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科御方|中医养生之道:回归自然,颐养天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1-11 18:20:00 来源: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焦虑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困扰,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然而,当我们回望古代,那些深谙养生之道的圣人,却能在简单朴素的生活中,享受健康长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就让中科御方带您一同探索中医养生之道,学习如何回归自然,颐养天年。

一、顺应自然,避虚邪贼风

中医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季更替、气候变迁,都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古代,圣人们懂得适时回避四时不正的虚邪贼风,这是养生的第一步。现代人虽然无法完全摆脱都市生活的喧嚣,但可以学习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比如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饮食,避免在极端天气下长时间户外活动,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清静无欲,真气内守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揭示了养生的核心——内心的平和与清净。在中医看来,过度的欲望和情绪波动是耗损真气、影响健康的元凶。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困,心绪不宁。学会放下,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太极等方式,培养内心的宁静,让真气得以滋养,精神得以内守。

三、形劳而不倦,气顺则安

适量的身体活动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古人讲究“形劳而不倦”,即劳动或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现代人工作忙碌,往往久坐不动,这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促进气血运行,使人体之气顺畅无阻,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四、简朴生活,心无旁骛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是古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在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空虚。过多的物质追求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忽略内心的真正需求。学会珍惜眼前,享受简单的快乐,不为外物所累,是养生的另一重要方面。无论是饮食、穿着还是生活习惯,都应追求自然、舒适,避免盲目攀比,保持一颗朴素的心。

五、德全不危,养生之道

“德全不危”是中医养生理念的精髓之一。这里的“德”,指的是养生的才能和智慧。全面掌握养生之道,不偏颇,不极端,才能确保天真之气得以保全,不受损害。现代人养生,往往追求速成、特效,忽略了养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正确的养生方法应包含饮食调养、情志调节、运动锻炼、起居有常等多个方面,需要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

中医养生之道,是一种回归自然、顺应天性的生活哲学。它不仅仅关注身体的健康,更强调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在这个充满挑战与诱惑的时代,让我们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学会放下,学会珍惜,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享受健康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记住,真正的养生,是从心开始。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条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养生之路上,共同探索、共同成长,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养生——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了,还是现在的人不懂得养生之道了?”岐伯回答道:“上古时期的人,大多懂得养生之道,能够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和调和,饮食有节制
2024-04-10 00:58:00
... 》( 2024年07月22日 第 09 版)进入三伏天,“晒背”这一养生方式又火了。在公园草坪、社区空地、海边沙滩,不少年轻人或趴或坐,以各种姿态沐浴在阳光下。“晒完背感觉
2024-07-22 04:36:00
中科御方带您学习未病先防的养生之道
...医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实践,了解如何通过中医的养生之道,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诊察之道:综合感知,洞悉病情中医诊察,是中医诊疗的重要环节,它强调医生对人体感官的自然运用,
2024-11-05 16:20:00
中科御方|探寻至人、圣人、贤人的长寿之道
...阳至人,是中医养生理念中的至高境界。他们道德淳厚,养生之道完备,能够随阴阳变化而变化,适应四季冷暖的变迁。在中医看来,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受到自然界阴阳
2024-11-11 18:23:00
热点养生误区引关注,中医专家提醒:“夏吃姜”并非人人皆宜,四季养生需辩证
近日,“三伏天”正式开启,“冬病夏治”、“三伏养生”再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热衷分享“三伏晒背”、“姜枣茶打卡”的照片,各类姜茶、姜糖产品销量激增,“冬吃萝卜夏吃
2025-07-28 14:58:00
中医与佛教文化:养生之道的和谐共鸣
...的平静。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养生之道,让身心都能得到滋养,在健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2024-11-19 11:21:00
每天学点养生:秋分口识养生怎么做?
...养生保健的目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秋分时节的中医养生之道;一、秋分时节,患者小故事让我们从一个患者的故事开始;李阿姨,一位45岁的中学教师,平日里工作繁忙,家庭和工作的压力
2024-04-25 15:43:00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中医教你如何养生
...重要性;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寒露时节的养生之道能为大家带来健康与平和;在此,想问一下各位读者,你们在寒露时节都有哪些养生的小秘诀呢?是否有一些独特的习惯或食疗方法
2024-04-23 12:27:00
110岁郑集教授的养生经,讲述养生之道
...教授的养生经》一书,这本书中就讲述了这位传奇老人的养生之道,绝对值得我们来借鉴。110岁郑集教授的养生经,讲述养生之道1、合理饮食郑集认为每个人的寿命都是固定的,之所以有人寿
2023-08-08 23: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
赫力昂携手顶尖高校,推动疼痛研究新突破
2025年11月8日,上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球知名消费健康公司赫力昂(Haleon)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建的“北大医学-赫力昂疼痛科学联合实验室”分享了关于“慢性肌肉
2025-11-10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