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9 23:01:00 来源:戏说三国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钱穆

据岳飞的孙子岳珂记载,岳飞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种出身在古代可以称之为底层。

熟悉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在古代,这种家庭的人一般是很难出头的,但是岳飞不光为大宋练就了一支雄武的岳家军,他的《满江红》等文学作品也是传阅后世。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我国的人才上升机制,是从唐朝开始走向相对公平的。

因为在汉朝之前,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封建社会,能走出金字塔底层的,基本上都是出身于贵族之家,贫民百姓当时别说跨越阶级向上走,就连读书学习的机会都少的的可怜。

等到汉朝的时候,儒学因为支持汉武帝,得到了崛起的机会,儒学崛起之后,金字塔上除了皇室和贵族之外,又多了一个士族。

不过这个时候的士族,也不是平民百姓可以奢望的,首先学习的物质基础就对平民百姓不友好,高昂的纸墨笔砚等费用,远不是一个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真农民所能负担的起的,所以此时的士族阶层,至少要有个小康的家庭打底。

汉朝灭亡之后,曹操曾在需要人才的时候,弄过一小阵唯才是举,但是等到曹魏建国以后,曹家为了坐稳天下,又用九品中正制和世家做了交换,此时百姓上升的渠道再次被关停。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因为道德信仰的崩塌,儒学走向低谷,佛教和道教“趁虚而入”,而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真正让他们信任的其实只有军事权,因此当时的混战之中,百姓也基本没什么出路。

等到唐朝时,虽然李氏王朝有意用科举取仕,但是世家和门阀当时已然成势,因此当时虽然也有鱼跃龙门的寒族,但是金字塔上的绝大多数位置,还都和平民无缘。

宋朝的建立,得益于唐末的军阀掌权,不过等到赵匡胤建立起大宋之后,他不想别人走他老赵家走过的捷径,因此通过一系列手段削弱了武将的权力。

当时又因为燕云十六州这个门户的缺失,老赵家想要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只能靠发展经济,来增强国力,养练重兵。

宋朝经济的发展,让手工业兴盛起来,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个都是出现在宋朝,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以及蓬勃发展的经济,让底层民众有了学习的物质基础。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再次崛起的儒家,顺应时代潮流,让宋朝的科举达到了一个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仅宋仁宗在位的四十多年间,大宋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就超过了四千五百多人,而整个唐朝的近三百年历史中,考中进士的才不过只有七千多人。

虽然大宋的科举还远没有后世的高考公平,但是此时的权力金字塔上,平民出身的人员已经小有规模。

虽然在史料记载中,岳飞似乎没有怎么正经上过学,更不是通过科举入仕,但是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他只要想,他就能有机会学文化,哪怕他只是个农民出身。

这种情况出现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史学泰斗钱穆老先生曾说,宋朝是古代中国和后代中国的分界线。

由此来看,岳飞之所以能写出《满江红》这样的作品,除了他本人的天赋和努力之外,可能还要感谢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那么岳飞一介平民,为何又能成为一军统帅,训练出让金人欲除之而快的“岳家军”呢?

在宋朝之前,军事能力的传承,主要靠的是家族传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比一般学术的传承更加封闭,等闲的人家就是不差钱,也休想学到军事方面的本领。

到了宋朝前期虽然存在“重文抑武”的政策,但大宋又有收复失地等方面的军事需求,所以大宋朝廷在持续抑制武将的基础上,也为武将的培养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宋仁宗在位时,不光非常重视科举取士,他还同时要求朝廷官员整理编纂出了不少的军事专著,其中包含《孙子兵法》、《尉缭子》等“武经七书”就是当时的扛鼎之作。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宋仁宗让人整理出这些前朝的“军事秘籍”之后,并没有藏私,而是任由它们在民间流传(当时武轻文贵,一般人就是有读书学习的机会,愿意把精力放在军事学上的人也是少数。),据一些史料记载,岳飞早年就曾对军事书籍比较喜欢。

