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平塘
3D打印制作龙舟 苗胞浓情过端午
本报讯 6月18日,平塘县举办“我们的节日·浓情端午话传承”活动,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公共服务职能,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端午龙舟,加深青少年读者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
当日,20余名小读者在黔南城市书房认真聆听指导老师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了解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随后,指导老师对3D打印笔的使用方法、握笔姿势、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同学们兴致盎然、跃跃欲试。
指导老师班国花说:“我们利用3D打印笔做一个与端午节相关的主题作品——龙舟,让小朋友们能够了解到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他们体验感受3D打印笔的魅力,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学们拿起3D打印笔,放入3D打印PLA材料,在模型图纸上细心地绘制,经过冷却、定型、拼装……一个个龙舟模型实物完美呈现,同学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小读者翁瑶开心地说:“我在北京曾经见到过3D打印技术,觉得非常好奇。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亲手体验了3D打印技术,做出了一个龙舟小成品,感到非常快乐,也了解到端午节赛龙舟的意义。”
此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图书馆公益作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激发青少年读者的创新兴趣和实践能力。
(本报平塘记者站 陈飞 代亨平)
又讯 近日,平塘县大塘镇苗族群众相互邀约上山采摘新鲜粽叶,制作传统白粽和灰粽,祭奠先祖,共过端午节。
一大早,在大塘镇新营村,苗族老人王国美早早地起床,指导小辈穿戴好节日盛装后一同前往深山采摘新鲜粽叶。粽叶学名箸叶,具有天然的芳香,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抑菌等作用。每年端午节,当地苗族同胞们都会采摘新鲜粽叶制作传统粽子过端午。
王国美说:“我们喜欢用粽叶包粽子,煮出来又香又糯,大家都爱吃。”
从山上采回新鲜的粽叶,经过仔细清洗、晾干,王国美和姐妹们就按照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方法,炒制糯米,并加入糯米秸秆制成的草木灰拌匀。材料准备完毕后,大家在欢快的歌声中,制作人们喜爱的白粽和灰粽。
“前几年全部包白米,米少了还要加一点五谷杂粮掺着一起包,这几年包肉,拿油来炒米、放肉。现在的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王国美感慨地说道。
苗族群众在包粽子时,除了熟练的老人动手外,还邀请年轻小辈参与,传授她们包粽子的方式方法,引导她们学习传统技艺。
苗族群众王燕说:“端午节是必须要吃粽子的,要吃粽子就要学会包粽子。现在我们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包粽子,今天有幸和家里面的几个长辈坐在一起,她们就教我怎么包,以便更好地把端午节包粽子习俗传承下去。”
粽子包好后,冷水下锅,经过4个小时大火熬煮,香喷喷的粽子就可以出锅了,从远方返家的大人小孩围坐一堂,品粽香,话团圆,共过端午佳节。
图为大塘苗族群众包粽子庆贺端午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