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周末补贴“战火”平息,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角逐“下半场”,即时零售谋“共生共赢”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实习生王子衿
8月9日下午,在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某知名咖啡连锁店内,3名店员正有条不紊地制作饮品。虽然“您有新的订单”的提示音此起彼伏,但顾客仍然可以悠闲地坐在空位上品尝咖啡,店门口也不再聚集焦急等待的外卖骑手——这与一个月前的爆单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市场监管趋严与行业自律加强,始于7月初的“外卖补贴大战”已经偃旗息鼓,但关于即时零售的思考并未停止:当资本驱动的订单热潮退去,行业如何在市场扩张与商业共赢之间寻找破立平衡?
补贴退潮后的理性回归
8月9日下午,记者打开几大外卖平台。美团“拼好饭”频道推出“6.9元吃大牌”的促销活动,最低3.9元能喝到一杯“家门口”的奶茶;淘宝闪购弹出“9张共136元外卖红包待使用”的提醒,2元的奶茶、2.3元的鸡翅、6.9元的单人麻辣香锅套餐颇具吸引力;京东秒送频道的“百亿补贴”宣传依然醒目,平台送出“满30减24”“满30减20”等好运券。
不难看出,相比此前的“疯狂星期六”,目前补贴余波犹在,但极端优惠已消失。7月初,几大平台掀起补贴大战,“0元购”“1毛购”“1元购”遍地开花。7月13日凌晨,美团宣称,截至7月12日23时36分,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较一周前的1.2亿更上一层楼。淘宝闪购紧随其后宣布,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创下新高。
然而,数据狂欢背后,商家却陷入“不参与没流量,参与就亏钱”的困境,外卖平台同样利润承压。7月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规范低价补贴竞争行为”“坚守经营底线”“守护行业生态”。7月18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3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8月1日,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先后发布声明抵制无序竞争,积极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记者走访发现,南京外卖市场正回归理性。在秦淮区一家主打鸡排的小店门口,最新的促销牌显示,原价12元的招牌鸡排现价9.9元,而在7月12日,同款鸡排售价低至1.9元。
“那天晚上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短短几小时就接了100多单,我们4个人一直忙到深夜,最后不得不关闭接单功能。”店内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1.9元的售价根本覆盖不了店铺成本,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现在恢复正常价格后,周末店里外卖接单稳定在100多单,反而能赚到钱了。”
本地生活里的数字“基建”
“补贴大战”硝烟渐散,近期,各大平台却是动作不断。
7月22日,美团“拼好饭”启动“万家品牌”计划,将为全国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等。同日,京东宣布以10亿元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并投入百亿元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
8月6日,淘宝上线全新的大会员体系,打通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消费者所享受的权益向着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全方位延伸,淘宝已经转变为一个“大消费平台”。
近期,新玩家还在入局。8月6日,快手本地生活在“团购”页面上线独立“外卖”入口,目前商品以第三方合作共建为主,集中推介优质餐饮商品,后续将覆盖更多商家及品类。8月8日,多多买菜在上海的即时零售配送到家试点进入落地阶段。
外卖平台悄然转向更深层次的竞争维度,角逐“后补贴时代”的发展主动权,也映射出即时零售正迈向更广阔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助力传统电商向“近场零售”演进。
不可否认,当传统电商零售平台努力从“当日达”翻越到“小时达”的山巅时,即时零售几乎从一开始就站在了“30分钟送达”的起跑线上。随着大型商超、零售品牌加速融入这一生态,目前,即时零售已经实现全品类、全场景、全天候覆盖,从生鲜、快消品等高时效敏感品类逐步向消费电子等高价值品类扩展。
去年下半年,名创优品24小时超级店入驻美团外卖App。“生活百货、个人护理、3C数码等品类都有,任何时候都可以下单,一般30分钟内送达。”南京姑娘田甜说。
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将布局即时零售的动作形容为“往装满石头的瓶子缝隙中填入沙子”。此前,品牌90%的线下门店都在商场中,发展受制于商场营业时长、中心点位的配送范围等。而即时零售能够补充常规商圈店的覆盖范围,在经营时间和服务体验上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即时需求。通过在选址、货盘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策略,目前,24小时超级店与常规线下店形成了融洽互补,积极促进品牌销售业绩。
在南京开了近30家连锁店的花小小新疆炒米粉创始人赵刚也表示,即时零售打破了商家对地理位置的依赖,让社区店、卫星店也能高效运转。它让中小品牌拥有了过去只有大品牌才有的能力,比如数字化工具、选址模型、人群画像、流量分发机制,这些过去需要巨额投入的“基建”,现在通过平台就能轻松获得。因此,即时零售已经成为新品牌的“加速器”。“帮助我们更快验证产品、打牢基建、实现成长。”赵刚说。
微利模式下的共赢法则
“即时零售增量空间有望容纳多平台共同发展。”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赵令伊认为。据该机构测算,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24—2029年将以年均复合10%的增速增长至3.8万亿元。
尽管增量可观、行业可期,“局中人”却不得不直面低利润模式下的“长期主义”考验。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外卖行业整体利润仅300亿元,利润率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靠后,行业龙头美团也仅仅实现4%左右的利润。
赵令伊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即时零售行业已进入效率与体验并重的新阶段,随着行业竞争转向商品质价比、履约体验与留存转化率的综合比拼,未来具备强供应链整合能力、精准用户运营及高效即时配送体系的平台有望领跑行业。
至于欲在市场中“分羹”的新入局者,唯有通过跨业务生态协同、多场景价值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可持续的盈利突破口。
赵刚也直言,过去餐饮讲“黄金地段”,现在是“好产品+好运营”决定生死,“评价体系是透明的,谁做得好,谁就被推荐;谁反应慢,谁就被淘汰。这种机制倒逼我们更贴近消费者,更敏捷地迭代产品和服务。”
在这场即时零售的“下半场”角逐中,谁能真正构建起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谁就能赢得持久竞争力。即时零售的终局或许并非“谁打败谁”,而是让每位参与者都找到自己的价值支点,共同分享行业发展的红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