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5 21: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乾隆南巡图

乾隆在其掌权的六十多年间,曾效仿祖父康熙也进行了六下江南巡视。他在南巡中每次都会免除当地的赋税,产生了不少的积极影响。但是在这六次南巡中总计花费超过一亿两白银,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民不聊生。

那么,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乾隆为何要巡视江南而不是其他地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六次南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六下江南,利在当代,弊在千秋。要想了解这六次南巡到底值不值,得先弄明白乾隆为什么要六下江南,而不是其他地区。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江南行省示意图

清朝时期的江南行省,就是今天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即苏州杭州、南京上海这一带。这片地区哪怕在今日都是位居全国前列,在古代更是如此,据记载,在康熙初年,单单江南行省的赋税收入,便占到了清廷一年税收的三成,到乾隆年间更是接近四成,可见江南之富余。

此外,江南人才辈出,每年科举中榜的人中接近一半都出自这里,这样的一个地方,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举足轻重,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朝廷如此重视这个地方。

但乾隆南巡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为了巩固统治。在经过雍正年间的苗民起义后,使乾隆认识到需要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管理。而江南行省作为在地位上仅次于京城的地区,自然是重中之重。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故宫所藏《乾隆南巡图》一部分

此外,明朝灭亡后,仍然有许多朱氏后人想要光复大明,聚集在明朝的第二首都南京。曾经的南明政权就让顺治头疼不已。虽然到了乾隆年间,朱氏的势力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皇帝的心中,朱氏仍然有复辟的可能,不得不防。

朝堂上繁重的政务也是促成乾隆巡视江南的原因之一。乾隆登基时仅25岁,立志要做像祖父康熙一样的好皇帝。于是勤政爱民,夙兴夜寐。但是渐渐地,他就厌倦了这种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想要寻找一处可以放松身心的地方,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江南便成为了首要目标。于是,乾隆便开始着手准备南巡,并在乾隆14年接连下发了两道旨令,意欲于后年进行南巡之事。

六次南巡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从乾隆16年开始,在接下来的33年里,乾隆连续六次南巡。在每次南巡时,乾隆都会下令免除当地的一些赋税。根据史料记载,在六次南巡中,乾隆一共免除了超过1000万两白银的赋税,相当于乾隆元年国库的三分之一存银。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清代画家徐杨绘制的乾隆南巡图

此外,和康熙南巡一样,视察水利也是南巡的重点工作。江南地区河流湖泊众多,经常发生水灾,而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清廷的财政收入。所以,乾隆每次南巡必会前往各个防所前线,亲自视察防洪抗灾的情况,并且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在世人眼里,六次南巡却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因为每次南巡,由于花费巨大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财政压力,导致清朝在后续的50年内都难以喘气,进而造成了清朝的衰败,最终导致灭亡,尽管南巡也产生了很多的正面影响。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视察水利的乾隆

但是世人没有注意到,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积极影响外,南巡还有一些被世人忽视的深层次的影响,比如它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在南巡中负责接待的都是当地的一些富商。这些富商为了讨好乾隆,不惜巨资建造了大量的园林宫殿,如静香园、倚虹园、九峰园等等,这些园林凝聚了大批工匠的智慧结晶,大到亭台楼榭,小到门砖墙瓦,无不是经过精心的设计。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苏州园林

这些供乾隆南巡游玩居住的园林,在日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园林文化,成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而这作为南巡的产物之一,常常被人们遗忘。

此外,还被遗忘的一点,是南巡还带动了民间戏剧文化的发展。同样是在富商的园林中,江南民间的戏曲文化被推到了乾隆的面前,并深受乾隆的赞许,以至乾隆回到紫禁城仍念念不忘,也因此促成了乾隆晚期的"徽班进京"。

也正是徽班,在京城开创了现在被称为"国粹"的京剧。不仅如此,在乾隆的授意下,江南戏曲文化得以向全国发展开来,并在日后演化出了越剧、黄梅戏等知名剧种。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乾隆年间京城的戏剧表演图

南巡同样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乾隆在南巡时,曾下令在杭州西湖边修建了文澜阁,并将《四库全书》抄本存放在此,供广大江南学子参阅钻研。乾隆此举使得文澜阁顷刻成为无数青年心中的"圣地"。一时间,天下英才皆汇于此,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

这样看来,乾隆南巡确实带来了不少的积极影响,甚至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在这看似盛世的外表之下,延续百年的祸根已被悄然栽下。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

南巡造成的负面结果和埋下的祸根

史学家曾提出"清朝亡于乾隆"的观点,而这与六次南巡是分不开的。

六次南巡总计花费超过一亿两白银,而乾隆中期,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仅仅三千万两白银,算下来每次南巡都要花掉半年的收入。虽然乾隆在南巡过程中免除了不少赋税,但是当地官员和富商为迎接乾隆而大修土木,当然不会自掏腰包,所需的钱财还得由老百姓掏。

