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北站率先应用“智能模板无人工厂”
算法是“图纸”,数据为“建材”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机器人工友”精准协作、“智慧大脑”全程把控、“无人工厂”高效运转……记者昨日从市建委了解到,南京北站站房三标段已全面转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一幅科技赋能建造的生动图景正精彩呈现。
作为2025年度省级智能建造试点,南京北站站房三标段负责26轴至38轴区域建造,施工核心聚焦于站房主体结构。截至目前,出站层已完成90%,承轨层作为铁路枢纽核心已完成35%。项目通过多项“黑科技”融合,强力赋能工程“智能建造”,提升建造效率与品质。
南京北站三标段率先应用“智能模板无人工厂”,实现模板定制化、批量化的精确生产。整个工厂,是将BIM技术、大数据算法、物联网智能设备、5G通信技术与数字化管理体系相结合,在厂房按照“工业化流程”完成模板的智能单元化设计和智能加工。技术人员利用BIM模型对工程模板进行智能一键配模,通过智能配模,项目的模板利用率从之前80%提升至95%以上。智能配模会自动生产加工图,传输到加工设备控制系统中,设备会按照图纸,自动完成模板的切割、开孔、吸尘等工序。同时配合“上料机器人”实现模板上料、下料,二者基于5G通信模块建立联动,实现模板的无人化切割。
“全套设备1分钟即可完成单张模板的加工,单日的加工峰值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相当于20个木工的工作量。”施工单位中铁建工技术负责人说。
走进南京北站三标段现场的智能建造展厅,一个个数字大屏和技术成果模型令人瞩目。项目采用“1+1+N”智慧工地平台技术,实现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助力站房施工高效推进。
画线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地面抹光机器人、智能安全帽、智能地磅……在建设过程中,项目积极推进智能设备及建筑机器人的应用,让建造过程更高效、更智能。
“比如使用地面整平机器人,操作人员就无需进入混凝土浇筑区域,通过遥控或者提前进行设定,机器人便可自动进行高精度找平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经过检验,机器人施工的精度能从传统人工的10毫米,提升到4毫米以内,同时节约人力3到5人。
南京北站三标段建设现场,算法是新的“施工图纸”,数据是流动的“建筑材料”,而人与机器,在“智慧大脑”的协同调度下,构成了高效、精准、安全的建设共同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