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高校“银龄教师”援青记:高原雪 染白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02 14: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12月2日电 题:高校“银龄教师”援青记:高原雪染白头

作者 陈宗淇

一群离退休的高校教师站在高原的讲台,讲课掷地有声……他们现在在青海师范大学任教,均已年过花甲,他们还有一个专有称呼——“银龄教师”。

青海师范大学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侯清柏介绍,“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已在青海师范大学开展3年,“银龄教师”团队中有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的不同专业的教师,其中以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居多。

“这些离退休教师是高校教育的宝贵资源。”侯清柏说。

三尺讲台是走不下来的情怀

今年72岁的张彩丽是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退休教授,她说:“我从兰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了46年,退休以后反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现在趁着我身体还硬朗,况且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我更了解这里的情况,所以我义无反顾来到这里。”

高校“银龄教师”援青记:高原雪 染白头

图为张彩丽在课间休息时指导学生。陈宗淇 摄

“我退休后还是放不下工作,不忍心封存积累了几十年的专业资料、教案,我已经习惯了研究专业的前沿动态,‘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是一个持续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机会。”张彩丽说。

“银龄教师”吴海宽在采访时感叹道:“我寻思退休以后到处旅游,但后来我发现,我已经习惯了站在讲台上,拿着粉笔讲课,同教室里的同学们畅聊。我在得知‘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后,立马就和相关处所报名前来任教。”据悉,吴海宽退休前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

南京大学教育学院退休的教授贺晓星直言自己还能站在讲台干多年,“我刚退休就接受了来支教的通知,我觉得只要能发光发热,我还是会继续开展高校教育的工作。这个支教计划既是我继续工作的契机,更具有建设西北的意义。”

爱岗敬业守本心

“我们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有不足,最明显的就是我们这类公共课程的作业批改。因为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比例严重不协调,导致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追求快,而忽略了质量,很多错的知识点也没纠正出来,长此以往这是会误导学生的。”张彩丽说。

据青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南旭升介绍:“张老师批改作业很认真,错误的知识点都会标注出来,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刚开始我们觉得张老师太过计较,但慢慢地我们发现,这让我们进步得更快了,她对工作的态度,是我们师范专业学生的标杆。”

高校“银龄教师”援青记:高原雪 染白头

图为张彩丽在办公室内办公。陈宗淇 摄

张彩丽说:“我凌晨2点前基本睡不着,我的学生经常大半夜给我发消息,我也会第一时间回复他们,尽我所能,从各个方面为他们解答。”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史儒林说:“吴老师的教学态度很认真,上班时间根本联系不上,他手机关机后,我们只能联系学生去转达,再加上吴老师为人谦虚,不仅学生喜欢上他的课,教师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喜欢和吴老师探讨学术。”

情撒高原,是家和家人

“张奶奶”是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们对张彩丽的称呼。南旭升说:“我们私底下把张老师称为‘奶奶’,‘张奶奶’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她会关注我们的朋友圈,有时有同学心情不好被她知道,她也会打电话开导。”

吴海宽戏称自己是老小孩,“我就比较喜欢和孩子们相处,看着他们年轻有朝气的样子,我也很开心,我很多时候都感觉自己不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只觉得自己像个‘老小孩’。”吴海宽说。

高校“银龄教师”援青记:高原雪 染白头

图为吴海宽给学生讲课。陈宗淇 摄

据史儒林介绍:“吴老师从支教计划开始,就已经把所有档案和组织关系转到我们这里了,他的夫人也很支持他,跟着他一起过来,在这里定居。”

“这里比我想得好多了,不是印象中的‘支援大西北’一样的艰苦环境,学校和青海省教育厅也很重视我们,我真的感觉到宾至如归。回到住所,我们好多老师会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说这里就是第二个家。”吴海宽说。

据悉,青海师范大学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中,前来支教的高校退休教师已达到40余人次。据此前报道,吴均夫妇,伉俪携手,跨越千里从山东大学来到青海师范大学,他们曾在采访时说:“退休不退岗,比起安逸的退休生活,我们更喜欢在讲台上教书。”

当记者问起张彩丽:“年龄是否会影响你们的教学工作?”张彩丽笑答:“我们还很年轻,鬓角的头发只是被高原的雪染白罢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一直干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选择讲台 追求最佳!退休教师伉俪从黄河尾支教黄河源
...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当年10月,他们一同踏上了高原支教路,成了银龄支教青海师范大学团队的一员。山东大学退休教师 吴钧:觉得现在身体状况还好,西北应该说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2023-10-24 08:36:00
情暖高原 爱播教育
...范大学供图常常穿着一件颜色洗淡了的衬衫,脸上布满了高原生活的痕迹,雷厉风行说走就走,所有时间用在了工作中,这是记者初识史培军留有的印象。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8年7月,时任北
2023-02-16 08:53:00
...教学工作的同时,紧抓科学研究,将科学研究的论文写在高原大地。如何抓好科学研究,将科研论文写在高原大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就是一次具体实践。2018年7月,史培军担
2023-02-19 09:44:00
沪滇传奇故事之::以美育人 高原特色化办学打开“新赛道”
...人民网-上海频道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地处海拔3800米雪域高原之上,学校占地52亩,教育教学基础薄弱。2024年2月,又一批上海市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组团式”帮扶援青教师团
2024-11-20 16:24:00
花开江源 玉树成林
...微课、直播、在线课堂、同步交互,现代化的智慧课堂让高原学子大开眼界。囊谦县教育园区各学校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已成为标配,风雨操场、舞蹈室、机器人组装车间等基础设施也相继建成
2023-06-12 03:16:00
...提供了内生动力;天津体育学院充分利用青海省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体育资源,加强同青海民族大学在高原体育训练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成立“高原体育研究所”“高原体育与健康促进协
2023-07-31 01:36:00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青海湟川中学在高原之上,极其响亮地提出了‘做祖国最需要的人’的办学追求,这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在青藏高原,就是这么一群不缺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工作者,支撑起了西
2024-05-20 00:20:00
...物理老师。“从海拔50米的首都北京到海拔3000多米的玉树高原,虽然只有短短4个月时间,但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李长军说。从2018年开始,教育部和北京、上
2023-01-31 05:36:00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即使立身荒漠 也要追求梦想
...科的感人故事。20余年,黄建平带领团队徒步荒漠、攀登高原、穿越冰川,扎根中国西部,开展科学考察。黄建平说:“我和团队在西北建立大气观测站之初,条件十分艰苦,为了观测仪器不被风
2024-03-27 23:0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