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目前,所有历史教材使用的地图都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疆域图,但是个别朝代又进行了稍微的改动。例如在谭图上,元朝和明朝的版图是不包括台湾岛的,只包括澎湖列岛,而高中历史教材则将台湾岛也和大陆画成一种颜色,其目的自然为了彰显“自古以来”。
教材上的元朝地图
但我认为,就算是彰显“自古以来”,那也要实事求是,不然反而适得其反。当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后,那自然也会对教材的其他内容产生怀疑,这就是“因小失大”。我曾经参加过一场研究会,一位编写教材的专家说:大家是不想写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岛这样的句子的,因为这样不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但是相关部分不允许,所以教材就模棱两可地将管理变成了“经略”一词。
谭其骧元朝版图的东南角
当然,一种观点是澎湖列岛现在也属于台湾地区,属于台湾方面管辖。因此,说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机构,就可以说是中国中央王朝开始在台湾地区实行管辖了,并且为后来在台湾岛实行管辖奠定基础,这种说法,算说得过去。
那么,元朝到底有没有管辖台湾岛呢?台湾岛,在古代被称为“琉求”。《隋书列传卷四十六东夷传》记载:“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三国孙吴河隋朝都曾经派遣军队到此地劫掠,此后几百年就没有记载了。《新元史·流求传》记载:“流求……历唐、五代,皆与中国绝。”
谭其骧明朝地图的东南角
到了南宋时期,开始在澎湖列岛经营。南宋周必大的《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赠特进汪公大猷神道碑》记载了一件事:乾道七年,有一群叫做“毗舍耶”的蛮族侵扰了平湖(澎湖),于是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在澎湖列岛修建了200间房屋,驻扎水师,从此“蛮不复来”。这件事说明了南宋已经管辖了澎湖列岛。
那么毗舍耶到底是什么民族呢?答案就是台湾的高山族。《宋史》记载“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彭湖……旁有毗舍邪国,语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类。”也就是琉求国和毗舍耶国都同处于一个地方。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国”不过就是一些原始部落罢了。在南宋淳熙年间,琉求一位土著首领带领当地人到泉州一带劫掠,最后被官兵击退。
元朝时期,倭寇开始在沿海侵扰中国,忽必烈为了保障台湾海峡的交通安全,于是在1281年设置了澎湖巡检司。《新元史》记载巡检司的职能就是“主捕盗之事”,是县以下的机构,类似于现在的派出所。另外,澎湖列岛盛产海盐,澎湖巡检司也有收盐税的职能,“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澎湖列岛
澎湖巡检司是否管辖了台湾岛?《元史》记载“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亦素不通。……琉求,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汉、唐以来,史所不载,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可见,元朝并不认为自己澎湖巡检司管辖了台湾岛。
1291年,忽必烈准备从琉求一带出发进攻日本,但这必须要先征服琉求。于是海船副万户杨祥请求带领6000人去征服琉求。之后,书生吴志斗说可以先派人去招抚,招抚不成再用兵。于是杨祥、吴志斗、阮鉴等就任命为使者,前往琉求招抚。使团登陆后,遇到一些土著居民,于是拿出圣旨念了一堆,大意就是让他们臣服,结果土著听不懂,言语不通。最终,三人被土著所杀。
《元史》的原文记载
1297年,福建行省的长官高兴上奏,要求派兵到琉求。随后,高兴派遣张浩、张进登陆琉求和当地土著发生了战争,他们俘虏了130人而回来。但元朝为了表示怀柔,就释放了这些俘虏。后来,再也没有下文。“自是,终元之世,史不再见也。”
从以上的文献就可以得出,元朝曾经两次登陆台湾岛,但是都没有成功招抚台湾土著。最后,由于元朝国力逐渐衰落,也就没有提起进攻台湾的事情了。
到了明朝初期,延续元朝的制度,在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但当时倭寇十分猖狂,明朝在澎湖的统治难以维持。洪武五年,汤信国视察海上的情况后,认为澎湖列岛的居民叛服难信,于是提出了将他们全部迁走。到洪武20年,朱元璋就下令将澎湖列岛的居民迁走了,史称“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
