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日报网6月11日电(记者 姜东)2023年6月9日至17日,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北京上演。总计九天的演出将由五场古琴和四场昆曲演出组成。
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自昆曲发源地的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昆山“小昆班”,拉开本次演出季昆曲专场的帷幕。今年适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同时也是“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以及恭王府博物馆创建40周年。
至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

6月10日,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折子戏《小放牛》在恭王府大戏楼上演。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6月10日,来自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的马瑜皓(饰演张飞)在折子戏《芦花荡》的演出中。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6月10日,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折子戏《小放牛》在恭王府大戏楼上演。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6月10日,昆山“小昆班”的小演员们在后台候场。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6月10日,昆山“小昆班”的小演员们在后台化妆。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6月10日,昆山“小昆班”的小演员在演出前热身。 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责任编辑:胡晓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