也就是说乾隆下令免除赋税的"福利"并没有实打实地落在百姓头上,对于广大百姓来说,手中的钱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花法罢了。不仅如此,为了修路,还强行拆掉了许多民宅,包括一些世家坟墓都需要迁移,一时间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不迭。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行进在平坦大道上的乾隆

但这只是体现在表面的负面结果,而南巡埋下的真正祸根,却延续了近两百年,不仅影响了清朝的历史,而且对新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便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在乾隆南巡的时期,清朝已经在康熙雍正的七十多年经营下变得强盛,社会体现出一派祥和之气。而南巡的进行更是坚定了乾隆内心的想法。于是,在乾隆22年第二次南巡后,乾隆下令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仅仅开放广州一处口岸通商。

乾隆曾说:"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见其内心的自负和狭隘的眼光。自实行闭关锁国后,清朝几乎断绝了与外国的往来,不仅科技文化日益落后,人民的思想也被禁锢。

乾隆的六次南巡到底是彪炳千古还是徒有其表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作为对比,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率先踏入机器时代,蒸汽机、煤炭、钢铁相继出现,大大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此时的清朝却禁闭国门,拒绝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思想,直到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才后悔莫及。

近一百年的闭关锁国,使得清朝在文化、经济、科学上与世界脱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黄昏落日的景象。不仅使清朝在鸦片战争以后彻底失去了与列强掰手腕的资本,也使得日后成立的新中国在各个方面均处于大幅落后的境地。虽然清朝也曾有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觉悟和末期的"百日维新"的自救尝试,但无奈差距的鸿沟太过庞大,任何措施都是无事于补。

所以,乾隆的六次南巡尽管有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是它产生的负面结果远远超出了正面,甚至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所以"清朝亡与乾隆"并非是信口胡言。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也许对乾隆南巡最好的评价是"利在当代,弊在千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乾隆南巡一共有几次
...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乾隆帝的《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描写了一幅烟雨缭绕、花红柳绿的江南美景图。江南山水美如画,细雨绵绵,抚摸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
2024-06-27 21:45:00
别再说乾隆六下江南去游山玩水了,还没有昏庸到那种程度
乾隆为什么会六下江南?很多人认为他就是去游山玩水去了,去消费去了,去造去了。其实这样说乾隆,确实有点冤枉他,毕竟乾隆还没有昏庸到那种程度。乾隆到底去江南干什么去了呢?明清两朝都面
2024-10-27 10:38:00
乾隆皇帝:从无忧无虑到千古留名,一位真正的人生赢家
...大小小559个皇帝。在这么多位皇帝当中,最幸运的就要数乾隆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可以说是躺着就赢取天下的,而且所有事情都出奇的顺利。乾隆不是开国皇帝,我们都知道开国皇帝有
2023-12-27 22:03:00
乾隆死后留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留下多少国库资金呢
...孙三代打下的盛世江山,但实际上仅仅指的是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这一阶段。而凡是过犹不及,达到巅峰后势必会有一段“下坡路”。根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丛书《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
2023-01-11 14:43:00
乾隆南巡:皇权的展示与江南的治理
清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接连下发两道谕旨,明确了自己将于乾隆十六年开始南巡,并明确给出了南巡原因:1、应江南官民所请;2、遵循圣祖康熙帝南巡之例;3、体察江南民情;4、恭奉母后,以
2023-11-02 07:30:00
康熙剩2716万两,雍正剩3453万,晚年昏聩的乾隆剩多少
历史上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人共同缔造了的“康乾盛世”,造就了一段佳话,乾隆死后,大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败。有人说康熙死后国库里就仅剩了800万两银子。那么康熙死后国库里的银子到底还有
2023-06-16 22:14:00
中国哪个省因太富裕被皇帝一拆为三
...还是江南省被一拆为三,依然是我国非常富裕的地方,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还六下江南,江南不仅繁荣,而且风景迷人,因此乾隆下江南时,游乐的目的就大大增加了,身边也是前呼后拥,大批后
2023-02-17 13:29:00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随即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场合、重大庆典及私人生活皆不可或缺,堪称重要部分。乾隆一生,痴迷于美女且爱卖弄风雅,无论何时何地皆展艺术细胞吟诗作对,诗作对子众多。乾隆作品少人赞,然其为天子,兴致吟诗常获奉
2024-10-10 15:29:00
分析下乾隆为什么不动和珅
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他还有一个称呼那便是大清第一贪官。嘉庆一上台便将和珅扳倒,从他的家中搜刮出了大批的金银财宝,经核算价值11亿两白银。按照当时大清国库一年能够入库7000万两的收
2023-05-30 1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