不过俗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须浅,军事不像文学,你光靠看书学习,就能应付考试,你还要去实践所学,要不然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岳飞所处的时代,如果是宋仁宗年代,那么他即使自身条件很好,又读过不少军事上的书籍,他成为名将的概率应该也不会太高,因为当时的大宋在军事上如同一滩死水,基层的人缺乏成长空间和机会。

但是岳飞所处的时代,是金人南侵的大宋的时期,大宋当时正逢用兵之机,于是被生活所迫去当兵的岳飞,才有了施展的空间。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不过就是这么“好”的时代背景,岳飞的成名之路也是充满了坎坷,他先后多次投身戎马,又多次因故退出,虽然他靠着自己的本事有过一些可圈可点的作为,但仅凭这些,他还是很难成为一代名将。

后来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这个贵人叫宗泽。

宗泽早年科举仕,后来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当时已经头发花白的宗泽,刚刚带兵,就表现出了不俗的战绩,如果他要是长命百岁,估计也就没了后来的岳飞。

岳飞当年因为受人排挤,而阴差阳错的投奔了宗泽,宗泽也在繁忙的军务中,开始点拨这个资质不错的“莽撞人”,有了高人的点拨,自己的资质又很出色,岳飞这才从慢慢的磨砺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统帅,并打造出了一支纪律鲜明的“岳家军”。

底层出身的岳飞为何武能统领岳家军,还能写出《满江红》?

由此可见,岳飞之所以能文武双全,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时代背景,贵人点拨和自己的努力,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满江红》上映后,有网友质疑应该是尽忠报国
这是《满江红》上映之后最受争议的一点,岳飞背后刺的字应该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可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岳母刻的字就是“精忠报国”啊。实际上根据史料记载,岳飞背后刺的字
2023-02-02 10:21:00
被尊为“武圣”的岳飞到底有怎样的军功呢
抹不黑的《满江红》:岳飞的战绩是被评书“吹”出来的吗?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热映,拿下2023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使得忠义千秋的岳飞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一直以来,有不少人出
2023-02-07 13:03:00
《满江红》,够红
...编辑 | 江江编辑|苗正卿(温馨提示:该文略有剧透)《满江红》是一部很有“精神”,也很有“野心”的电影。悬疑、历史、喜剧的要素,充盈了这部长达170分钟的电影。深院大宅里的半
2023-01-25 23:21:00
...透将近900年的岁月而照亮人们的心。前不久上映的电影《满江红》不仅好看,还耐人寻味,给人启迪。“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影片结尾,大荧幕上万军齐诵,字字句句,让人震撼。
2023-03-09 07:47:00
岳飞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陆这边直到1992年的6集电视剧《满江红》的开播才算填补了岳飞题材的空白,而我们所熟悉的黄晓明主演的69集篇幅的《精忠岳飞》(其实导演唐季礼还是香港人)
2023-02-15 17:22:00
揭秘《满江红》背后的无耻和黑暗
一曲《满江红》,台前是小人物的抗争,背后却是大人物的无耻。春节档的《满江红》目前是票房第一,而且口碑也不差。尤其是秦桧替身所背的《满江红》,更是将整个故事和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怀推上
2023-02-04 15:34:00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宝剑埋冤狱 忠魂绕白云——《满江红》观后感春节期间,我观看了电影《满江红》,随着影片梦回南宋、见证历史。这部电影讲述了岳飞死后四年,当朝宰相秦桧独揽大权和金朝和
2023-02-24 09:28:00
《满江红》之外的“虚构与传奇”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满江红》之外的“虚构与传奇”——岳飞幼女岳银瓶的传说与本原岳银瓶塑像。资料图片依托史实的传奇故事2023年春节贺岁片《满江红》,开场便写明了这是一个“虚构与
2023-03-17 06:06:00
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为何被宋高宗赐死
...复失地。岳飞之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其不朽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飞著作编成《岳忠武王文集》。
2024-06-05 2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