明朝不管理澎湖列岛,倒是给海盗、倭寇提供了便利。他们将这里作为侵扰大陆的据点,史称“继而不逞者潜聚其中,倭奴往来停泊取水,亦必经此。”嘉靖年间,出兵大规模的兵力对付海盗。嘉靖四十二年,俞大猷在澎湖列岛驻扎了军队,但不久又撤退了。随后,明朝在此重设了澎湖巡检司,但很快又被废除。直到万历二十五年,明朝才重新设置了巡检司。
明朝的澎湖巡检司都十分不稳定,军事力量十分薄弱,更别说管理台湾岛了。朱元璋时期,派人到琉求国进行了招抚,这是大琉球,也就是现在的琉球群岛。明朝人认为台湾岛只是一个小岛,因而不加重视,也没有派人去册封。朱元璋将小琉球作为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并明确提到这里“不通往来,不曾朝贡”。
明朝不征之国分布
明朝后期,将台湾岛称之为“东番”,可能是明朝人终于意识到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有区别。但当时的东藩已经成为了海盗的据点,明朝蔑称为“倭寇”,例如在澎湖盘踞的林道乾即是广东人,是著名的海盗头目,是俞大猷对付的“倭寇”主要对象。后来又有颜思齐(福建人)从日本逃到台湾岛,开始开发台湾。颜思齐去世后,郑芝龙逐渐成为了台湾的海盗头目。再后来,台湾就被荷兰占据了,明朝始终没有管理台湾,也不想去管理。
嘉靖末,倭寇扰闽,大将戚继光败之。倭遁居于此,其党林道乾从之——而鸡笼遭倭焚掠,国遂残破。初悉居海滨,既遭倭难,稍稍避居山后。忽中国渔舟从魍港飘至,遂往来通贩,以为常。——《明史》
当然,台湾岛不归属于元朝和明朝,那也不影响台湾属于中国的定论。谭其骧在《长水集续编》中已经说得非常到位了,且看。
尤其突出的是,一定要把跟中原王朝拉上一点关系才算是中国的一部分,那么处理台湾问题就难了。台湾在明朝以前,既没有设过羁縻府州,也没有设过羁縻卫所,岛上的部落首领没有向大陆王朝进过贡、称过臣,中原王朝更没有在台湾岛上设官置守。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点没有错的,但是你不能把这句话解释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这是完全违反历史事实,明以前历代中原王朝都管不到台湾。有人也感到这样实在说不过去,于是又提出了所谓台澎一体论,这也是绝对讲不通的。......相反,我们有好多证据证明是管不到的。因此,你假如说一定要与中原正朝发生联系才算中国的一部分,那末明朝以前台湾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这行吗?不行。台湾当然是中国的,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为什么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因为历史演变的结果,到了清朝台湾是清帝国疆域的一部分。所以台湾岛上的土著民族--高山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对台湾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在明朝以前,台湾岛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高山族居住着的,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中原王朝管不到。到了明朝后期,才有大陆上的汉人跑到台湾岛的西海岸建立了汉人的政权,这就是颜恩齐、郑芝龙一伙人。后来荷兰侵略者把汉人政权赶走了,再后来郑成功又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但是,我们知道,郑成功于1661年收复台湾,那时大陆上已经是清朝了,而郑成功则奉明朝正朔,用永历年号,清朝还管不到台湾。一直到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平定台湾,台湾才开始同大陆属于一个政权,所以一定要说某一地区同中原正朝属于同一政权,中原王朝管到了才算是中国的话,那末,台湾就只能从1683年算起,1683年前不算中国,这行吗?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为什么是中国的?因为高山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台湾自古以来是高山族的地方,不是日本的地方,也不是菲律宾的地方,更不是美国的地方、苏联的地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地方。但不是属于中原王朝,是属于高山族的,到1683年以后中原王朝才管到,这样我们觉得就可以讲通了。一定要找出边疆地区同中原王朝的关系来,好象同中原王朝没有关系就不能算中国的一部分,实际上,很对不起,还是大汉族主义。这个思想一定要坚决打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