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上岗机器人“员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4 02: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陆成宽

“咔”的一声,随着重载列车氢能源动力机车停止轰鸣,耐低温型自动加氢机器人伸出摇臂、取出加氢枪、插入机车加氢口开始加注。30分钟后,机车加氢完毕,加氢机器人自动返回加氢机……这是耐低温型自动加氢机器人给重载铁路氢动力机车“加油”的场景。6月2日,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国家能源集团巴图塔加氢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站内搭载了我国独立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注加氢机器人和大流量加氢机。

据悉,耐低温型自动加氢机器人既可在最低零下25摄氏度的条件下,实现全天候连续工作和大流量自动加氢,又能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有效减少人员误操作,降低安全风险和运营成本。

该自动加氢机器人系统由防爆小屋、防爆机器人系统、防爆视觉系统、电控系统和气动系统构成。它采用了先进的力控软浮动技术,可实现加氢枪对准过程力矩自识别;通过搭载抗干扰的3D视觉组合相机进行实时定位,可完成基于可移动目标的视觉定位。

“更重要的是,在室外光照条件下,该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防爆小屋开门、夹取加氢枪、视觉系统识别、插入加氢口、自动锁紧加氢枪、拔枪、系统复位的加氢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巴图塔加氢站技术人员张凯说。

同时,该机器人还具有优越的安全性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系统及人员安全。它具有故障自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及自身运行环境,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执行力矩异常、实时报警等操作,提供可靠、稳定、安全的加氢服务。

“为保证加氢枪和机车注氢口的对接精度,以及加氢过程中的气密性,加氢机器人系统在利用3D视觉相机精准识别注氢口位置的同时,可以用‘小步快调’的方式进行枪—口精确对接。”张凯说,该自动加氢机器人经过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严格检测,成功获得国内首个加氢机器人防爆合格证书。

“我们将智能技术和产品创新作为重要发力点,通过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多方紧密合作,2022年开始立项研制自动加氢机器人,历经反复试验、改进,最终研发出这台耐低温型自动加注加氢机器人。”张凯介绍,该机器人所在的巴图塔加氢站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主要为国内大功率氢能源动力调车机车和“氢燃料电池+锂电动力电池”零排放接触网作业车提供加氢服务。

张凯表示,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未来将持续深入研究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落地推广应用,真正以科技力量赋能企业创新发展,为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首个重载铁路加氢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内搭载我国独立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注加氢机器人和大流量加氢机,可在最低零下25摄氏度的条件下,实现全天候连续工作和大流量自动加氢。巴图塔加氢站加氢能力达每天500千
2024-06-04 02:57:00
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完成调试
...源集团氢能科技公司共同研制的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已完成全系统调试,实现终端用氢的自动化加注。据介绍,该加氢机器人主要由安全房、机器人、配套安全传感器等组成,可通过多模
2024-05-21 10:31:00
...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获悉,全球首台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日前在国家能源集团重载铁路加氢科研示范站完成系统调试,成功“上岗”,实现终端用氢的自动化加注。“耐低温自动加氢机器人采
2024-04-30 04:19:00
...装备产业园,看到在一派繁忙的车间里,智能生产线上的机器人不停挥舞着手臂。“工厂目前有超过700台机器人从事焊接等工作,产线基本实现了生产检测无人化。”三一重机(重庆)有限公司
2024-03-01 07:26:00
多元消费、科技创新……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
...尚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841%。创新科技改变生活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当下正在北京举行。本届博览会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10个应用场景板块,多维度呈现机器人行业的新技术、
2023-08-18 17:08:00
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 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能化转型。当前,我国加大科技创新,已建设增材制造、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程应用能力,推动装备制
2024-06-25 15:53:00
...化运营氢能通勤车正式交付、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成功下线……近年来,我国氢能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扩大,创新步伐加快,氢能产业应用驶入“快车道”。氢能产业下游的应用场
2024-04-18 15:15:00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同心号”始发
...这样,地表沉降可大幅降低,轴线控制精度能显著提高。机器人安装确保施工精度。盾构机每掘进约2米,后续台车会铺装箱涵及管片撑起隧道。李然说,一片宽约2米、长约12.2米的铁路箱涵
2023-12-10 03:52:00
“机器人”铸造京滨津潍铁路坚硬铠甲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管片生产中,抹面机器人正在作业。 本报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颜 琳农历新年将近,走进位于天津市东丽区的中铁十四局天津管片预制基地,生产依旧一片繁忙。鳞次栉比的
2024-02-02 03:4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