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姥姥以酒屁臭气熏了宝玉的屋子,睡了宝玉的床,是最干净的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4 21: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曹雪芹大写特写一个不忍直视的龌龊场面,就是酒醉了的刘姥姥误入宝玉卧室,躺上了宝玉的床帐,一通酒屁臭气将怡红院从天仙宝境熏成下里巴臭水沟(四十一回)。

刘姥姥以酒屁臭气熏了宝玉的屋子,睡了宝玉的床,是最干净的人

话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获得贾母的青睐,被留在府里住了几日,贾母亲自带她畅游大观园,设宴藕香榭,一顿大酒将这个年高的婆子弄醉了,妙在无人为她引路,她便晃晃悠悠地在园中乱撞求卧,好巧不巧却误入怡红院,怡红院平时少说也有一二十人,谁知这时却鸦雀无闻、一个人影子也没有,紧着刘姥姥就摸进了宝玉的卧室,见一个床帐就卧了上去,吃了酒再加上刚刚一顿大便,这刘姥姥一边酣睡,一边肠胃翻江倒海臭屁连天。

怡红院是什么所在?“题联试对额”一回有过详细的描写,论锦绣奢华,怡红院排大观园各馆所第一,于是成为了宝玉的居所。宝玉的起居之所日常是如何管理的?别说是刘姥姥,怡红院内当差的婆子和小丫头们都没有进宝玉卧室的资格,管家之女林红玉因为进去给宝玉倒了一次茶,被秋纹碧痕一通好骂。如今一个乡下脏婆子还是这副尊容如此将宝玉的卧室糟蹋了一番,这要是公之于众还了得吗?

刘姥姥以酒屁臭气熏了宝玉的屋子,睡了宝玉的床,是最干净的人

所幸只有一个袭人发现,死拉硬拽将刘姥姥弄到院子里,然后整理好床铺,焚好百合香,又嘱咐了她一番,当然无非是将这件事彻底咽在肚子里,不能说给任何人,否则,袭人就是第一责任人,刘姥姥和荣国府的关系估计也悬了。

关于刘姥姥如何迷了路,如何误打误撞进了怡红院,如何进了宝玉的卧室,如何将屋子弄得酒屁臭气熏天的,整个略带戏谑的描写十分详细,这样的一个反差极大的糗事如此描写也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这并不偶然,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曹雪芹为啥将宝玉作为靶子,将他的卧室这样糟蹋一番呢?

《好了歌注》有“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这一句就是在说宝玉,曾经金尊玉贵的豪门公子,抄家之后,立刻就沦落成乞丐被人欺辱。

刘姥姥以酒屁臭气熏了宝玉的屋子,睡了宝玉的床,是最干净的人

刘姥姥此人,先是得到凤姐的恩惠,解决了生存危机,继而回馈贾府,再次获得贾府根本性的资助,成为拥有了生产资料的有产者,贾府败落后,正因为贾府种下是善因,刘姥姥才有能力救巧姐出火坑。当初贾府之于刘姥姥,是施舍,后来刘姥姥之于巧姐,是报恩、也是结出的善果,归根结底,是刘姥姥这个最底层的穷婆子,才是贾府真正的贵人。

穷和富,表面看,似乎不需要思考,人人一眼便知;脏臭和锦绣,同样似乎也用不着分辨,实际上不然,就刘姥姥和贾府女眷们做一个比较,读者很容易能看得出刘姥姥的扎实和生命力的强盛,而贾府里的太太奶奶小姐们,锦衣玉食之下精神世界的脆弱显而易见。

所以,什么是干净?什么才是脏?

刘姥姥的脏是扎根于土地生产者的所谓的脏,酒屁之臭也不止刘姥姥,任何人都一样,只是这位村野老妪躺在贾宝玉的锦绣之账中,显得那么违和和不协调,令人厌弃罢了,宝玉也常吃醉酒,他的表现也不比刘姥姥强到哪里去。

刘姥姥以酒屁臭气熏了宝玉的屋子,睡了宝玉的床,是最干净的人

至于贾府里的饫甘餍肥的奢靡,无非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刘姥姥这样劳动者创造财富的基础上,没有他们的脏,也就没有贾府之流的干净,只是贾府中人,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也没有人在享受的时候,去认真对待千千万万的刘姥姥。

脏臭与否,不过是环境使然,奢华与否,也不过是瞬时的繁华,过眼烟云罢了。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图片来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难怪刘姥姥进到怡红院,就酒屁臭气呼呼大睡,镜子里细节还原真相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的一路游览特别重要。她的所见所谓实际要与之前贾政“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作前后呼应,以补充和印证第十七回的伏笔内容。比如刘姥姥看见潇湘馆满屋子的书籍,说比上
2024-11-19 10:20:00
在红楼梦那杯酒中,看繁华落尽,万艳同悲
...荣,如同横行的螃蟹,终究逃脱不了被人食用的下场。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与众人行酒令。相比贾母的好酒令,庄户人刘姥姥只会说“大火烧了毛毛虫”的土话,引起哄堂大笑。喝醉酒的刘姥姥
2024-10-09 12:55:00
刘姥姥眼睛毒,一眼看出贾母房中最值钱物件,却猜错后院梯子妙用
刘姥姥的眼睛太刁钻,一方面是她确实老于世故,因人生阅历而多智慧。另一方面则是曹雪芹有意借她的眼睛讲故事。之前她在林黛玉房中看见那满屋子的书,实际代表了贾府未来诗书传家的出路。她在
2024-09-21 20:09:00
如果刘姥姥用了林黛玉的茶杯喝茶,结局会不会被“砸”了?
贾母带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第一站,就去到了潇湘馆。这个路线与当初贾政“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是一致。从后文来看,刘姥姥几乎重走贾政旧路。只是贾政来时没有人住,只看外在。刘姥姥来时住了人,
2024-09-16 15:55:00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带着她沿着当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贾政路线,又走了一圈。之前贾政只看了外观,如今各自主人已经入住,便可以两下佐证,对各处居住之人形成前后呼应的伏笔。比如,贾政
2024-09-20 19:22:00
林黛玉的绿窗纱,为何让贾母十分恼火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十分有趣的一处情节。在游览过程中,也见证了贾家曾经的辉煌。但贾母却突兀地让王夫人换了林黛玉的绿窗纱,贾母可绝不是随口一提,里面大有文章在。简单一句话
2024-02-07 16:12:00
王熙凤的独特睡前习惯,专为讨贾琏的欢喜,现代女性却早已舍弃
...里的香,而是从随身的荷包中取出佩香点燃祭奠。比如,刘姥姥睡在贾宝玉的床上,酒嗝臭屁让屋子里有味道。袭人发现后就急忙抓了两大把百合香扔进了香炉里,掩盖刘姥姥留下的气味。古人薰香
2024-09-23 19:34:00
刘姥姥第一次见到林黛玉,为什么要“留神打量”黛玉一番?
...客观认识。比如林黛玉的好处,王夫人看了十年不入眼,刘姥姥却一眼就看出不凡。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林黛玉和薛宝钗“谁好”是个伪命题。钗黛二人合一,共
2024-09-24 20:08:00
红楼梦里,贾府的人都很有钱,最有钱的人是不是贾母?
...来,钱财颇丰啊。先看贾母有多少值钱的好东西。贾母带刘姥姥等到大观园游玩的时候,刘姥姥就说:大家子住大房子,昨儿见了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
2024-12-06 1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