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蒋璟璟
近日,山西太原市民刘女士在家附近的一家影院观影时,发现现场取出的电影票价与自己线上支付的不一样:“我买票的时候花了70元,为什么这张票上显示的票价是35元?另外25元的影厅服务费和10元的服务费是什么意思?”面对刘女士的质疑,该影院工作人员回复:这是电影院自身的规定,不影响观影。(法治日报)
“影厅服务费”其来有自、早已有之,还真不是一些影院“无中生有”凭空生造。按照相关行业规范,VIP厅、4D厅可以收取影厅服务费,并且“需经发行方与放映方通过合同确定”。换而言之,这是基于增值服务的额外收费,理当基于明码标价充分告知,在事前给消费者以充分的选择机会才是。然而,从最近反馈的情况看,不少院线在此事上竟颇多暗度陈仓的狡黠操弄。
典型的操作手法是,把所谓服务费塞进电影票中计价,观影者不知不觉、稀里糊涂就为此买单了。我们知道,今年以来,大众关于“电影票价上涨”多有吐槽,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有“服务费”夹带其间的影响……把服务费塞进电影票价中,表面看起来是影院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纠葛,但追根究底,其所折射的,还是院线和发行方的复杂博弈。
当消费者愿意花70元买一张电影票,无论票价构成中是否含有“影厅服务费”,其实际支出的钱并无差别。供求与价格影响需求,而观影者对于一部电影内在价值的判断,才是决定其愿意花费多少钱去买票观影的根本因素。在这一解释框架中,“可接受的价格”才是关键,“价格中的成分、占比”,似乎并不重要。一些人之所以对“服务费”不满,更多是出于知情权被冒犯以及被暗中算计的天然反感。
明明都是70元,70元的电影票和“35元的电影票+35元的服务费”有何区别呢?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后续的分账。我们知道,院线所获得的票房收入,是需要和出品发行方按比例分账的,而“影厅服务费”则全部归电影院所有。对于大热电影来说,影院乘着销售热度把“服务费”悄悄到票价里,其实有搭便车、薅发行方羊毛的意思。
作为一种行业潜规则,影厅服务费夹带到电影票价中,有悖于契约精神与诚实营商的道义要求。这种扭曲的利益分配机制,注定不利于全行业长久的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