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京江北一小区率先试行集中供暖 三年已过集中供暖“水土不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30 01:1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南京江北一小区率先试行集中供暖 三年已过集中供暖“水土不服”?

居民家中的集中供暖设施

三年前,南京江北一小区实现集中供暖引来不少人羡慕,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希望自家小区也能集中供暖。之后有燃气公司在南京推广分布式集中供暖服务,只要小区内有一定比例的居民提出申请,就可以统一安装锅炉。然而,三年过去了,真正实现集中供暖的小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集中供暖为何在南京“水土不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业主反对、供暖不热,集中供暖推广受阻

去年,扬子晚报就曾关注并报道过居民小区因集中供暖起争执的问题。

为了让原本没有集中供暖市政管网的南方城市居民也能享受集中供暖,中国燃气等公司近几年推广分布式集中供暖——小区业主申请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后,由企业负责搭建热源站(通常是燃气锅炉)、铺设入户管网设备、提供供暖服务,一次性收取铺设人工及设备费用,取暖费用在每年三个月的取暖季收取。

不过,从去年秋季到今年冬季,先后有多个小区申请集中供暖遇阻,申请集中供暖的业主和不同意在小区安装集中供暖设备的业主吵得不可开交,最激烈的时候甚至有人报警解决纠纷。

而成功实现集中供暖的小区也有不同的声音。正在使用集中供暖服务的秦先生说,他家供暖一直很正常,暖气温度足够高,甚至有时候需要开窗降降温,而同小区的另一户人家,今年供暖季刚开始就反映暖气不热,后来请工作人员上门检修设备,问题才解决。秦先生分析,除了设备故障,暖气温度可能跟住户距离锅炉的位置也有一定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区居民看法不一:有的说是个别问题,能够修好就行;有的说集中供暖还是不如自家装锅炉温度随心控制,亲戚朋友想申请,被他“劝退”改装地暖了。

因为麻烦被“劝退”,有人改为安装地暖

认真了解过分布式集中供暖后被“劝退”的不止一户。去年,家住江宁一小区的市民李先生也有过安装集中供暖的想法,不过不久之后,他就听说附近正准备安装热源泵的小区,因为业主阻止停止了施工。“自己装地暖可能多花一点钱,但是没那么多麻烦。”很快李先生就在自家装好锅炉、铺好地暖。

“地暖和集中供暖的花费其实差距不大。”姜女士所在小区由开发商统一配置了地暖,她特意翻出上个冬天的账单给记者看,最冷的1月,燃气费是1000出头,而朋友家集中供暖3个月的取暖费是3000,估计一个取暖季费用差距在500元以内。

而对目前集中供暖效果满意的秦先生,也在考虑明年不交取暖费了。秦先生告诉记者,他家算是南京第一批体验集中供暖的住户,当时供暖企业为了“打广告”,取暖费有很大力度的优惠,不过优惠仅限前三年,明年如果恢复原价,三个月的取暖费要接近3000元。他觉得,南京的冬天其实没那么长,如果改用空调和电暖气,冷的时候开一阵,不冷或者人不在家就关掉,三个月下来的电费要比取暖费便宜得多。

南北差异致“水土不服”,个性化供暖可能更适合南京

其实,不管是像李先生那样,担心集中供暖施工被邻居反对而改为自家装地暖,还是像秦先生这样,觉得集中供暖不如开空调划算,其根源都是南北方气候、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集中供暖在南方有些“水土不服”。

港华燃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该企业也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经过调研分析,目前老旧小区的供暖需求还是以单户采暖为主,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北方地区的取暖季一般有4个月以上,冬季长期0℃以下,东北地区最冷甚至会达到零下30℃,这样的气候让北方居民冬季很长时间都非常依赖集中供暖,集中供暖管网是很多北方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很多北方居民来说,交取暖费和交水电费一样是冬季必不可少的开支,一些企事业单位还会给员工发取暖补贴。

但对于南京等淮河以南、长江沿线的城市来说,集中供暖的性价比就没有北方那么高了。

记者查询发现,南京冬季历史上最低气温的极值为零下14℃,而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在这种气候下,大家的取暖方式就非常多样了:近些年建成的中高端小区很多自带新风系统或地暖,另一些市民自己安装了锅炉和地暖,没有地暖的年轻人不吝惜开空调,节俭一些的老年人则可能空调和取暖器混搭着用……

除了新风系统电费比较高之外,其他取暖方式的花费,或者和集中供暖差不多,或者比集中供暖便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京龙门居小区一角集中供暖比空调舒服,业主自治委员会成立
南京的气温说降就降,集中供暖呼声又起。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汇林绿洲社区的龙门居小区,早在2021年便实现了集中供暖。值得一提的是,龙门居小区是一个已
2023-12-14 19:35:00
南京为“好房子”设计定《指引》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住宅层高不小于3米,材料质量标准不低于样板房南京为“好房子”设计定《指引》本报讯(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宁建轩) 住宅层高不小于3米,户门均应做防火门,栏杆设计应
2024-05-08 08:00:00
饮水不再愁 用电更放心
...023年,我市加强河道综合治理,护航水系生态安全;治理水土流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展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电质量持续升级,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
2023-12-25 08:04:00
用户案例:地暖机比集中供暖更省,270㎡小区住房每月供暖费不到1100块
...候,其实心里也没底。”李先生是洛阳瀍水华庭的住户,小区是新小区,房子好是好,就是供暖这事,一直拖着没影。“我们小区住户少,物业说热力公司不愿意开阀门,怕亏本。说等人多了再供。
2025-08-12 20:09:00
这个新建小区为何地暖不暖
...转自:北京日报最低室温仅8℃ 多次检修不见效这个新建小区为何地暖不暖丰台区诺德逸府小区是一个新建小区,业主们于今年夏天陆续入住。然而从11月初正式供暖以来,多位业主反映,家里
2022-12-28 05:14: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今年南京改造了多少个老旧小区?加装了多少部电梯?记者从12月26日举行的南京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美好家园”建设通报会上了解到,共有72个老旧小区在今年换了“新颜”
2023-12-27 07:2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过去在小区看对岸,一片杂草地,环境较差。去年沿河工程竣工后,两岸漂亮了,每天傍晚来休闲的人不少。”5月19日,南京建邺区月安社区居民周师傅漫步在奥
2025-05-22 07:21:00
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将满3年。记者10月30日从南京市城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3年来南京全面推进、全域覆盖、全民动员,垃圾分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过,
2023-10-31 07:20:00
垃圾“滑滑梯”分类投放!南京这个小区巧解老旧小区垃圾分类难题
交汇点讯 南京正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眼下,部分老旧小区,还存在缺分类设施等痛点。记者19日从南京市城管局获悉,南京启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重点问题整治计划,对全市收集点进行
2023-09-19 21: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多人获刑 涉及非法猎捕、贩卖、运输鸟类等犯罪行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鲜明导向
2025-11-14 18:52:00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