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3年10月13日是第十个“世界血栓日”。血栓就像血管里的“塞子”,会减缓或阻断正常的血流,甚至脱落游行到其他地方,引发严重后果。不少人认为血栓性疾病防不胜防,但血栓的形成与不良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突然发病往往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久坐、吸烟、喝酒……血栓“盯”上了他50岁的周先生的右腿水肿已一个月有余,加上开始有胸闷症状,于是来到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吴溧兴在接诊中了解到,周先生是一名长途车司机,一般四个小时才停车休息一下,开车时也很少饮水,还有长期的饮酒和吸烟史。通过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和肺动脉CTA检查发现,他的右侧下肢股总静脉及其以下分支血栓形成,右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及左下肺多分支肺动脉栓塞。随后,周先生被安排住院治疗,经过积极的抗凝治疗,他下肢水肿及血氧等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出院时,吴主任还特别叮嘱周先生继续口服抗凝药物,暂时不要长途驾驶,要戒烟戒酒,足量饮水,适当活动。一月后,周先生再次来到医院复查,下肢静脉彩超显示血栓消失。
不改掉“坏习惯”,就难以摆脱血栓出院3个月后,周先生再次因下肢浮肿来医院就诊,复查下肢静脉显示双侧腘静脉血栓形成。沟通后,吴主任发现,虽然周先生一直按时口服抗凝药物,但最近一个月又开始驾驶长途汽车并且恢复吸烟、喝酒。吴主任说:“久坐、吸烟、喝酒、饮水少、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血栓形成的诱因。如果只是服用药物,却不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就可能会反复形成血栓。”看到检查结果后,周先生也后悔不已,此后他严格遵循医嘱,在后期随访中再没有发现有血栓形成。专家提醒,血栓性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如果怀疑有血栓形成,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血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手段。记住这四个字,让血栓远离你一是“动”。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所以,要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通过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来防止血液黏稠、流动缓慢。二是“戒”。长期的烟酒刺激,会对血管管壁造成非常大的伤害,也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患病风险,应及时戒烟限酒。三是“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同时,药物治疗在血栓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四是“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高油、高嘌呤、高盐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注意足量饮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