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湖北省提名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继黄旭华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湖北省第二位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人选,也是首位由湖北省提名并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人选。用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用科技创新阐释为民初心,致敬李德仁院士,致敬每一位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就是这样一位践行者。他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之一。他攻克了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研制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引领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的重大变革。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我们呼唤更多这样的伟大科学家。
从崇尚科学到热爱科学,从热爱科学到把科学作为终身事业,李德仁院士为时代站起了标杆。李德仁11岁考入泰州中学。大学时期善于钻研,喜欢独立思考,曾经给试卷、教科书挑错,引起院长王之卓教授的注意。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李德仁成为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李德仁留校任教,随后赴德国进修,在波恩大学,他提出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绘界称为“李德仁方法”,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和学位课程,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史上的百年难题。近4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引领了我国测绘遥感的跨越式发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成为我国获得“布洛克”金奖的第一人。从学生时代的学习科学,到工作时代科学研究,李德仁院士的人生路,就是中国测绘遥感事业的奔赴世界前沿、引领世界的路。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当一个人把自己从事的事业融入到国家的需求中时,他就会释放出磅礴的潜能,创造出惊艳的成绩。从谢绝国外科研院所的邀请回到母校任教,到向国家提出“建设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建议;从带领团队攻克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系列瓶颈问题大幅提高我国卫星遥感影像精度,到计划发射200颗卫星的“东方慧眼”星座项目。从支持青藏铁路测量到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安保到数字敦煌工程,从协助农林部门摸清家底到利用夜光遥感分析经济情况,从南水北调可行性分析到助力城市智慧交通;从自己和团队从事科学研究到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培养出龚健雅等优秀人才,家国情怀让李德仁院士成为时代的榜样。科技创新是李德仁院士的正气,家国情怀是李德仁院士的大气,正气与大气融合,站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令人无比崇敬!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今年85岁的李德仁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他表示,“东方慧眼”星座将来会以非常低的价格来为全社会服务,实现大众“玩微信”向大众“玩卫星”的时代转变。我们为这位德高望重的院士的雄心壮志感动,我们被老人家的家国情怀打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致敬李德仁院士,也提示我们始终要珍惜科技人才,形成全社会崇敬“科技之星”的良好氛围,让科技人才无后顾之忧,一心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殷建光(河北冀州)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