国在强盛时期一直坚持伐秦战略,是否可以灭亡秦?
...改革最为著名,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燕国乐毅改革、齐国邹忌变法和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等。魏文侯作为战国时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
2023-02-02 21:51:00
魏国面积不小实力强大,位列七雄可谓是理所应当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战国里的佼佼者,魏国是秦国崛起的最大功臣卫鞅,张仪,范睢哪一个不是因为魏国才去的秦国的。晋楚争霸,晋国略占上风,最后争的晋国都解体了,显然是晋国败
2023-05-04 12:16:00
秦国最忌惮的三个国家,压制并抵挡了秦国数百年
...,往事知多少。从公元前770年一直打到公元前221年,最后秦国胜出,成为一统天下的英主。在这混乱纷争的500年里,秦国能够完成一统天下,靠的是实力,但是也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因
2023-02-28 11:56:00
秦国灭六国的次序,暗藏玄机!看完会发现,秦国确实棋高一着
...三家依然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端的是厉害。西方的大国秦国,曾在春秋时期辉煌了一会儿,仅在秦穆公时期的存在感比较高,其他时间里,秦国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甚至,在战国前期也是个边缘
2024-12-25 09:12:00
马陵之战后:齐国与三晋关系的演变
...魏国求和。魏国打败了东方强国齐国,又打败了西方强国秦国,魏王开始飘飘然,于是“逢泽会盟”率先称王,从而引起天下诸侯的公愤;魏国因为韩国抵制会盟,于是派兵征讨韩国,韩国又求救于
2024-02-27 02: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