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姥姥的眼睛太刁钻,一方面是她确实老于世故,因人生阅历而多智慧。另一方面则是曹雪芹有意借她的眼睛讲故事。
之前她在林黛玉房中看见那满屋子的书,实际代表了贾府未来诗书传家的出路。
她在王熙凤房中看到贾蓉来借玻璃炕屏,预示贾府的祸事来自王家,更来自内部——祸起萧墙。
至于像贾探春的房中格局,同样是通过刘姥姥的眼睛呈现,为读书人展开[分骨肉]后探春波澜壮阔的辉煌一生。
同样,刘姥姥的眼睛在贾母房中,则看到了至关重要的东西。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四十回)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非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
刘姥姥的这段话看似赞美贾母,实际是夸黛玉,进而还是赞美贾母。
这就叫会说话,怎么说都是她的道理。
她在黛玉房间就说像上好的书房,让贾母开心。如今又说黛玉的屋子虽小却“越发齐整”,并不是整齐,而是会陈设懂布置,装饰得宜得体。她虽不认识却舍不得离开……尤其最后这句,会让贾母听得心花怒放。
夸别人的话再好,都不如来一句让我“舍不得”如何如何更真挚。
林黛玉是贾母外孙女,按照当时的社会规矩,女儿都由母亲教养。黛玉则是贾母、贾敏一脉相传,远比四春等受到贾母的影响更重。
夸黛玉好,自然就是赞贾母好,且当着众人面也让老太太颜面有光。
刘姥姥会说话由此可见。
她说舍不得离开潇湘馆,过会儿去到蘅芜苑,可能就巴不得快点离开了事……其中就体现出钗黛二人家庭“教养”的高低差别。
闲言少叙,回到刘姥姥眼睛“毒辣”这件事上。
黛玉好的重点在满屋子书上,之前讲过。贾母的“好”则在那大房子大柜子上,这一点很多人怕是没有真正领会。
贾母住的房子,室内陈设,自然是最好的。但给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大”。像屋子一样大的柜子,需要梯子去攀爬……
但刘姥姥如此讲就要特别注意。因为随后他们一行人就到了探春的秋爽斋,作者同样用了无数的“大”来形容探春的屋子。
如此前后接续,就暗示出探春才是真正继承了贾母的胸怀、志气、才能和思想的女儿。
探春喜欢阔朗,贾母自然也是喜欢。娘俩个心性类似,是探春未来的福气。
贾母不止一次说过,她比凤姐强多了。未来探春顶门立户时,自然就是展示自己才能的时候。
王熙凤累的筋疲力竭也管不好的事情,探春一如贾母,游刃有余。
是以,在元宵节猜灯谜一节,探春的风筝谜语之后,脂砚斋便提到了重要一点:【庚辰双行夹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脂砚斋认为如果探春没有远嫁离家,贾府抄家后有她在主持,就不可能出现“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树倒猢狲散”的树,就是指贾母。
贾母死了家就散了。其他人无力收拢和主持家族众人团结一致。于是便“飞鸟各投林”。
别说各个分支都散了,就是李纨母子,贾宝玉夫妇,贾环赵姨娘和巧姐等,全都各自散去,生死有命。
尽管这些人散去,也是投亲靠友。但作为一个家族则是元气大伤。
危难之时家人不能聚力一致对外,恢复气运的能力就慢。也因此导致巧姐遭遇狠舅奸兄。贾宝玉步上甄士隐后路,被薛家不容后出家而去。
如果探春在,她具备贾母收拢族人之能,贾府众人不会散,也就少了很多辛苦和日后的悲剧。
是以,贾母房里除了大柜子外,房后还有梯子。
那梯子除了取拿东西方便,更有步步登高之意。便预示贾母的作用,反衬探春的能力。
“登高去梯”则又预示灾祸之意。贾母的死,探春的离去,必将导致贾府日后之灾。
妙在刘姥姥这话是从潇湘馆出来,去到秋爽斋的路上说的。就不免将贾母、黛玉和探春三者联系。正是这三人日后死的死去的去,才导致贾府彻底没有了希望。
所以,别总像王熙凤那样盯着贾母柜子里放了多少钱,说什么“我们不配花”的风凉话,更要看到刘姥姥在讲贾母大房子、大柜子背后的深意,并不是说她存了多少私房钱。私房钱再多,抄家也一分钱剩不下。
贾母真正的私房钱,是培养了林黛玉和贾探春才是贾府未来,只可惜日后南安太妃看姑娘,这两个女儿全都被迫远嫁而去。
贾母因此“寝食难安(南安)”一病不起,不久去世后贾府树倒猢狲散。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