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张超 国晓宁

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李莹
2023年8月,去参加老师的油画画展,偶然间看到吴冠中的油画作品《春风又绿江南岸》,他的油画深深渗透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这幅画作中,既有空灵与轻盈,也有无言的凝重。细想来,不正是蕴含了美术教学之中的真谛吗?
跳跃的点——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音符
点,是美术元素中最富有变化的、活泼的元素。它可圆可方,色彩丰富,造型多变,就像每个学生一样,他们本身都具有不一样的特点,需要我们抓住这些特点,从而才可以以点带面。
如有的学生表现优异,而有的学生富有创意,还有的学生纪律好。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并表扬这些带有不同特点的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闪光点感染其他学生。
记得我刚入职的第一年,班上最调皮的孩子小竹,整个学期上美术课几乎都不动笔。偶尔画几个歪歪扭扭的人物,还遭受了别的同学嘲笑。他在班里也是不合群的。从那开始,我就决定了,要将这个孩子纳为“重点保护对象”之一。我利用他良好的纪律带动他学习画画的积极性,最终他的美术作品也变得优秀起来。后来我惊喜地发现,这个班之前与小竹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也开始进步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这些孩子们像点点墨色一样,浓或淡,疏或密,美与力,共同跳跃在画面里。
交错的线——错综也可以不复杂
四年级美术有一节课,介绍了直线和曲线的特点。直线带给我们的是平稳、严肃、刚强的感觉,曲线则反之。这就像美术教学一样。既有严肃、掌握方法的课程,也有大开脑洞的课程——一类像直线,一类像曲线。
是的,美术课的确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活泼而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管理都富有极大的弹性。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美术课就是“玩”的课,其实个中复杂只有我们知道。如,造型表现领域和设计应用领域,两者就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一个是掌握方法技术的课程,一个是创新、培养动手能力的课程。那么如何将在两种不同的课程中来回切换?我们总不能今天“严肃脸”,明天又带大家奔向太空吧?作为新手老师,我遇到这种疑惑的时候,总觉得角色转换很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我平时上课比较严肃,为了不让孩子们觉得我变化很大而不适应,我做了以下两点工作:第一,课堂中播放轻松的视频和音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第二,上完绘画课以后,第二节课就让学生做出上节课画出来的形象,平滑地切换二种课程。这样,学生不但对于二种课程的变化切换得更自然,而且同一个形象的印象也加深了。
起伏的面——美术课的班级凝聚力也很重要
每一个学生都像一个跳跃的点,但是这些点都是在班级这个面上面活动的。而班集体这个“面”,缺少每一种“点”,都是不完美,有空缺的。
我对班级管理较为重视,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我在慢慢摸索中发现,良好的班风不但在主科课堂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上也十分重要。一次,我在班上动员学生上交元旦展示的绘画作品,开始我并没有强调写上班级。结果,上交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天,我左思右想,又回到那个班级,重新安排,并要求孩子全部都写上班级、姓名,告诉他们:作品展示到宣传栏后,我们的班级都可以展示在全校,让所有的老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班是有多优秀。
接下来的几天,我看到这个班的学生争先恐后地把优秀作品送来,上面写着大大的班级名称。
对于这件事情,我反思了很多。孩子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令我感动。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班级凝聚力。表扬或批评的时候带上班级的名称,不落下任何一个同学。这样,班级的正能量就被激发了出来,纪律变得更好了,作业完成率也大大提高了。
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其实,“点、线、面”在教学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近看每个“小星球”,每一个星星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远看浩瀚夜空,点点星光,时而璀璨,时而黯淡。
每每抬头仰望夜空的时候,我就会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应该做这样的“占卜师”和“引路人”:对于个人,让每颗星星都能发光;对于班级,让所有的星星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样,教育的夜空才能汇聚出最绚丽的极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